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工業社會的生產與發展,對能源的消耗在逐漸加大。這就使得采礦企業不得不在提高礦石開采數量的同時,保證礦石的質量。面對這一難題,采礦企業選擇使用過程方法來對采礦質量進行控制,并且效果顯著。本文中,筆者將就過程方法如何控制礦石質量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采礦質量控制 過程方法 應用探析
中圖分類號:TD8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a)-0062-01
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突飛猛進,對能源的消耗也是與日俱增。這就需要礦石開采企業加大開采力度,在進行安全作業的前提下,提高生產能力,并且采取有效辦法來控制礦石質量。在幾代采礦工作人員的實踐與研究下,得出一套管理與控制開采質量的方法,稱其為過程方法。并且隨著具體的實施也在進行著不斷變化,對提高開采質量保證開采數量有著顯著作用。
1 過程方法概述
過程方法就是進行系統的識別,并管理組織內部所使用的過程,尤其是過程間存在的相互作用?!跋到y的”,就是使用系統論的方法,將組成過程的諸多要素與過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整體把握的處理,分為識別與管理兩個階段?!白R別”,就是對體現策劃與解析的過程進行分析比較并驗證確認,使用系統的思想對其組織結構優化處理。“相互作用”,就是過程間接口的聯接。
2 過程方法的原理與功效
過程方法屬于現代企業管理架構的一部分,是保證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對于采礦企業,過程方法則更為重要。它是將與采礦有關的活動和資金作為過程來實施管理,進而得到高質量的礦石。該方法已經獲得國際ISO9000∶2000認證,屬于八大質量管理原則之一。使用其進行礦石質量控制,能夠大幅度的提升采礦的管理效率與生產效率,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3 過程方法的實施應用
3.1 過程預防
過程是一種活動,具有相互作用與相互關聯性,其目的是將輸入轉換為高效的輸出。對于采礦企業而言,前期的準備工程就是輸入,后期開采的礦石就是輸出。所以過程方法就是要先用因果分析法,對采礦企業具有的諸多的過程資源進行系統的分類與識別,進行針對性的過程策劃,起到超前預防的作用。
而提高采礦質量又是一個綜合管理的過程,一定要得到各級領導與各級管理人員的重視,各級技術人員與工人也要積極參與。在管理與日常工作中,以超前預防與控制為方針,嚴格控制生產過程,認真監視工藝流程,樹立“重數量,更重質量”的觀念。對采區與中深孔設計,要明確回采率與貧化率的指標,相關部門更要加強監督,同時監督施工質量,加大考核與懲罰力度。對礦房的設計,要保證質量,進行驗收并指導回采工作。并且鼓勵對邊角礦及殘礦進行回采,但要重視質量。根據出礦計劃控制實際出礦,均衡生產關系。還要控制中爆破質量,做好爆破記錄,以及做好巷道施工,時常檢查巷道的穩定與安全系數。
3.2 過程診斷
過程診斷就是對過程進行分析與測量,尋找改進機會,以進行更高的質量控制。這則需要技術人員深入采礦現場,分析問題原因,及時找出對策,進行有效診斷。比如中深孔施工中常常出現的診斷問題有:工具落后會引起驗收結果不達標;深孔鉆機支架松動,影響巷道質量;深孔地點水壓不足,孔洞內礦粉殘留過多;原始記錄與爆破記錄不全,沒有文字標明預留眼;施工員工質量意識薄弱,排面繪圖不達規格或者圈圖不及時等。
還要分析以往的礦石開采記錄,尋找開采量變化的原因,并制定相應對策。其中礦石貧化會嚴重影響輸出質量,因此一定要重點預防礦石的貧化。雖然造成礦石貧化的因素難以避免,但是可以進行過程診斷,發現那些不利因素并進行控制。掘金施工中,由于設計缺陷或者沒有分裝分運,這些認為因素就會提高貧化率。其次是深孔與巷道驗收管理工作,深孔的設計細節如孔邊緣的設計、深孔施工人員的質量觀念以及深孔驗收手段;疏于管理沿脈與切割上山巷道,忽視巷道礦巖比例,這些如果不按照標準執行,就是造成礦石貧化。再者在進行中爆破時,在礦巖界限明顯的情況下,工作人員還會出現錯裝的現象,以及深孔過深不予以堵填等,也會造成貧化。
3.3 過程治療
過程治療就是針對過程診斷中分析出來的諸多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糾正措施與預防措施,進而實現對礦石質量的控制。第一要強化員工的理念,提高質量意識,認清企業效益并不是單純依靠數量獲得的,穩定提高礦石質量,更能增加效益。第二要重視開采過程,實行事前、事中與事后相互結合的質量控制,過程質量高,得到的輸出結果才會令人滿意。第三要加強中深孔的施工與驗收,建立相關檔案,在進行掘進爆破時,要做出合理設計,形成書面檔案,規范爆破流程。爆破后驗收要細心負責,以減少貧化。最好指派專人負責這項工作,整理圖紙和實際爆破記錄等。第四要根據礦區地質變化,設計配礦周期,對變化不定的礦區做好超前預防,對貧化嚴重的礦區進行合理出礦,出臺相關制度,并逐級落實。第五要進行嚴格細致的監督管理,開展“五查”活動,即查員工質量意識、查巷道施工質量、查中深孔質量、查礦石質量與查標準執行情況。并對檢查出現的問題實行“四不放”原則,即未找出原因不放過、未承擔責任不放過、未落實糾正措施不放過與未驗證執行效果不放過。第六要充分使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采用閉路監控與電子檢測,不定期的進行抽檢,對出現問題的礦區同樣堅持“四不放”原則。第七要加大科技與資金投入,逐步實現礦石驗收計量的電子自動化管理。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了人為因素的干擾,并調動工人的積極性,監督管理人員就可以進行動態管理,降低礦石貧化,提高礦石質量。
礦石質量管理是保證企業持續發展與提高經濟效益的主要環節,通過過程方法,能夠從源頭上解決礦石質量存在的問題,進而提高礦石質量管理的可控性與可操作性。采用過程方法,能夠進行超前預防、過程診斷以及過程治療,促使礦石質量管理形成模式化,而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并為工業社會發展提供更優質的能源。
參考文獻
[1]劉加冬,陸文,路洪斌.淺談采礦方法的優化選擇[J].化工礦物與加工,2009(1).
[2]劉家永,張延清,李桂山.采礦質量控制過程方法的探討與應用[J].山東冶金,2009(5).
[3]呂娜,尚延廷.過程方法在煤質管理中的應用[J].山東煤炭科技,2009(5).
[4]陳緒財.“過程方法”在建立管理體系中的應用[J].中國質量,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