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利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就高校讀者移動設備持有情況、利用移動設備閱讀的情況、對紙質書和電子書的偏好情況等方面進行調研。在對調查結果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電子書不受歡迎的原因,也為館藏的發展提出相應的建議。隨著電子書技術的進步,在線/遠程教育課程的日益流行,新的EPUB3格式的采用,以及無處不在的移動設備。高校圖書館電子館藏將逐漸增加,但紙質館藏也不會消失。
關鍵詞:讀者需求;高校圖書館;館藏;移動
中圖分類號:G25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2)07-0050-04
根據2012年1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3STNIC)發布的《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13億人,而手機網民成為拉動中國總體網民規模攀升的主要動力,全年新增5 580萬,達到3.56億人,其中,智能手機網民規模達到1.9億,移動互聯網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Gartner2010年的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世界范圍內手機等移動設備將超過PC機,成為最通用的網絡訪問工具。”移動互聯網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提供無處不在的無線互聯網絡環境。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將不再受時間和位置的限制,利用隨身攜帶的移動設備便可隨時隨地地享受網絡服務。圖書館作為高校的信息服務中心,有大量的高質量數字資源和數字資源整理服務的經驗,圖書館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大有可為。為讀者提供隨時隨地的泛在圖書館服務也是圖書館未來的發展趨勢,移動互聯網不僅會改變讀者使用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方式和習慣,土包會改變用戶在圖書館建筑內的信息使用習慣,那么圖書館的館藏將如何發展才能滿足移動時代的讀者的需求呢?為此,文章從用戶需求的角度討論移動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館藏的發展趨勢。
1、調查總結和分析
1.1 調查方法
高校圖書館的借閱服務面向本校師生,其中大學生數量最多。他們對館藏的需求程度直接關系到圖書館借閱服務的應用效果。因此,從讀者的角度出發,了解大學生對高校圖書館館藏的需求十分必要。為此,筆者于2012年4月1日至15日,對本校的師生開展了問卷調查。本次問卷調查的對象是湖南商學院圖書館的讀者,包括各年級和各學科的大學生讀者和教師讀者。采用隨機調查的方式,紙質問卷發放到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自習室、參閱室和期刊閱覽室及一些系部的教師工作辦公室。本次調查共發放紙質問卷200份,收回180份,其中有效問卷178份。表1和表2分別為調查者的情況以及調查的情況。
1.2 調查結果分析
從以上的調查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讀者都熱衷于電子書。2010年ECAR對來自127所高校的本科生調查研究發現,只有24%的大學生在上學期使用了電子教科書。有研究表明,對于教師,電子圖書是科研和教學中應用最差的工具。當問及各種網絡資源對科研和教學的重要性并進行排名,教師把電子書放在最后一位。只有13%的人認為電子書籍有價值,很多學生仍然喜歡印刷書籍,尤其是“深閱讀”。和現在電子書市場蓬勃發展的現狀相比,為什么高校師生不樂意采用這種格式呢?
1.2.1 閱讀平臺的原因
直到最近,大部分電子書籍都需要在供應商平臺上閱讀,并不能下載到個人設備。這些設備一定程度地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經驗,讀者對欠理想的閱讀平臺也缺乏一些耐心。每個供應商的平臺是獨一無二的,但在可讀性,可檢索性和可用性方面都不是標準的。英國國家電子書籍項目監委會的作者聲稱:“電子書平臺和接口必須以用戶為中心的原則進行開發設計,他們遠遠達不到理想狀況,在某些情況下只是勉強可以使用”。讀者被迫在計算機屏幕上閱讀電子書,這樣容易導致眼睛疲勞。在閱讀的時候需要連接到互聯網,有可能閱讀中間突然斷電或者斷網。所有這些平臺,讀者必須向下滾動,然后再看每一頁,這嚴重阻礙了舒適的閱讀。在有些平臺上,表的內容是不能超鏈接的,這使讀者不能輕易獲得有關章節。尾注是學術著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讀者需要在文本中來回跳轉,這是另一個影響順利閱讀的障礙。不是所有的平臺都帶有書簽、突出顯示文本,并添加筆記等這些學生和教師喜歡的關鍵功能,桌面環境對于有的讀者并沒有提供他們喜歡的那種身臨其境的閱讀環境,只是提供了干擾。所有這些缺點組成一個事實,即平臺的搜索功能往往是令人沮喪的是無效的。
