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上個月去了一趟沙漠,在沙漠里徒步走了三天,在那里你會發(fā)現(xiàn)名利真是浮云,不好使。”
見到老楊前不久,她剛剛參加了一個徒步穿越沙漠的拉練活動。說實話很難把眼前這個身形嬌小的女人與這樣的運動聯(lián)系在一起,而她加入這場拉練的理由很簡單,趁著自己體力允許的時候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現(xiàn)在我身上還有曬傷的地方,可是這樣的經(jīng)歷確實非常難得。走出來之后我對自己很滿意,原來我還可以做這樣一件事情。”
老楊是一個很懂生活也很會生活的人,她和她的三只貓(小乖、二黑、楊家寶)居住在北京郊區(qū)的一幢復(fù)式樓房里。從地方政府機關(guān)的公務(wù)員、電臺主持,到遠走海南、調(diào)職入京,再到悠長假期后選擇加入某動物保護基金,老楊的生活跨度很大,不過在看似變動的生活狀態(tài)中,卻也有著她一貫的生活準(zhǔn)則——隨性而為。
就像從沒進過沙漠的人不知道走平地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情,沒有釋放過自己天性的人也不會知道能找到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是多么真實。“很多人說18、19歲是人的黃金時代,我不這樣想,我覺得我現(xiàn)在比原來要好,我喜歡現(xiàn)在的自己。”對于目前的生活狀態(tài),老楊很滿意,可以自主地支配自己的生活,還可以幫助她喜歡的小動物。
“其實我特別高興看到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尋求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東西,這應(yīng)該是整個社會的進步,人們不再屈從于一個習(xí)慣的定式里面,而把目光轉(zhuǎn)向自己。”
“多看自己,別老看別人”
“現(xiàn)在我還沒有(從拉練中)完全緩過來,所以我沒強迫自己開始鍛煉身體。”老楊指著自己家中的健身器材笑稱“有點心疼自己”。
不過同樣是這個會心疼自己的女人,卻很少問自己“我行嗎”?“到現(xiàn)在我還沒有因為懷疑過自己的能力不做某些事,大不了失敗,因為失敗的結(jié)果也不是不可以承受。”或許正是這份豁達與看開,讓老楊敢于嘗試自己人生中的每一種可能,并找到屬于自己的精彩。
在海南工作期間,老楊有著令人艷羨的工作和生活,年紀(jì)輕輕就買了房子、車,但是這種物質(zhì)化的生活并沒有讓她感覺到滿足,“一開始我以為我喜歡這些,也在追求(物質(zhì)),追求到一定程度卻覺得挺空虛的,這些東西根本填滿不了我的欲望。所以我離開海南來到了北京。”用老楊自己的話說北京是一個“含氧量”很足的城市,她可以看話劇、聽音樂,可以接觸到國內(nèi)最頂級的演員,感受他們的藝術(shù)思想。
“我是不肯讓自己不舒服的,只要有辦法我就會逃離那個不舒服,為什么不呢?人一生其實挺短的,包括我們家貓也是,我不怎么約束它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在父母的眼中,老楊現(xiàn)在的生活太“另類”了,不肯結(jié)婚,沒有正式的工作,居無定所——雖然老楊有自己的房子,但是住上一段時間就會搬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我做的也許不太好,但是放開自己之后我比原來快樂了,我可能沒有辦法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人一旦知道自己天性被解放之后有多么舒服就再也不會回去了。”
在老楊看來,很多人覺得生活痛苦是因為一直被社會上固有的價值觀框著,不去尋求改變。“我覺得你要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就要投身于它,你不滿意就應(yīng)該去改變。有一些人會說,我都為了孩子、為了父母,或者說為了家庭,其實都是找理由,只是你在這個慣性里不想改變。”
生活方式?jīng)]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不適合一說,這是老楊一貫的觀點。很多人都會有自己所向往的生活,但是真正放下并不容易。“放不下是還沒有找到放下的契機,不要逼著自己非要放下,每個人都不要對自己太不滿意,就隨著自己的心去走好了。但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么。多看自己,別老看別人。” 在老楊的影響下,她身邊的朋友也會開始檢視自己并嘗試一些改變,比如換個自己更喜歡的工作。
“我希望每一分鐘都是我自己安排的”
在寵物圈里,老楊小有名氣,盡管在 2005年她才有了第一只屬于自己的貓。
“小時候喜歡,父母不讓養(yǎng),后來自己生活一直不安定,也沒辦法養(yǎng),否則就是不負(fù)責(zé)任了。”
老楊在圈子里人氣的最初來源是她為自己“兒子”楊家寶(一只折耳貓)開設(shè)的博客。“寫博客是因為一次打賭。那時候?qū)氉訁⒓右粋€貓咪的比賽,我跟親友團說如果大寶進入前三名我就給它開博客,結(jié)果它得了第一名,不得已就開了。”
這個博客卻打開了老楊全新的生活圈子。通過博客老楊結(jié)識了很多貓友,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她才真正開始知道有那么多人在救助小動物,慢慢的從老楊的博客中也開始出現(xiàn)救助、領(lǐng)養(yǎng)的信息。“這事兒也奇怪,我之前在北京的小區(qū)里從來沒見過有流浪貓,自己開始養(yǎng)貓后每天出去都能看到流浪貓,就像專門來找我一樣,不管它心里難受,管又實在管不過來。”
老楊不喜歡“寵物”這個稱呼,感覺上小動物只是主人的附屬物,她更喜歡稱它們?yōu)榘閭H動物。她一直是一個動保分子,但是此前卻從未想過加入任何組織,“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盡力就好,別跟自己過不去。”隨著自己對動保認(rèn)識的加深,她開始意識到在中國靠自己的力量一只一只的去救助動物效果微乎其微,最重要的還是要從改變國人的理念做起。“人類其實也是動物,為什么現(xiàn)在人類覺得自己是在它們之上呢?我覺得要把這個平等的觀念傳遞出去,然后才可以讓受到傷害的動物數(shù)量逐漸減少。”
換做十年前,老楊或許并不會選擇動保基金會的這份工作,一個人當(dāng)幾個人用,不僅累而且?guī)缀鯖]有什么報酬。“這個階段可以說是我參加工作以來,唯一非常累也有著各種委屈,但是我卻仍然覺得可以接受的工作狀態(tài)。”
以前她也會為一個很明確的目的,比如升職加薪、賺錢旅游等,去忍受工作上的不愉快和疲勞,但是即使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她還是會覺得不情愿。“現(xiàn)在沒有這種心理糾結(jié),我覺得忍受這些對我來說不是大問題。”她的不糾結(jié)或許緣自這是她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我一直希望自己的每一分鐘都是我自己安排的。”
現(xiàn)在老楊的生活簡單而充實,與心愛的動物為伴,為保護它們盡自己的一份力,有心情的時候為媒體寫寫稿子。“其實人活著挺簡單的,真的不需要太多物質(zhì)的東西。相反原來工作的時候,物欲特別強烈,要買這個買那個,每天的衣服、包包都要不一樣的。現(xiàn)在我的開銷就是一天三頓飯,并不需要用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