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華能日照電廠一期2×350WM機組空氣預熱器由英國豪頓公司設計制造29VNT1710(2010),通過對中心筒上輪轂漏風、漏灰問題的分析,提出了改進中心筒內外密封,增加活動跟蹤密封和加裝外部負壓管道等系列措施,使空預器上輪轂漏風、漏灰問題得到徹底治理。
關鍵詞:燃煤鍋爐 空氣預熱器 輪轂漏灰 治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TK2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9(b)-0027-01
1 問題提出
華能日照電廠#1、2機組鍋爐配兩臺三分倉回轉式空氣預熱器,其型號為29VNT1710(2010),由英國豪頓公司設計制造,空預器采用中心驅動方式,頂部推力導向軸承與底部支承軸承采用浸油潤滑,頂部導向軸承箱冷卻為冷卻盤管。自投產以來,鍋爐燃燒設計煤質遠遠偏離設計值,煙氣含灰量劇增,輪轂密封磨損加劇;十多年的長周期運行,密封裝置老化更顯得原設計密封不能滿足密封要求。
空預器中心筒上輪轂密封漏灰嚴重,現場熱灰彌漫,中心筒漏風漏灰嚴重改變了變速箱和頂部推力導向軸承、電機的工作環境,嚴重污染生產環境,測溫元件老化、轉動設備超溫故障率升高,運行檢修人員難以靠近巡檢,嚴重影響到空預器的安全經濟運行。見(圖1):
2 問題分析
原設計空預器中心筒密封分為內密封和外密封兩部分。內密封分別由1.6毫米厚的corten鋼片圈成圓環結構,共2片,并由壓板固定,直接與軸接觸。外密封是填料型密封,三層16毫米方石墨纖維盤根壓在填料函內。
(1)燃煤灰分高,煙氣含塵濃度大,密封磨損越快。空預器運行中高灰濃度的煙氣經過蓄熱元件,部分灰塵聚集在蓄熱元件上,隨空預器的旋轉被自下而上的高速二次風、一次風攜帶,攜帶灰塵的熱風經內環向密封、中心筒內外密封的間隙外漏。
(2)機組負荷高波動大、膨脹晃動大,密封失效越快。空預器運行期間,煙氣自上而下流動,一、二此風自下而上流動,這樣就對蓄熱元件形成一個剪切力并傳遞到中心驅動軸上,在煙氣和風壓隨負荷變化波動時,剪切力變化使中心軸產生不同程度晃動。頂部推力導向軸承用漲緊套固定軸上,允許在軸承室內少許晃動。由于安裝期間空預器中心軸存在偏斜,以及頂部導向軸承固定螺栓松動使大軸發生偏磨,中心筒內鋼片密封磨損嚴重,外填料密封偏斜,壓3層盤根,一側寬松另一側壓不下去,間隙不均,密封作用降低。
設計結構因素使密封裝置不能有效密封,漏風含灰量大加劇密封裝置失效,形成惡性循環,造成熱灰彌漫的不利環境。
3 改造方案
為改變空預器中心筒上輪轂嚴重漏灰的被動局面,專業人員查閱圖紙資料,仔細觀察大軸的變化,借鑒以前改造的經驗教訓,提出了上輪轂密封改進的系列方案。
(1)結合空預器扇形板各密封片間隙情況,調整中心軸垂直度,軸端水平調整后應<0.5mm/m,找正后,對導向軸承座螺絲緊固加背帽。內環向密封嚴格按照圖紙間隙7毫米設定。
(2)徹底解體中心筒內外密封,將中心筒內密封鋼片由2層增加為3層,調整為0間隙,外密封盤根函加高,盤根層由3層增加為5層,調整盤根間隙均勻,對于周側間隙不均的割開外密封固定板重新定位焊接。
(3)考慮中心軸運行中的膨脹和晃動,固定式的密封無法跟隨變化,總要發生程度不同的偏磨,間隙不均而泄漏加劇。現有的內外密封雖然會起到一定密封效果,但仍有較大泄漏。分析人員提出了跟蹤大軸晃動進行密封的思路,通過對多層活動鋼片迷宮式密封、羊毛氈密封、活動填料函加玻纖布膨脹節密封等幾種方式分析比較,最后確定了增加一套活動填料函加玻纖布膨脹節密封方案。
該方案將兩對半填料函加裝18毫米方耐磨炭精纖維環后法蘭螺栓夾固在中心軸上,填料函與周圍殼體采用軟質耐溫耐壓玻纖布連接,填料函可以隨軸膨脹傾斜變化,由玻纖布膨脹節吸收。填料函由托板承擔自重和銷軸限制轉動。
(4)考慮中心筒盤根密封和活動填料函密封之間空間可能積灰,長期運行可能影響玻纖布膨脹,加裝一路負壓吸灰管路,利用空預器進出口煙氣流程差壓將少量泄漏的積灰吸走,使整個密封裝置更加可靠。
4 改造效果
改造工作完工后,進行了空預器轉子試轉,各密封跟隨轉動良好,無異音,電機電流正常。設備運行近兩個月,密封效果良好,紙條測試無漏風跡象,周圍設施無明顯積灰。
通過對空預器上輪轂的系列改進措施,空預器中心筒上輪轂的漏風漏灰得到了徹底的治理,為保證機組安全運行攻克了一個難題。
參考文獻
[1] 羅洪新,姜家仁,蘇盛波.600MW機組回轉式空氣預熱器技術改造及效益分析[J].發電設備,2000(4).
[2] 孔德武.空預器中心筒漏灰分析及改進[J].電力安全技術.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