1.2.2 閱讀設備的原因
專用的電子閱讀設備也不是沒有缺點。雖然成本穩步下降,價格仍是許多大學生的障礙。由于89%的本科生已經擁有電腦和66%的擁有連接互聯網的手持設備,電子閱讀器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僅是一個多余的工具,從ECAR本科生的調查中,只有4%的受訪者擁有電子閱讀設備,經濟承受能力和設備的冗余可能是主要的原因。電子閱讀器可能被丟失或破壞;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整個圖書館的書籍被存放在一個地方。有些電子閱讀器只提供一個位置的百分比,而不是頁碼,這存在一個問題是有的讀者需引用文本段落,學生和教師需要在同一分頁打印和復制。
1.2.3 內容的原因
電子書在大學和研究型圖書館使用的最大障礙是缺乏學術內容。雖然它正在穩步增加,但遠沒達到大家預期的效果。缺乏學術內容的主要原因是,出版商建立和維護電子和印刷書籍的基礎設施很昂貴,大學出版社長久以來建立的工作流程是基于打印模式的。此外,并不是每一本書都有電子格式,藝術和設計的書籍,藝術家的書籍,兒童書籍,甚至編程手冊似乎更適合物理格式。
很多學術電子書廠商在開始改變,現在很多平臺讓讀者加書簽,高亮文本和添加注釋。Ehrary電子圖書數據庫已于2011年秋季允許讀者下載電子圖書到個人設備,他們正引入文本到語音的功能,這將使他們的電子圖書的閱讀更方便。電子閱讀器也在不斷提高,記筆記,高亮文本,電池壽命更長,分頁,匹配相應的紙質本。但是,供應商,出版商和圖書館仍然有工作要做。所有供應商需要提供下載選項。他們還必須提高電子書導航通過超鏈接章節、標題和尾注。出版商需要重新考慮過于嚴格的數字版權管理(DRM)的協議。Spiro and Henry認為:在紙質圖書上你可以做很多:只要你喜歡,你可以復印或掃描多頁,在空白處亂寫,突出段落,書簽頁面,和其他書籍之間的倒裝,在浴缸閱讀,把它借給別人,藝術地擺弄它等等。由于一些數字版權管理制度的規定,電子圖書的讀者會發現,他們只可以打印數量有限的頁面,笨拙地瀏覽本書,不能做筆記或書簽頁,不能把書給別人,用戶希望取消這些限制。圖書館需要提高他們的元數據以使電子書可以更容易地在目錄找到。他們還應該樹立電子書館藏的意識。如果圖書館想要增加電子館藏并期望它們被大范圍地使用。他們也需要定期購買針對多用戶而不是單用戶的電子圖書,用戶表示他們喜歡無限制的并發訪問電子書。
2、高校圖書館未來的館藏如何
2.1 電子館藏不斷增加
雖然電子書在高校圖書館的使用滯后于一般電子書市場,但也在呈上升趨勢。聯合信息系統委員會詞查英國120所大學發現,2/3的受訪者使用電子書作為課本或休閑閱讀;他們聲稱。電子圖書已成為學術界主流。隨著技術的持續改進,電子書將不可避免地成為學生和教師受歡迎的一種格式。學術內容將穩步和持續增加,因為參考書的可搜索和易于更新,印刷參考書最終將消失,更多相應的電子書將取代。當然目前存在的電子圖書的平臺是不利于閱讀整本書的。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商提供下載到個人設備,移動閱讀將變得無處不在。一本書的實際位置將越來越偶然,為搜索者提供更方便的借閱機會,大學生可以利用這個節省時間的功能不僅搜索電子的文本也可以從他們進行復制和粘貼。對于文學,歷史,和依賴于歷史文本的其他科目學生來說,免費在線訪問出版權保護的圖書將是一個決定性的優勢。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移動設備的成本降低,移動網絡從3G到4G,和網上課程、混合學習和遠程教育的日益普及,人們越來越希望能夠“隨時隨地”工作、學習和科研。這種移動學習的趨勢將繼續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聯合信息系統委員會jisc研究的受訪者一致認為“隨時隨地”訪問是電子書的主要優勢。搜索資料習慣的研究者認為對于大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速度、效率和便捷,那么期待電子書將越來越多地滿足他們的需求。
