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好的老師。”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和保護幼兒的興趣為創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使幼兒始終處于創作的歡樂中,是我們幼兒教師必須關注的問題。我們必須為幼兒創造一個相對寬松的繪畫心理環境,讓孩子在沒有任何外來壓力之下,在藝術的王國里盡情揮灑,大膽遨游,才能培養和保持幼兒對繪畫的濃厚興趣,達到幼兒美術教育的真正目的。
關鍵詞: 幼兒;繪畫;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好的老師。”無獨有偶,宋代陳頤也說過:“教人我未見意趣必不樂學。”正因為對事物有了興趣,愛因斯坦才由學母雞孵蛋開始,一步步鉆研探索,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也正因為有了興趣,才有了任伯年夜半追貓、鄭板橋無竹不入居之說。可見興趣對人的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和保護幼兒的興趣為創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使幼兒始終處于創作的歡樂中,是我們幼兒教師必須關注的問題。
一、培養幼兒最初的繪畫興趣,教師給予幼兒充分的肯定和鼓勵
幼兒生來好動、好奇,對整個世界都充滿濃厚的興趣什么都要摸一摸、碰一碰,非親手感受一下不可,正所謂興趣意味著自我活動。記得剛接中一班上美術興趣課時,孩子們對繪畫萌發淡淡的興趣往往不敢輕易落筆,每畫一筆都要看老師的眼睛尋找認可。這時,老師如果否定幼兒,就會使他們知難而退,興趣之火如微的燭光被漸漸熄滅。
因此,在這個時候我不急于要求幼兒把形畫準,更不急著傳授技能技巧,而是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記得有一次豪豪小朋友畫大樹時用黑筆畫了許多線,當外我走過去問他這是什么時,他回答說:“這是龍卷風把樹吹到了”。當時我即好笑又好氣,為了幫助他逐漸消除畫不好,畫不像的膽怯心理,我并沒有批評他而是讓他想一想怎樣把龍卷風趕走讓大樹站起來,在我的鼓勵下他終于畫出了一棵大樹當他的畫得到同伴的贊賞時他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另外我還設計多種多樣的活動。例如:“自由想象畫”,“添畫游戲”等樹立幼兒的自信心,使其充分感受到繪畫創作的快樂。即使偶爾確實需要批評也以不傷害幼兒幼小心靈為前提,不能簡單粗暴。要含蓄、再含蓄,使幼兒樂于接受。
二、保持幼兒濃厚的興趣,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允許失敗
今天的教育方式和模式,直接關系到未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沒有開拓就沒有進取,就只循規蹈矩、止步不前。在引導幼兒學習繪畫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發展幼兒求異思維,重視幼兒進行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要鼓勵幼兒大膽的嘗試和探索,并允許失敗。
比如在一次繪畫時我讓孩子畫瓢蟲,喬喬小朋友把我的提示理解錯了,幾筆下去破壞了整個遺憾,他的情緒也有了改變。我突然意識到,他不會有意畫錯的,指責他是不公平的,于是我輕輕地摸摸他的頭說:“沒關系,大膽畫,別人還以為你是特意這樣畫的呢,繼續畫下去老師相信你會畫的很好的。”他聽了我的話,心情馬上放松了許多,大膽地繼續畫了起來。結果畫面顏色卻因此而豐富起來。整個畫面也鮮活起來,特別是他畫出的瓢蟲的腳有了一種跳躍式的動感美,整個畫面出現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他及時表揚了他的大膽創新的精神,如果按照以往的方式對他進行指責,讓他重新畫,這樣對他的繪畫興趣是一個打擊,因此被破壞的不只是一幅畫,還會打擊他對繪畫的興趣和積極性,他會找不到好孩子的感覺,而自卑起來。也許這個打擊會影響他一生。所以,我們要學會欣賞幼兒的作品不要因為孩子的作品與現實不符而加以指責,只有鼓勵他們將心中的所想的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表達出來,孩子們才會對繪畫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這種興趣做動力,孩子們的繪畫潛力才繪畫潛力才會被充分挖掘出來,才能有創新、進取和提高。
三、持幼兒繪畫興趣的一貫性,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當今社會上的幼兒家長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培養孩子的心情十分迫切,樣樣都想學,樣樣都想速成,巴不得十天半月就成為小音樂家、小畫家。作為繪畫,傳統的圖畫式的模仿可能有預想的效果,但引導幼兒自己觀察、感受,自己動手表現出來,短時間內肯定是不可能回實現的。這就要求家長不僅要懂得幼兒心理、生里特點,更要對幼兒的表現能力、兒童畫的特點有所了解,還要正確認識兒童畫美術教育不止是教兒童畫畫知識、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在繪畫過程中開發幼兒地智力、培養創造性思維、求異思維,朋友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感受力、創造力、鑒賞力表現力非智力因素的注意力、耐力、上進心、協調能離和合作精神等。這才是幼兒學習畫畫的真正目的。因此,要解決教師重視繪畫過程,家長看中畫面效果這個矛盾,就要提高家長的認識,保持幼兒繪畫興趣的一慣性,使之步受家長地側面消極影響,還要對家長做細致的工作,在這方面,但靠談話,溝通是不夠的,要引導家長定閱一些幼兒美術刊物,了解兒童畫的特點,接受并承認老師的勞動,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允許失敗等。幼兒很投入,很努力的畫了,家長就要承認這種勞動是有價值的,就要承認在做畫過程中是有收獲的。這種收獲尤其不能以畫面效果為依據,更不能以成人化的像不像作為衡量的標準。
四、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必須為幼兒創造一個相對寬松的繪畫心理環境,讓孩子在沒有任何外來壓力之下,在藝術的王國里盡情揮灑,大膽遨游,才能培養和保持幼兒對繪畫的濃厚興趣,達到幼兒美術教育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孫桂英.淺談幼兒教學中的幾點做法[J].現代閱讀, 2011(12).
[2]江晶晶.淺談幼兒舞蹈教學體會[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19).
[3]邵瑞珍.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作者單位:蘇州市平江區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