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謹記和恪守班級管理的四字箴言:愛、和、樂、美,可以讓我們的學生在愛中自由成長,在和中積蓄力量,在樂中盡情釋放,在美中吐納芬芳。
關鍵詞:特殊教育 班級管理 箴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a)-0181-02
筆者在特殊教育學校從事了多年的學生管理工作,經過幾年的探索發現,用心去關愛呵護是我們教育者與這些學生之間溝通的最好橋梁,因此個人總結出的“愛、和、樂、美”四字箴言是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證。
1 箴字一:愛
十分激賞魏書生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只有把真誠的愛融入到班級管理中,才能讓學生在和諧的班集體中快樂地學習,健康的成長。
曾經,一位原蘇聯教育家贊科夫也說過:“沒有教師對兒童的愛的陽光,學生就會混亂成模糊不清的一團?!?/p>
教育者(包括老師、家長和輔教人員。下同。)要有愛心。
愛是叩開學生心靈大門的金鑰匙,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巨大力量。雖然我們的學生或身患殘疾,或心智損傷,但是,只要教育者對學生付出愛,尊重信任他們,理解包容他們、關心愛護他們,他們自然會感受到教師的溫暖和恩慈,從而更樂于接近教育者,更樂于接受教育者的教育。而教育者對孩子充滿關懷的言行舉止也能對他們起到良好的熏陶和陶冶作用,讓他們漸漸懂得人間的真、善、美,懂得真誠與合作,懂得如何為人,在潛移默化中更加懂得愛,學會愛。
要培養學生的愛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睈坌慕逃皇且槐菊浘d軟無力的說教,而應是飽含著豐贍情感的宣傳。只有為學生創造一個充溢著愛的環境,對他們進行愛心的涵養,才能真正培養出一群有愛心的孩子。
例如:在平時的教育中,教師用講故事、角色游戲等形式加深學生對愛心的理解,體驗愛心的重要和丟失愛心的痛苦,激發學生的愛心。同時,開展各種愛心實踐活動,通過愛心捐款,愛心幫助同學,愛心回報父母、老師、社會等各種實踐愛、體驗愛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發展愛的情感,學習愛的技巧,強化愛的實踐。
愛是天地間最美麗的情愫,愛是塵世里最曲折的音符,愛是人海中最溫暖的托付。也誠如圣經中所說:愛是凡事相信,愛是凡事盼望,愛是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要相信:有愛,學生則會自由成長;要盼望:有愛,學生就能蓓蕾初放;要忍耐:有愛,學生終將沖出泥淖;要堅持:有愛,學生必定展翅翱翔!
2 箴字二:和
俗語說:家和萬事興。也有句名言說,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魏書生老師也說過,一個班,關起門來就是一個大家庭。如果,這個大家庭中的每一個同學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關心著、幫助著、照顧著、鼓舞著,那么他便是和諧的,溫馨的。既然班級在我們看來就是一個大家庭,“和”就顯得尤為可貴。班級的每一分子—— 老師、學生、家長(輔教人員),失去了“和”,便似一盤散沙,凝聚不起半點哪怕阻擋螻蟻的力量。
老師與老師之間最應該“和”,我們同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不和,則不能齊心協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發展的方向,取得最大的進步。
家長與家長之間應該“和”,不和,會錯失許多溝通孩子教育問題的良機,失去孩子健康成長的同齡參照,更容易給孩子成長造成不必要的陰影和遺憾。
教師和孩子之間應該“和”,試問教育者與學生之間失去了理解和信任,如何讓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順利滲透,又如何讓學生成功地回應我們的教育呢?
老師與家長之間應該“和”,學校教育不可能獨自承擔學生成長的全部責任,家庭和社會等環境因素都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和諧教育關注的范圍必須擴展到學生成長背景中更廣闊的領域。老師應該注重以家長會、家訪、打電話和面談等各種方式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增進老師和家長的溝通,贏得他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理解、支持與配合。通過不同的交流渠道,“多一份了解、多一份責任、多一份警覺、多一份溝通”。
學生與學生之間更應該“和”,他們是班級的主人,也是成長的同伴。友愛是每個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部分,失去友愛,就如同一株小草生長在一片荒蠻的土地上,找不到一個同伴相扶相助,同抗風雨。為了營造和諧、團結、向上的班級氛圍,教師需要精心設計一系列的班級活動和孩子們感興趣的游戲。如“長跑接力”、“拔蘿卜”、“分享禮物”等,讓同學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增強團結與合作意識。
3 箴字三:樂
快樂是人類最原始、最基本的情感體驗之一,它源于內心幸福的體驗,源于對外界滿足的表露,它是上天賜予我們每一個人的禮物。人類有史以來就將對幸福和快樂的追求作為奮斗目標,歷史上許多偉大的人對追求人生的幸福和快樂都留下了美麗的神話、動人的故事、富有哲理的寓言和膾炙人口的傳說。
特殊兒童由于各種身心殘疾,其成長本身就遭遇了比常人更多的挫折和苦痛。這些飽受悲苦卻又不諳幸福的兒童組成了我們的班級,要怎樣才能把這樣的班級經營得其樂融融呢?