在2010年關于大學生和技術的ECAR研究中發現,2/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擁有上網功能的手持設備,大部分人聲稱每天通過他們的便攜式設備訪問互聯網_3J。其中增加電子圖書使用的最大驅動力是2011年5月發行的新EPUB3格式。基于HTMI5。這個新標準將改革大眾定義書的方式。正如任何網站的組成部分現在可以包含新EPUB3格式,一本書也可以承載多媒體內容并包含如測驗和互動組件這樣的功能。為什么這是重要的?教師將采取這一技術優勢進行學習和促進主動學習,EPUB3出版物將使用多個方面的內容與學生互動。擁有豐富的多媒體內容,電子書將超過紙質圖書的能力促進積極和互動的學習經驗,閱讀電子書時,學生可以進入“個人,便攜式的延伸課堂,加強了他們的學習經驗”。
新EPUB3格式預計在2012年被廣泛使用。對于電子教科書的創造者,今后幾年將是一個特別豐富的教學機會,電子教科書的供應商例如CouseSmart公司在過去幾年的銷售已急劇上升,正在考察諸如章節銷售和出租等方式來吸引更多的用戶。電子教科書是電子圖書的一部分,如果教科書供應商采用EPUB3格式,毫無疑問電子教科書將取得成功。
2.2 紙質館藏不會消失
牢記這些趨勢和預期的發展,那么圖書館應減少其紙質館藏?許多人這么認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韋爾奇醫學圖書館將大部分紙質圖書移到場外,斯坦福大學工程圖書館大幅度削減其打印卷。德雷克塞爾大學圖書館學習平臺全數字化地開放,越來越多的全電子館藏被視為一種選擇,特別是對健康科學、工程、和科學圖書館。有限的預算迫使圖書館在印刷品和電子書之間做一個選擇。多校區圖書館將越來越多地購買電子圖書作為低成本地替代多個打印副本。隨著電子藏書的增加,印刷館藏不可避免地縮小。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11%的學術用戶表示,他們將主要閱讀電子圖書,26%的用戶主要閱讀紙質本,和56%選擇兩者的結合。
然而,一項技術并不一定完全取代另一個。我們必須牢記,在日益電子化的時代,印刷并沒有消失,事實上,情況正好相反。Darnton指出,每年更多的書印刷。書的數目在日益增加,沒有減少,更不可能消失,印刷書籍已經存在數百年。人們十分熟悉印刷,許多人喜歡有紋理和物理有形的書,和印刷本有著深深的感情;印刷書籍不需要電源,可以很舒適地在明亮的陽光下閱讀,比較靈活攜帶;學生可以同時查看多本書,可以很方便地翻看各本書的索引及尾注等。
許多學者還認為。閱讀印刷本比電子本更易于專注。瀏覽書庫。偶然發現自己喜歡的書也是紙質館藏深受人們喜愛的功能,印刷書籍和圖書館的房子他們延續了過去,把文化遺產保留到未來。很多人會繼續喜歡印刷書籍,更多人將結合使用電子和印刷本。
書籍的保存和長期訪問等將是未來面臨的一個復雜問題。互聯網檔案館決定為每本數字化的書收藏一個印刷本,他們指出,這個印刷本在文化遺產中將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是正宗的原版書,可以被用來作為未來的參考,如果對數字版本存在爭議,那么可以查看原版書。此外,數字的長期存儲尚未解決,數據格式和顯示他們的設備很快將過時,隨著技術的變化和進步,當前的在線格式可能被新的東西替換。
3、對圖書館的啟示
圖書館應如何應對?對于大多數機構來說,用電子圖書更換大部分或全部的紙質書籍為時太早。高校圖書館電子館藏在一定的程度上將是主導的。圖書館需要考慮用戶的需求,并記住他們彼此不同,正如有許多不同的學習風格,也有各種各樣的閱讀樣式。圖書館面臨的挑戰是要聽取讀者的心聲并通過提供選擇來回應他們的建議。
然而,紙質館藏不可避免地減少,圖書館需要重新調整空間。并重新考慮它的功能,它可能還需更名,當問到“什么是圖書館的最大作用時?”大部分大學生的回答是“提供書籍,視頻和音樂”。事實上,人們仍然傾向認為圖書館就是圖書收藏的地方,他們也繼續把學術圖書館的聲望和擁有的圖書數量聯系在一起。《時代》雜志的一篇文章說,“沒有書的圖書館還是圖書館嗎”?紐康提了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當書消失了,圖書館是不是失去了它的定義?”而不是作為圖書的倉庫,圖書館應提升為空間和社區中心,作為大學的學術中心,作為合作、思考、靈感、學習和科研的地方。在這個由各種混亂的電子資源充斥的時代,圖書館員也需要重新調整注意力,引導用戶通過網絡來獲得相關和可靠的電子資源,需要用高度可視化的方式效仿商業領域里的“增值”服務。
整個世界正越來越被數字化,高校機構歷來是保守的機構,重要的是學習音樂和報紙等前衛行業,他們都還沒準備好過渡,但在這掃描格式變化的時候,高校圖書館需要積極主動,而不是被動。像第一次印刷,電子圖書可以提高知識的訪問和知識傳播的速度,館員的使命是通過自己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促進這種變化。如果學生成功的因素之一是高素質,如果促進學生的成功是我國高校的主要目標,那么館員在支持這一目標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使電子圖書使用便利,但也不失去許多讀者喜歡的印刷書籍的重要性,高校圖書館員應幫助讀者并實現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