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積淀了豐富的文化知識,而這些知識基本上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寫成,若要近距離地了解這些知識,就必須對文言文進行充分的學習。初中時期,學生對于文言文的接觸開始起步,這對于其今后的文言文學習影響重大,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做好對于初中學生的文言文教學工作。本文通過簡單分析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著重談論了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水平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教學;問題;改善對策
文言文教學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意義重大,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近距離地接觸古典文化,還能夠使學生通過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得到精神的熏陶。此外,學生在初中時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將直接影響其后對于文言文的態度。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在最大程度上落實高水平的文言文教學,使學生切實地提高對于文言文學習的興趣,以及自己的文言文解讀能力。本文通過簡單分析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著重談論了提高其教學效率的相關對策。
一、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初中時期,學生開始正式接觸文言文,并對中國古典文學進行系統的學習,這個階段的學習將直接影響學生今后對于中國古典文學的接受。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教學策略,使文言文的教學符合學生的學習要求,同時也達到提升學生學習中國古典文化興趣的目的。
文言文是經歷過幾千年的積淀,而在歷史中沉淀下來的文學精華,先人們在這些文章中寄予了自己最美好的思想情感以及道德情操,學生們通過學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自己的精神得到美的熏陶。但是,由于文言文距離現代生活時間久遠,學生們在進行學習時往往會遇到一系列的困難,因此,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成為了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而就文言文的教學的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而言,除了學生自身的因素,初中語文教師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初中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文言文教學時,往往更側重于對于聞言字詞以及文言文句法的講解,整個文章的意思以及其中蘊含的含義通常得不到良好的疏通。這樣以來,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就只能局限于一種比較片面的字詞句的接受,而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魅力,因而無法產生學習的興趣。
再者,初中語文教師對于文言文的教學還多側重于向學生傳達自己的理解,將自己對于文章知識認知嚼碎了喂給學生,學生根本就沒有時間自己去總結文章的韻意,也無法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這就導致了學生對于文言文教學接受程度的低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會造成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厭倦,使學生一提起文言文就會覺得枯燥乏味。
二、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水平的對策
初中語文所選取的文言文尚處于比較淺顯的水平,經過老師的引導學生完全可以自己去欣賞接受,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將課堂放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學習的主動性。本文接下來就從幾個方面簡單談論一下初中語文教師提高文言文教學水平的相關策略: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文言文的教學具有一定的難度,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將課堂放歸給學生。語文教師在講述文言文時,首先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文章,欣賞文章傳達的美好情感和意境,使學生形成對于文言文的第一感受。如在講授劉禹錫的《陋室銘》時,文章簡短且頗具韻味,學生通過自己朗讀完全可以理解,從而在腦海中勾勒出一種氛圍,這樣更容易加深學生的理解力。此外,語文教師還必須引導學生自己去總結文章中出現的字詞意思,使他們形成自己歸納學習的習慣。如在講述《愚公移山》時,學生第一次接觸“諸”字的“之于”意思,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其他文章里發現找尋“諸”字的用法,使學生自己總結其字詞用法的異同。
(二)文言文教學加入趣味學習的方法
初中的文言文教學文章多具有一定的情境,情境中人物角色及心理變化都比較簡單,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可以設置一定的情境,使學生選擇其中一個角色來對文章來進行學習。比如語文教師給學生講授《出師表》,可以讓學生作為其中角色,或者是解說人員,去感受文章中人物的心理變化以及其卓絕的風華。再者,老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去猜測文章接下來的內容,來引導學生學習文章。比如教師在講授柳宗元《黔之驢》時,可以先自己把課文的開頭部分讀給學生,讓學生一邊聽其中自己不明白的字詞,一邊感受文章所傳達的基本意思,然后到關鍵地方給文章來一個停頓,讓學生去猜測文章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黔之驢到底會有什么樣的命運,并引導學生采用文言的形式表達自己對于文章內容的猜測。這樣勢必會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愛上文言文。
三、結語
文言文的學習是學生接觸中國古代文化的必要途徑,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調動師生雙方的力量,積極地找尋適合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提升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從而增強其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俠. 建構腦圖 想象畫面——《滿井游記》教學案例[J]. 文教資料,2008(27).
[2] 趙靜. 上海、臺灣初中語文教科書文言文編選比較研究[D]. 上海師范大學,2010
[3] 張亞萍. 幫助學生“讀”出趣味——文言文教學之我見[J]. 中學教學參考,2010(10).
(作者單位: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清水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