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進入老齡化,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在增長,加強老年教育,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關鍵舉措。由于攝影藝術的動靜結合的特點,也有利老年人身心健康,也促進了老年人學習電腦技術、培養科技意識,提高綜合素質。
一、數碼相機的便利使得更多的老年人加入攝影的隊伍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攝影裝備的進步,數碼相機的發明,加快與普及了老年人學攝影的發展。由于攝影藝術有它的特殊魅力,因此吸引了不少老年人的興趣,于是近幾年來各地在老年大學中都開設攝影班,這對老年攝影的興起與壯大起到促進作用。目前各地都建立起老年攝影研究會、老年攝影家協會、老年攝影聯誼會等等不同形式的老年攝影組織,成為攝影隊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
二、數碼時代的老年攝影好處多多
1.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攝影與其它藝術門類不同在于攝影是藝術和現代技術的結合,并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而發生深刻的變化。要掌握相機的使用方法,首先應學習理解相關名稱,才能操作相機,后期使用電腦處理照片,上網發圖與全國攝友交流作品,這些都需要學習電腦知識和技術,由此而來,不僅開闊了眼界,更增長了電腦技術知識。
2.融入社會,不甘落伍。學習攝影養成了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從廣角鏡頭所表達的宏觀到微距鏡頭的微觀,照片的主題、主體、畫面的構圖,都要考慮到。眼界開闊了,思想深刻了。除了去發現美、創造美、表現美外,還要通過照片影象表達自己對事物的感悟,用作品感染他人,在激勵他人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境界。每次按動快門都是思想與現實的碰撞。
3.學習攝影是很好的養生手段。退下來的生活雖然輕松舒服,然而不參加運動對身體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拿著相機四處游走,既是健身活動,又是藝術創作活動。
4.擴大交往、融入社會,攝影交流開辟友誼新天地。老同學老同事老朋友聚會,有人感嘆生活寂寞思念老友,感覺被社會邊緣化了,可攝影愛好者沒有這樣的感覺,因為通過各種攝影活動又結交了更多的各行各業、不同年齡段的新朋友。大家有著共同的愛好和話題,好像比老同事老朋友更加親近似的。
5.心態平和,快樂攝影。通過參加攝影活動,磨練出好的心態,不爭強好盛,不與別人論個高低。作品得到別人的好評固然好,作品不被認可,也不氣餒,貴在參與。本著欣賞他人,完善自我的平常心態,真正讓攝影帶來健康快樂。
三、攝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老年朋友發揮余熱,構成創新的老齡工作環境
通過攝影,要實現老年交際的根本轉向,建立多層次的人際關系,改變老年人寂寞孤閉的生活狀況。
1.擴展交際范圍。老年人的交際圈多限于狹窄的日常生活圈,這遠遠不能滿足溝通的需要。老年人的失落在很大程度上是話語權的失落,而攝影恰恰是一種簡便易行、真正大眾化的強有力的話語工具,可以彌補老年人這方面的缺失,幫助他們重獲話語權。老年攝影要為老年交流開辟新天地。
2.提升交流品味。老齡社會是一個構成復雜的階層,其中不乏多才多藝之士。攝影組織、媒體機構、展覽收藏單位應該重視老年攝影的藝術及社會價值挖掘,將其納入正常的傳播、展示、經營機制。鼓勵老年攝影愛好者在自娛自樂之余,實現攝影的更大價值。攝影進入老年社會,就要促進老年交際由生活為中心轉向以藝術為中心,把藝術創造、欣賞、享受融入社交,提升交際品味。
3.增加溝通深度。要借助攝影的力量,改善老年人待人接物的態度,尤其要通過原始、淳樸民風民俗的體驗凈化攝影人的心靈,在自然的安詳寧靜之中發展和諧、平等、互愛的關系,將攝影的力量轉化為愛的力量。快樂攝影不是沒有社會責任的個人快樂。開闊心胸,關注社會,這樣快樂會因博大的精神而增強。以平常心面對平常生活,愛其所愛,樂其所樂,發揮攝影優勢為建設和諧社會、幸福生活服務。
四、發展老年攝影對于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兩個文明建設發揮出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1.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積極開展攝影創作和理論探索,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兩個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2.發展我國的老年攝影要充分體現“文藝為人民”的原則,深入群眾,深入生活,使作品富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創作的源泉在于群眾,在于生活。多創作一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雅俗共賞、寓教于樂的攝影精品,使中國老年攝影更貼近生活,更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3.發展我國的老年攝影要進一步加強對攝影創作和研究工作的領導。切實加強和改善對老年攝影創作和研究工作領導,是發展中國老年攝影的根本保證。要認真加強老年攝影組織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增強凝聚力,努力為老年攝影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
五、老年人開展攝影活動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根據近幾年實踐的結果來看,老年人學攝影,不但是學藝術,而它的性質是嘗試一種新型養老方式,通過學攝影的過程與結果達到健康、開心、奉獻的目的。健康是放在首位,要因人制宜,量力而行,也就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創作活動。開心是在學習過程中與取得成就后而產生的愉悅感,心情舒暢能促進健康長壽。
二十一世紀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新的輝煌勝利的世紀,也將是中國攝影界群星燦爛、百花爭艷的世紀。廣大老年攝影工作者要緊密團結起來,同心同德,振奮精神,開拓進取,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緊跟時代的步伐,施展聰明才智,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群眾,為繁榮發展我國的老年攝影事業,為中國攝影真正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老年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