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欣賞課程是中職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目前中職生的音樂藝術修養普遍不高,音樂欣賞課程教學質量堪憂。要在音樂欣賞課程中應用信息技術為中職音樂教育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信息技術在音樂欣賞課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讓學生直觀欣賞戲曲藝術進行審美教育,重現歷史畫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了更好地應用信息技術,對教師的備課技巧進行了分析闡述。
關鍵詞:信息技術;音樂欣賞;教學方法
一、信息技術在音樂欣賞課程中的重要作用
1.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通過應用信息技術,顯示一幀幀動態的、豐富、新穎的視頻圖像,學生從被動的“聽”、“記” 改變成為主動“看”,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性大大激發,學生也會更加注意學習內容,學習積極性自然而然地調動起來了。同時,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也活躍了學生思維,使他們勇于對教學內容表達觀點,從而在課堂上表現地更加積極,真正體現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除了一般計算機具有的強大數據儲存記憶、高速運算、邏輯分析和自動運行功能之外,而且還能夠將豐富的語言、聲音、圖形、動畫和視頻圖像和其他媒體信息素材進行整合。教學內容經過信息技術處理之后,能以圖像、表格、美術字體、動畫甚至是游戲的方式呈現出來,給學生的感知提供了眼、耳、手、腦多種感官刺激方式,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了信息傳播的效率。由于多媒體課件也具有操作簡便、信息豐富、高容量的特點,不僅降低了教師的勞動強度,還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節省出更多的時間用于深化鞏固教學知識點,并得到學生及時的反饋信息,有利于優化課堂的教學結構。
3.提高教學質量 。通常情況下,教師在備課時根據需要制作完成教學中用到的幻燈片以及多媒體課件。而課件制作的過程也是豐富教學素材的過程,通過收集查閱多個資源,完善和補充教學內容。
二、信息技術在音樂欣賞課程中的應用
1.通過直觀的視覺欣賞進行戲曲審美教育。作為我國古典藝術中的瑰寶,多種多樣的戲曲藝術構成了音樂教育審美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他藝術形式所不可替代的。然而,絕大部分的中職學生受的古典藝術熏陶較少,對戲曲藝術不了解也不感興趣,特別是不能理解戲曲藝術中常用到的表現形式,如夸張,想象、留白、寫意等審美情趣。如果教師仍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這些內容解釋,學生們要么覺得很枯燥沉悶,要么就是覺得毫無頭續,漸漸失去了對這些內容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培養學生對京劇藝術的喜愛,嘗試讓更多的學生體會到京劇的藝術內涵。
2.通過重現歷史畫卷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我國長期的革命戰斗歷史中,創作積累了一大批優秀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的音樂作品。教師有必要利用這些豐富的音樂素材在音樂欣賞課程上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欣賞這些題材的音樂作品時,教師通過應用信息技術給音樂配上珍貴的歷史影視資料,向學生們展示革命先輩與敵人抗爭的歷史畫卷。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有如回到了那個久遠的年代,受到深深的感染和教育。而影視資料和歷史革命歌曲的聲像資料,因其跳動的畫面、動聽的旋律、鮮明的色彩,讓學生理解音樂包含的深厚的情感,進而激發學生懲惡揚善的革命使命感,思想上受到革命的洗禮。
3.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最激動人心的音樂欣賞方式需要創設一個與之相協調教學情境,以便學生能夠更好的緊扣旋律的脈搏,讓學生快速進入到音樂營造的氛圍當中去,然后再將自己對音樂語言的理解形成感情體驗。
三、信息技術應用的備課技巧
一是,選擇適宜的教材。我們需要選擇那些適合學生的欣賞曲目,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去精心選擇有代表性和藝術性且易被學生所接受的曲目。二是,精通作品。我們需要知曉作品的有關背景情況,對于作品的內涵以及所表述的形象和表現方法等方面進行分析,查找出其中的教學難點并準備好解決的辦法。三是,以學生為本。我們在備課的時候需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切入點,要注意學生所掌握知識的系統性與連續性,防止出現結構斷層的現象。充分掌握學生原有的知識層次以及他們的愛好與各自的學習方法。這樣我們通過對于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與能力點的積極準備,可以有針對性的讓學生接受的知識有系統性的吸收。另外,我們還需要多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平等交流,了解學生所學知識的實際情況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我們可以有的放矢的改善教學方法,也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讓我們的教學更加富有成效。四是,多媒體的設計技巧。我們需要按照音樂作品所描述的場景來開展畫面的設計以及編排工作,同時對于那些有關于音樂理論以及概念進行配音解說。
四、結束語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對我國教育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信息技術進入了音樂欣賞課堂,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因此,在二十一世紀這個信息時代,信息技術與音樂欣賞課程的結合無疑將會主導音樂課學習,并成為學校音樂教育的主要方法。廣大中職音樂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要求,不斷學習探索信息技術如何更好地用于音樂欣賞課程,以促進教育改革的現代化實現。
參考文獻:
[1]沙蓮香.傳播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曙華.信息時代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教育[J].教育研究,2000(11).
(作者單位:溫州華僑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