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運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等方法,對江蘇科技大學學生的體育生活方式進行調研,提出加強對體育的重視程度,增加對體育的投入,加快體育教學改革的步伐,營造良好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改革體育課評價體系。
關鍵詞:大學生 體育生活方式 現狀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a)-0233-01
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是現代大學生健康生活式的有機組成部分。2004年,教育部周濟部長在第七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上提出了“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號召全體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而“陽光體育活動”的提出更是對當代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提出了更新要求。本文主要從體育鍛煉的動機、內容、時間、影響鍛煉的因素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全面了解江蘇科技大學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現狀及影響因素。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為我校大學生;研究方法為訪問座談法、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體育鍛煉的動機
現代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鍛煉價值取向呈現出多元化與統一性的特點。根據調查,我校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動機為增強體質、娛樂交流、美化形體等。而增強體質與運動娛樂是全體男同學的首選與次選因素,比率占30.2%與21.8%,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體育的理解已經上升為一個高的層次。其次,由于性別的差異,25.4%的女生參與體育活動是為了減肥美化形體和考試的需求,男生更希望的是通過參加體育鍛煉來得到娛樂與發展個性,這與男女生不同的身心特征有直接的聯系。(表1)
2.2 體育鍛煉內容的選擇
從鍛煉選擇的內容上看,大學生體育鍛煉內容的選擇覆蓋了十幾個項目:籃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輪滑、網球、游泳等。在對項目的選擇上,男女生有較大的不同,男生的興趣點在于對抗比較激烈的活動,比如:足球、籃球等,女生的興趣點則在于節奏感強、運動強度較小的活動,比如:瑜伽、健美操等。從整體趨勢上看,我校大學生體育活動雖然不是技術性要求很高的運動,但是選擇體育生活方式的手段較多,而且大多數體育鍛煉都具有大眾化和實用性,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提高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在項目上,多數學生會選擇群眾基礎好、普及率高、容易展開的項目。(表2)
2.3 體育鍛煉時間的選擇
根據調查表明(表3):男生平均每周活動的次數主要集中在3次上次,占49.1%,女生則集中在1~2次,占43.4 %,以上結果反映了大學生對體育鍛煉具有積極的行為表現。而每次鍛煉時間的調查結果表明(表4):大學生每天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明顯不足,日活動量不足30min的男學生占到40.2%,而女生則高達71%,相比之下每日能保證半小時活動量者中男生明顯高于女生,男生體育鍛煉時間保證率較高,而女生的鍛煉時間相對較短,從上述結果不難看出雖然大學生對體育生活方式的意義認識明確,但是在實際參與中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2.4 影響體育鍛煉的因素(表5)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校大學生對體育健身的認識越來越深刻,而缺少場地器材、經濟條件制約等外部因素則成為主要因素。其中,有40.7%的大學生認為體育場地器材的不足影響了他們參加體育鍛煉。當前我校招生規模日益擴大,學生的人數迅速增加,但體育場地設施的發展相對滯后,人平均場地、器材迅速下降。面對這種情況,學校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改善從事體育鍛煉的環境,加大對我校學生體育活動的組織和指導,為大學生從事體育鍛煉提供時間、物質和組織上的保證。
3 結論與建議
當代大學生選擇體育生活方式的動機趨向于理性,主要以增強體質、運動娛樂和豐富生活為主要價值取向;影響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因素表明,學校體育的發展水平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對體育生活的實際要求,這也為我校體育工作的改革與開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強體育對學生個人生活、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教育,使學生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行動上都養成終身體育觀念;加強對體育的重視程度,增加對體育的投入;加快體育教學改革的步伐,營造良好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改革體育課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盧元鎮,藏超美,揚韜.全民健身與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19.
[2]王欣.分析身體素質教育觀念的提出以及他與體育的關系[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5):68-70.
[3]李文川.體育生活方式的概念界定及范疇結構[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