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智能手機的迅速興起,以iPhone和Android為主的兩大智能系統逐步占領整個市場。互聯網的移動化已經伴隨著手機的智能化而成為不可爭議的事實,不得不承認移動互聯網正在以更加快速更加便捷的方式將最初互聯網的只提供瀏覽數據網絡轉變成電子商務、社交網絡、生活娛樂、網上購物等。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社交網絡的發展。本文主要從移動互聯網及其社交網絡的發展現狀出發,在滿足更高要求用戶體驗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用戶多角色選擇情況下的新型社交應用。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 社交網絡 用戶體驗
中圖分類號:TP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a)-0002-01
1 移動互聯網
眾所周知,互聯網時代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習慣,從生活到娛樂,從社交到商務。而今天移動互聯網必將進一步改變甚至是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娛樂,商務社交。
1.1 移動互聯網的概念
通俗的說移動互聯網就是將互聯網移動化,即人們可以在移動中依靠手持設備(譬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iPod,iTouch等)隨時隨地接入網絡,進而獲取信息,進行商務、娛樂、社交等各種活動。因為移動互聯網是一個可以提供數據、圖像、語音等多種服務的新一代網絡。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于3G網絡的投入運營,同時以iPhone和Android為主的智能手機終端及各種相關的手持設備相繼出現,從而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1.2 移動互聯網的基本要素
在傳統互聯網中,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很難對用戶有所控制,而移動互聯網下,運營商幾乎掌握了用戶的基本信息。這是如此,移動互聯網才更加真實化,可信化。加之受到移動終端體積和電源的種種限制,能否高質量地實現其功能顯得至關重要。能否在各具特色的不同操作系統上實現軟件的最大兼容,能否越過電池容量、屏幕大小這些物理限制實現軟件的最終特性,這些都為開發帶來了挑戰。今天移動互聯網的應用也日漸豐富,個性化、智能化的應用層出不窮。如何使一個社交應用滿足高要求的用戶體驗,成為一個企業脫穎而出的關鍵。
2 社交網絡
2.1 傳統的社交網絡
傳統的社交網絡起源于E-mail,并隨著個人形象在網絡上的逐漸完善而出現。這種虛擬化的媒介為用戶提供了溝通交流的渠道,但是鑒于平臺的虛擬化以及沒有相應的技術防范和隱私保護,使得社交網站的安全問題不能得到保障。
2.2 移動互聯網下的社交網絡
所謂移動社交網絡是指在手持設備上安裝第三方軟件,用戶在第三方服務器上進行注冊和認證,使服務器和移動用戶綁定。移動互聯網下的社交網絡是基于用戶現實的真實身份和社會關系所形成的信息交流和感情維系的回路。
3 新型移動社交應用
尤其是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甚至在一天中的不同時刻,由于時間、地點、面對對象的不同,人們所要扮演的角色都各不相同,所處的交際圈自然也不同。如何高效、快捷的在一個個小圈子中溝通和維系感情,互換和分享心情是衡量一個社交應用優越性的主要方面。
3.1 整體設計
首先,良好的界面設計是第一步。鑒于手持終端屏幕有限,而且各種設備的屏幕大小不一,我們采用了生動的圖標同時組合明了的文字來構建整個應用程序界面,將整個界面底部分為iRoom、iCircles和Profile三個板塊,在每一板塊高亮顯示時以整個界面顯示該欄的所有內容,這樣能使用戶在有效的手機屏幕下最大化每一板塊的內容。而貫穿和聯系這三個板塊的是代表我們角色的卡片,也就是說在角色卡片變換時我們已經擁有了全新的社交圈子。整體設計框圖如圖1所示。這樣在有限的硬件資源下、在有限的時間片段里、在多角色身份的交互中我們能快速準確的進行交流和溝通。
3.2 功能簡介
當然在不同的環境下我們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身份和角色,Profile就是自己卡片信息的檔案室,在這里我們可以初始化自己的信息(比如頭像、電話、郵箱等),即按照自己在生活中的不同角色編輯四張卡片,以便在與親人、朋友、同事等不同的人群交往時使用相對應角色的卡片,這樣既能有效的進行溝通又能較好的保護隱私。當我們所處的圈子發生變化時還可以及時的修改和填充卡片信息,以保證身份和角色的有效性、準確性。
情感交流是一個不斷往復同時融入新內容的過程,因此社交平臺下的分享和回復功能是傳播信息和交流情感的關鍵。iRooms就是提供這樣服務的平臺。當我們用卡片結交了朋友之后即可邀請其加入聊天室,當然聊天室的成員可由你自行加入和控制。在聊天室的頁面下可以和人們用文字交流,發送E-mail還可以分享和評論圖片。
那么怎樣整理和利用好這些所謂的名片呢?iCircle就像是一個名片夾,當我們用不同身份結交了朋友后可以將其整理歸類到對應卡片下,這樣可以方便我們查詢和新建iRooms。當然如果想私信某位朋友可以直接點擊卡片,點擊相應的電話或是郵件按鈕直接操作,方便快捷。
4 結語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對社交網絡的便捷性、交互性以及真實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社交應用只有更好的把握這一特性,才能制定出符合用戶體驗的新型社交應用,才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立足。
參考文獻
[1] 劉卜.移動社交網絡平臺的研究與實現[D].北京郵電大學,2011.
[2] 李惠芳,殷俊.“宅”文化視角下的社交網絡用戶體驗[J].包裝工程,2011.
[3] 王紅梅.移動互聯網現狀與趨勢簡析[J].移動互聯網技術與應用,2011.
[4] 楊棟梁.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