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年的體育教學工作,我深深的感到在體育教學工作中,身體素質和情感素質的教育也凸顯的更加重要。一位優秀的教師都會認為,“我一定能教好學生”,“我的學生一定進步,會成才”,這種期望就是教師的教育觀念,也就是教師的信念。尊重是愛的別名,師生之間的人格是平等的。
職業中學的學生基礎知識普遍比較薄弱,這樣的學生心理上往往更加自卑,更加缺乏自信心。這就更需要我們對他們傾注更大的愛心。其實,如果教師堅定教育的信念,他們未必不是可造之才。青少年是尚未成熟,正在發展中的人,他們對自身的認識只有通過教育和各種活動才能實現,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我們應當相信每個學生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時間都有獲得成功的可能。
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做到人盡其才。
一、以慈母的心發現閃光點
愛,是通向孩子心靈的路徑,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中職生常有這樣的心理特點:他們聽到的大多是批評指責,因而他們往往比較敏感、心虛甚至有時懷有敵意,他們總認為老師、同學看不起自己,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表現得粗暴無禮。只有精心培養,才能使他枝葉茁壯,開出鮮艷的花朵。這就要求我們當老師的要有一種真摯的愛,要有一顆慈母的心。中職生在人們的眼中,幾乎全身都是缺點。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缺點再多的人,也有他的長處。找到了閃光點,哪怕是一星半點,就可以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實現他們的進步。我們做老師的只有具備這樣一雙慧眼,善于透過他們身上的缺點,看到他們的優點,不斷給予引導,才能促進他們求知上進。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由于先天條件的差異,在身體素質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對于有些體育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善于發現他的閃光點,以此為突破口,對他加以鼓勵,逐漸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增強他的自信心。比如,有一次我教學生足球基本技術中的腳內側踢球,有幾個學生就是練不好,動作錯誤比較嚴重,其他同學自由練習時,我讓他們留下來再繼續指導,但效果仍然不是很好。他們自己也很沮喪,這時,我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鼓勵他們:“雖然這幾位同學的動作不是很規范,但是他們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刻苦練習,我們在體育鍛煉中就要有這種頑強的拼搏精神,希望大家學習他們的這種精神,老師相信他們一定會踢的很好。”這幾個同學聽了之后,練習的也更加刻苦用心。果然,在隨后的學習中他們都有很大的進步。
二、用愛心架起情感的橋梁
中職生的學習往往比較差,有的是學習目的不太明確,多數學生則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問題的解決,不能操之過急,要求過高。如果方法不當,往往事倍功半。傳統觀念中,人們常把這些學生當成“壞學生”,說是“朽木不可雕”,“頑石不成材”,嚴重地傷害他們的人格和自尊心。他們也具有強烈的自尊心,當其受到某種傷害,為了采取保護措施往往形成某種異常心理和畸形表現:有的存在對立情緒,不聽管教;有的產生自卑心理,消極沉悶;有的采取疏遠集體,回避教育;有的甚至故意違紀,離校逃學。凡此種種,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愛的溫暖而使心靈蒙受創傷,正常成長遭到壓抑。在教育中,光用批評和處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須對他們傾注愛心,尊重他們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堅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厭惡、歧視;不當眾揭丑;不粗暴訓斥;不冷嘲熱諷;不變相體罰。用愛心融化學生冰凍的“心理防線”,在師生間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橋梁。教師自己必須帶著愛心去上課,并把這種感情體現在行動上。帶著愛心去上課,教師要處處關心、愛護學生。比如,上課時天氣較熱,教師就要想到減少學生活動量;天氣較冷時,教師就應想到學生衣著的厚薄,出汗后是否會感冒;遇到學生頭疼腦熱,教師就應讓學生休息。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處理得當,就能使學生感到溫暖,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一次,上課時突然刮起了大風,學生直捂著眼睛,我馬上命令學生向后轉,背對風站,自己卻走到學生面前頂風而立。這雖然是件小事,但是學生從教師的行動上體會到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尊師之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四多”:多個別談話;多表揚鼓勵;多正面疏導;多指明方向。在贏得了學生的信任,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之后,教育工作就容易多了。
職業教育,是一項長期、艱苦、細致的工作,體育教學更加如此。只要我們能針對他們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調動內因,因勢利導,就一定能使這些將要枯萎的幼苗重新長出嫩綠的新芽,成為枝繁葉茂的大樹。經驗千條萬條,核心就是多奉獻愛心,讓愛的陽光溫暖學生的心靈,讓愛的雨露滋潤他們的成長。概括我的體會是:玉璞需雕琢,鐵杵可磨針;澆樹要澆根,育人須育心;只要有愛心,頑石變成金。
(作者單位:河南省經濟管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