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練筆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練筆,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方法指導,在反復訓練中提高學生的練筆水平。
關鍵詞:方法 指導 積累 評價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a)-0154-01
在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練筆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我國《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稿中也明確提出“加強對平時練筆的指導”。可見,有效的練筆有利于讓學生達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習作要求—— “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作為語文教師,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加強練筆的指導呢?
1 教師重視是基礎
課程標準對每年習作的篇數都有要求。可我們知道,僅靠這些要求的習作練習是不能達到相應目標的。因此,在小學語文教材里同時進行了練筆的安排,而實際情況中,很多老師對練筆不夠重視:有的閱讀教學根本就不設計練筆;有的只是在公開課中才設計,而且為了利于安排時間也設計在課堂最后一個環節;還有的練筆缺少針對性、脫離實際……總之,練筆流于形式。再加上,練筆后的評價不夠到位,缺少反饋,課堂小練筆根本沒達到相應的效果。
要想讓練筆能成為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有效途徑,教師必須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從行動上重視,給學生充足的寫作時間,精心設計練筆內容,進行針對性強的練筆,及時對練筆進行評價,進行反饋與交流。所以,提高練筆質量從教師的重視開始。
2 方法指導是關鍵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練筆的方法是根據不同內容來確定的,但無一例外,都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利于學生學習寫作的方法,積累寫作的素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1 依文本特點,進行仿寫訓練
仿寫是學生習作的重要途徑和訓練方式,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過程中起橋梁作用的一種有效訓練手段。借助教材中的精彩篇章讓學生進行片斷仿寫,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其寫作能力,發展其創造性思維能力。
文本中的關鍵詞,特殊句子,文章的整體結構,人物的描寫方法等都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材料。如低年級語文教學,教師可進行詞語句子的仿寫訓練,而中高年級則可根據課文特點及學生年齡特點,進行段落篇章結構寫法的練筆。如總分總結構的仿寫,語言動作神態的練筆等。
2.2 創設情境,激發寫的欲望
教學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課堂教學活動,我們不但要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體會情感,更要采用各種手段激發、升華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情緒激昂的時候“練筆”,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媽媽的愛》一文的學習中,我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文字,從一件件小事中體會到媽媽無微不至的愛,見學生此刻已沉浸在文本的情感中,我適時拋出“你們的媽媽也是如此,一個細微的動作,一個不經意的眼神,無不飽含著對孩子深深的愛。就讓我們在動人的音樂里,回想媽媽愛我們的點點滴滴,將我們的感動付諸筆端吧。”隨著音樂的響起,孩子們心中洶涌的情感及時流淌。
2.3 補白延伸,進行想象練筆
我們教材中的一些課文,其中有些地方寫得或含蓄,或簡練,沒有直接寫出文章的結果,讓人意猶未盡,給學生留下了想象和延伸的空間。學此類文章時,我就找準這些“空白”,讓學生進行想象練筆。如《這條小魚在乎》中寫暴風雨后被擱淺在沙灘上的魚兒,課文寥寥幾筆,這時,我讓學生置換角色,進行想象練筆:“如果你是被擱淺的魚兒,你有思想,會說話,你會想什么,說什么呢?”這樣一個片段練習,不但培養了想象能力,也提高了寫作能力,更有利于理解課文內涵。
2.4 挖掘生活資源,指導自由練筆
生活是寫作的大舞臺。只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就會有不盡的資源供我們獲取。作為教師我們應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學會捕捉生活細節,獲得感興趣的寫作材料。一次早課上,我無意往窗外一望,正見一輪紅日在群山中間慢慢升起。這真是一個引導學生觀察練筆的好時機!所以,那天的早課沒上,用來引導學生觀察日出,隨后讓學生及時進行練筆。雖然寫景的文章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有點難,但因為是親眼所見,加上我的從旁指導,學生寫出來的卻是非常逼真、形象。我想,對于孩子來說,這會是永遠難忘的記憶吧。又如我們在學完某篇課文,或讀完某本書后,學生被書中的人物或故事情節深深感染,有一種想與別人交流的欲望,這時,可讓學生寫下自己的感想,作為寫作材料的積累。
3 反復訓練重積累
呂叔湘先生曾經說過“使用語文是一種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沒有什么本質上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須具備兩個特點:一是正確;二是熟練,要正確必須善于摹仿,要熟練必須反復實踐。”小練筆就是摹仿的過程,學生由摹仿到體悟,由體悟到創造,再由創造到創新,這個過程既是對文本內容理解加深的過程,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最好的鍛煉形式。同時,練筆也是材料積累的重要途徑。學生在長期練筆的過程中,會運用優美的詞句,掌握多種寫作方法。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勤于練筆,積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從中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技能。古語說“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千劍、千曲”皆靠積累。只有這樣,才能厚積薄發,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4 評價交流促提升
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有了評價,才能使教學成為一個有結構的、系統的、循環往復的、不斷提高的可控過程。縱觀我們的練筆,通常是練完了也就結束了。學生不知道自己寫得怎樣,哪里需要修改,也不知道吸收別人好的地方,所以,這樣不負責任的練筆,根本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教師應定期對練筆進行評價總結,可以是老師評、家長評,也可以同學之間互評。實際上,評價的過程也是一個交流過程,也是思維火花產生碰撞的過程。在評價交流中,學生能學習他人的閃光點,在欣賞中有一份收獲。同時,教師的個性化評價也能促進每個學生自身寫作水平的提高。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又能促進學生間的交流,增進他們的友誼。此外,教師要重視學生練筆中的閃光點,對其中的優秀作品以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加以展示,讓他們有成功的喜悅,有被尊重被認可的快樂,從而擁有寫作的自信。
總之,我們應在實際工作中切實提高小練筆的質量,讓小練筆演繹寫作中的大精彩。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
[2]貴港市港北區縣西小學.小學語文課堂練筆策略探究.
[3]仙居縣第一小學.小學語文課堂小練筆有效性的研究.
[4]網絡中的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