課堂上,將“樂”字滲透教與學??梢允且粡埳鷦拥膱D片,讓學生看著樂;可以是一首動聽的歌曲,讓學生聽著樂;可以是一件精美的教具,讓學生觸摸著樂;可以是一個逗笑的游戲,讓學生參與著樂;還可以是一句真誠的贊美,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小小的獎勵,讓學生自信且快樂……而我們,也將快樂著學生的快樂。
課堂外,讓我們的快樂去感染學生,并教會學生自得其樂。美國人卡耐基曾經說過:“許多不快樂的人會認為,只要改變處境,他們就會快樂。其實,這很難說。因此,盡量從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里獲取快樂吧,別把快樂的愿望放在將來?!?/p>
我們要趁現在快樂??鞓菲鋵嵅⒉浑y,只要心里有快樂,快樂便會無處不在:美麗的天空,遼闊的大地,伸手可及的近旁……無不閃動著快樂的精靈。要樂于從工作中找到價值,相信自己,提升幸福,保持快樂的心境,保持生命的熱情,在每一個日子里內心都充滿激情,臉上都叢生笑容,從而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要教會學生快樂。學生生日的時候,組織一場生日Party,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節日的時候,教會他們做一張樸拙的賀卡,互贈一個濃濃的祝福;自由活動的時候,培養他們積極的愛好:拼圖、涂鴉、折紙、串珠、十字繡……讓學生的內心漲滿陽光,讓他們知道,生活是美好的,我們都是快樂的。
快樂,是心相連的默契,是手交握的溫度;是清晨見面一聲親切的問候,是日暮道別一句細心的叮嚀;是花朵張開那雙春天的眼睛,是陽光洞開那扇緊閉的心門。即便殘疾、即便苦痛、即便挫折,在這樣一個充滿融融樂意的班級,每個人只會更加堅強,更加勇敢!
4 箴字四:美
美的定義是人對自己的需求被滿足時所產生的愉悅反應的反應,即對美感的反應。一個處處充滿美的班級更能激發它的成員熱愛這個集體,在這個集體中自由健康地成長。
首先是關注教室的美。
潔凈是美的教室最基本的要求。教室的衛生不應該完全依賴生活老師,教育者應帶領全班同學齊動手,抹桌子、掃地、拖地、擦玻璃、擺桌椅等,用自己的勞動來凈化教室,讓每個學生在行動中體驗和培養主人翁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教室布置是另一項重要的任務。教育者要發動全體同學,選擇他們喜歡的東西,用雙手和智慧來布置教室,創造出有特色的文化環境,使他們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在班級物質文化建設中,我們還要充分發揮班級文化的教育功能,讓教室的每面墻壁、每個角落都具有教育內涵。特別是要好好利用板報,可以隨著不同階段對學生的不同要求,有針對性地開辟學生展示的宣傳欄。比如學生的手工作品、書法、繪畫等。有條件的話,還可以鼓勵學生養一些花和草。這樣,學生置身于美的環境中,智能在無聲中得到提升,情操也會在無形中得到陶冶。
其次是關注心靈的美。
教育者自身應該心靈美。心靈美是人的教養、涵養、氣度等的表現,是真、善、美的統一,是人的行為美、語言美、儀表美的內在依據。教育者只有具備一顆美的心靈,才能溫柔地熨帖到學生的心靈深處,感化學生困厄的靈魂。在錘煉自己的專業能力的同時,老師需要不斷通過讀書、寫作、反思、學習,提升自己的氣度涵養以及人文素養。
要培養學生的心靈美。學生的心靈是一方有吸收力的沃土,我們向它播種真、善、美,它便能開出真、善、美的花朵,我們向它展示假、丑、惡,它便只能結出假、丑、惡的果實。教師應該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就處處滲透文明禮貌教育、團結友愛教育、心理衛生教育等等,教會學生真誠、禮貌待人,教會學生與人合作、互幫互助,教會學生熱愛生活。
總之,謹記和恪守班級管理的四字箴言:愛、和、樂、美,就能讓我們的學生在愛中自由成長,在和中積蓄力量,在樂中盡情釋放,在美中吐納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