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液壓與氣壓傳動是一門研究以密封容器中的受壓液體和氣體為傳動介質,來實現能量傳遞和控制的學科。相對于機械傳動,是一門新的技術。文中探討了如何針對每一個學習情境中的學習任務,采取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共同來探討如何針對高職高專的學生上好這門課程。
關鍵詞:液壓傳動 氣壓傳動 教學做一體化 教學改革 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a)-0155-02
1 教學目標
從性質上看,《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應該是一門專業基礎課,是為后繼的專業課程服務的;從課程的教授的內容上看,又具有很強的專業課屬性;課程的雙重屬性決定了它的知識、能力、技能及素質培養目標。在知識目標的確定上,通過課程的學習,熟悉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的特點與應用,了解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的組成及功能,掌握流體力學的基本規律,搞懂液壓與氣壓傳動元件的種類、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和適用場合以及液壓與氣壓回路實現的功能;在能力目標的確定上,能夠閱讀與分析機械設備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回路的原理圖,能夠識別與選用液壓與氣壓元件的標準件,能根據回路圖對液壓與氣壓傳動設備進行簡單故障的判斷和排除,能夠對液壓與氣壓傳動設備進行日常的維護和保養;在技能目標的確定上,能對液壓與氣壓傳動設備進行拆裝,能對損毀的液壓與氣壓元件進行更換和維修,能對液壓與氣壓回路進行連接等;在素質目標的確定上,通過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培養學生交流表達、團隊協作、信息的綜合處理及從業的職業道德等。
2 教學內容及要求
在兼顧教學內容通用性和典型性的基礎上,本課程設計三個學習能力能級,分別為“液壓與氣壓元件的認知”、“液壓與氣壓簡單回路的構建”、“工程實際中典型液壓與氣壓系統的分析與維護”,從感性入手,符合心里認知規律,從易到難,綜合性、階梯型遞進。
第一,能力等級“液壓與氣壓元件的認知”,本能力等級學習領域的設計主要解決液壓與氣壓元件的種類、功能、結構和工作原理的認識和理解問題,在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完成教學內容,讓學生身臨工廠生產車間,帶著任務去學習,聽取技術人員的講解,認識目前生產所用標準元件的種類和功能,依托模具拆裝實訓區和企業提供的元件,學生可親自動手完成典型液壓與氣壓元件的拆裝,由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學校教師共同完成現場教學。
第二,能力等級“液壓與氣壓回路的構建”,在對液壓與氣壓元氣件以及系統有了清楚認識的基礎上,本能力能級主要是要學會如何運用這些元件去實現具有特定功能的液壓與氣壓回路,依托與德國博士公司合建的現代傳動與控制技術實驗實訓中心,利用先進的德國液壓與氣壓元件以及實訓工作臺,完成簡單回路的設計和構建,學生完成從設計到搭建到操作回路動作的完整工作過程,教師起引導和知道的作用。
第三,能力等級“工程實際中典型液壓與氣壓系統的分析與維護”,該能力等級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學生在對液壓與氣壓元件的種類、功能、結構和工作原理以及由這些元件組成的簡單回路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對照著工程實際中機械設備的液壓與氣壓系統回路的原理圖以及實物進行分析了,搞懂系統的結構組成以及工作原理,為液壓與氣壓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以及設備的保養打下基礎,教學場地為企業的生產車間和機電市場,組織學生參觀,以技術人員和老師的講解為指導,學生進行系統圖的閱讀和分析。
對每一個能級所對應的典型崗位工作任務,再按照所需知識、能力、技能、素質等要素進行科學合理的序化后,采用項目化的結構,對所從事的工作及所生產的產品,構建“六個學習情境”。這些學習情境從感性認識入手,符合心理認知規律,同時按照液壓元件的認知和拆裝,簡單液壓與氣壓回路的設計和搭建來設置教學內容,從易到難,綜合性階梯型遞進。
對于每一個學習情境中的學習任務,有針對性地采取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均按照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六步驟,通過一個項目的學習,學生可以完成職業的一個典型的綜合性任務,通過若干個相互關聯項目的學習,學生就具備了液壓與氣壓元件的拆裝、簡單液壓與氣壓回路的設計能力、系統的維修和保養的能力(見表1)。
3 教學場地使用說明
本課程教學使用的場地是先進制造實訓樓一樓和現代傳動與控制技術實驗實訓中心。先進制造實訓樓一樓場地內有教學用教師授課黑板一塊,課桌椅若干,液壓泵、液壓缸、液壓閥若干;現代傳動與控制技術實驗實訓中心有液壓實驗臺和氣壓實驗臺若干,液壓元件和氣壓元件若干。教學場地使用時間1周到13周。
4 教學耗材明細
CBN系列齒輪泵7臺、液壓缸和氣缸7臺、液壓閥2個、拆卸工具若干、先進的液壓實驗臺4臺、先進的氣壓實驗臺4臺、液壓元件貨架4個、氣壓元件貨柜4個、液壓元件若干(包括單向閥、節流閥、雙電磁向閥、單電磁換向閥、電線、蓄能器、液壓無負載缸、位置傳感器、分流器、單向節流閥等、三位四通換向閥、二位四通換向閥)、氣壓元件若干(無負載氣缸、雙氣控換向閥、分流器、單向節流閥、按鈕式開關、旋扭式開關、限位開關等)。
5 教學協作要求
(1)提供理實一體化的教室,能夠運用視頻、照片、多媒體輔助教學。
(2)提供拆裝實訓區和拆裝工具,營造一個好的教學氛圍。
(3)配備一支以骨干教師和“雙師型”教師為重點,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以企業特聘教師為指的教師隊伍。
6 考核方式
根據教學計劃的安排,《液壓與氣壓傳動》為考試課程。
考核方式由以下三部分構成:期末考試(50%)+實訓(40%)+平時(10%)。
其中平時成績包括作業完成情況、出勤情況,實訓成績包括實驗完成情況、實驗報告成績,期末考試為試試卷卷面成績。
《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是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課程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學院專職教師以及來自企業的全日制特聘教師1人。專任教師中,教授1人,中級職稱3人,助教1人。中德合作建設的“現代傳動與控制技術實驗實訓中心”為課程的教學做一體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陳桂芳.液壓與氣動技術[M].2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2]邱國慶.液壓技術與應用[M].2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3]許福玲,陳堯明.液壓與氣壓傳動[M].3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4]楊逢瑜.電液伺服與電液比例控制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