摘要:2011年10月國家廣電總局頒發“限娛令”,一時間全國各大以娛樂立臺的地方衛視,紛紛出臺應對措施。湖南衛視在2012年元旦推出首個自辦法制類專題節目《辨法三人組》,節目首播就取得了收視全國第七的成績。本文對《辨法三人組》節目特色進行研究,探討新環境下法制欄目的未來發展新方向。
關鍵詞:《辯法三人組》;特色研究
2011年10月24日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限娛令”,意見提出從2012年元旦起,34個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提高新聞類節目播出量,同時對部分類型節目播出實施調控,以防止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化傾向,滿足廣大觀眾多樣化多層次高品位的收視需求。湖南衛視在2012年元旦推出法制類專題節目《辨法三人組》,節目由張丹丹主持,同時邀請了知名律師陳旭、余婧擔任嘉賓。截止到2月26日共播出7期。文章通過對這7期節目的內容進行研究,總結出以下6個特點。
一、“三人組”概念
《辨法三人組》節目著力打造的“三人組”概念格外引人關注。主持人張丹丹協同律師陳旭、余婧組成“辨法三人組”。“三人組”分工明確,立意鮮明,“辨”字當先,辨析法理,辨明案情,讓觀眾盡可能地接受法律知識的普及。相比兩位職業律師,主持人張丹丹更像是一個希望了解法律知識的普通人,代表觀眾發聲,將觀眾感興趣的疑問擺在兩位大律師面前,由陳旭律師與余婧律師做出專業解答,并針對當期案例進行深度辨析,把法律知識更平易近人地展示給大家。
二、情景模擬再現案發當場
電視節目中的“情景模擬”最早見于紀錄片領域,隨后滲透到其他各類節目形態中。電視法制節目的題材本身與新聞、電視劇一樣充滿了懸念,既有新聞時效性和未知性,又有電視劇的戲劇性和故事性。因此,從電視節目和電視傳媒特質來看,電視法制節目可以成為天然的符合電視傳媒特質的上佳題材。
2月19日播出的《錯愛的代價》,母女之間的爭執通過情景的模擬不僅充實了節目內容,讓觀眾更生動形象的了解到了女兒的叛逆,父母的無奈。通過模擬的再現,讓每期節目內容豐富充實,讓觀眾對案件的了解也是更加深入具體。情景模擬在許多紀錄片
三、跟拍庭審現場增加節目真實性
為了拍攝真實的畫面記錄庭審現場,《辨法三人組》節目組已和全國多家省市的人民法院建立聯系,對全國重大典型的庭審案件進行全程跟拍,從而讓觀眾感受到最真實、最貼近生活的法律故事。2011年12月27日廣州荔灣區對一起刑事案件進行最后的宣判。在法官陳述案發經過時,被告人張秀娥突然暈厥過去。庭審跟拍第一時間記錄下了這位傷心母親暈倒的瞬間。《解析機動車保險暗蘊的玄機》節目還記錄了庭審時當事人雙方律師的辯解過程。
四、多層次挖掘故事,多角度展現法理
《辨法三人組》的節目角度完全體現在“法”、“理”、“情”的三角互動關系上。當其中任意兩點甚至三點相互發生聯系時,節目從內涵上就賦予了多重深意,題材的挖掘也呈現多層次。
在第一期播出的《蹊蹺遺失的身份證》節目,就把文先生遺失身份證,趙先生被騙和衡陽市珠暉區法院開庭審理的一起妨害信用卡管理案組合起來播出。
五、法律提示溫馨記憶
每期節目片尾都以法律提示來結束。法律提示是當天案件分析的結果和法律專家給觀眾出謀劃策的結合。觀眾在認真觀看模擬案件,庭審跟拍,仔細分享專家解讀后,通過法律提示,可以將法律知識再次進行梳理,強化記憶。
《蹊蹺遺失的身份證》中,律師陳旭分享了他使用身份復印件時標明“次復印件只限本次使用”的字樣。《法庭上的女人》告訴面臨家庭暴力的女性朋友要及時地向公安機關等部門求助;遭受暴力侵害后,要及時收集、保存各種證據;同時也要做好躲避的準備。
六、人文關懷
電視法制節目在許多人看來往往是一些枯燥的法理或具有感官刺激的大案要案。要進一步提升電視法制節目的品質與品格僅僅依靠理性的法律或感性的案例是不夠的,應當灌注濃濃的人文關懷,將對生命的尊重理念和富于人性的表現方式貫穿在節目的生產與傳播之中,體現出對人的尊重和關愛。
《愛的代價》一期節目,在采訪過程中,為了照顧鐘先生失去女兒,妻子又困于監獄的痛楚,節目并沒有直接采訪鐘先生,而是一方面通過鄰里朋友來了解這個家庭平時母女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通過以前采訪過父親的廣州《新快報》記者黃瓊,了解父親在這個事情發生后的想法。
結 語
隨著電視法制節目的不斷發展創新,我國的電視法制節目將會更加立足于法律,服務于人民,做到平民視角去選材、從平民視角去發現和發掘案例背后的法理性,以受眾為本,以其獨特的媒介優勢表現出對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肯定與否定的媒介立場與態度,進而為提高全社會的文明水平做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真正的實現服務受眾、貼近受眾。
參考文獻:
[1]董春昕.“淺談電視法制節目制作的人性化”[J].當代電視,2007(09).
[2]姚廣宜.“2008-2009中國電視法制欄目的創新與發展”[J].今傳媒,2010(07).
[3]張安芝.“論情景再現在電視節目中的應用”[J].現代視聽,2010(03).
(作者簡介:周 潔,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學09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