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說自己唯一感興趣的三件事:
一是,阿里巴巴健康的股東結構;
二是,發現最好的人才,訓練他們,培養他們,讓他們比自己更棒;
三是,維護阿里的價值體系。
第一件事,他說自己能做到,他自稱“是個怪人,非常固執,堅持不動搖”。事實上他也已經做到了。
培養人,他一直在做,在很多年輕人眼里,他早已是創業“導師”。
“價值體系”,是馬云喜歡的叫法,也就是阿里巴巴的管理文化。在阿里,這條線與業務成長的主線一樣重要,而且是條“高壓線”,誰碰誰流血。
有人說,馬云鐵腕,話說得好聽,但下手狠。2011年初,因清理B2B業務阿里巴巴中國供應商造假欺詐一事時,CEO兼總裁衛哲和COO李旭暉引咎辭職。他這樣解釋自己的強勢,“我是公司文化和使命感最后一道關。作為大家信任的CEO,我要做的是捍衛這個公司的價值體系。如果你叫我一聲‘大哥’我就可以不殺你,那以后,有多少兄弟叫我大哥?我不是大哥。”
而當年淘寶網總裁孫彤宇等創業元老辭任,江湖上傳言是他“杯酒釋兵權”。
在互聯網里,他是異類,不懂編程、不懂財務、不懂設計,也不搞具體產品,但是卻帶領阿里成為全世界互聯網公司中的明星之一。有人說他戰略能力強,極富人格魅力,是天生的領袖。
他很喜歡“平衡”這個詞,在他看來太極圖里陰陽之間的那條線就應該意味著“平衡”。
有人說他狂。在正當輝煌時,他說“我現在躺著不動,李彥宏、馬化騰都追不上”。
但他又很謹慎,只做自己擅長的事,做下一步之前,上一步一定穩固。因為謹慎,阿里系一直沒有大挫折。
還有兩年,他就50歲了。
2011年是他著實難過的日子。一年之內三次危機(中央電視臺曝光淘寶出手假貨,支付寶股權轉移風波,淘寶商城之戰),每次都需要他親自出面,憑借個人魅力來收拾殘局,甚至賠上個人榮譽。
在遭遇到這些困境時,他翻看中國商人古往今來的歷史,發現他們都是不能善終的,唯一的例外是傳說中與西施一起歸隱江湖的范蠡。
他說這話,聽起來很傷感。
也是在這一年里,他多次說自己只是個普通人,請大家體諒自己。
他說“要享受生意之外的其他樂趣”。兩年前接受采訪時, 他就提及過自己想過的退休生活,三件事——教書,做環保,練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