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教學是建立在計算機輔助教學(CAI)之上,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在校園網站這個平臺上,運用網絡組織教學。
關鍵詞:網站教學 多媒體 網絡
中圖分類號:G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9(b)-0173-01
現有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多采用的是傳統模式:教師通過教案或課件進行教學設計和任務設計,課堂上主要是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室和課件進行操作演示和知識講解,然后再通過黑板或教師機向學生發布任務要求及準備好的素材。學生則通過網上鄰居或FTP調用這些素材,在本地完成任務。在作業收集和管理上,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自己復制或另存到預先設置的共享或FTP目錄中,教師對上交來的作業進行查看和評價。這種模式,對教師而言,不便管理自己的上課資料和學生的作業、成績等,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個個到位;對學生來說操作流程過于復雜,學生不易掌握,浪費了時間;各個教學環節之間的相互轉換生硬死板,過度不自然。而利用網站進行教學,更能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更能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
1 校園網站上進行網絡教學的優勢
網絡教學是建立在計算機輔助教學(CAI)之上,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在校園網站這個平臺上,運用網絡組織教學,比起傳統教學具有以下優勢。
1.1 激發教學興趣,增加教學容量
網絡能夠為教學提供現代化手段,為課堂的教與學提供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信息,并且讓課堂氣氛變得更加輕松與活潑。網絡主要采用超級鏈接的形式,讓學生方便地從同一課內容的不同知識點之間進行跳轉,因而在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大量的知識和信息,使教學容量大為增加,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并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針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和交流,其思維深度也大大增加。
1.2 自主建構知識,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網絡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事先進入校園網站的相關班級主頁,并在“熱點討論”欄目輸入預習所要注意或查找的幾個小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通過網上沖浪去尋找知識,并通過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或見解,然后跟貼回復老師提出的一點或多點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發揮著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而學生則能夠在學習新課之前的預習中,積極、主動地建構與本課有關的知識,實現意義建構的目的。
1.3 顧及個體差異,真正因材施教
傳統教學中,教師只能兼顧占多數的中間生的學生,而對于課堂“吃不飽”和“吃不消”的學生感到有些為難。但在網絡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適當的媒體加以輔助,對于較為簡單易懂的知識,可以讓學生通過老師提供的資料進行自學,而對于比較難掌握的知識點,可以通過聲、像加以輔助,或是給學生若干時間,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把尚未弄懂的知識通過互聯網尋求解答的方法。
1.4 提高學生的對網絡信息的收集、分析、處理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教師的演示還是教學,或者是學生的學習參與,都離不開網絡
通過查找資料,師生交流和形成學習報告等教學環節,培養學生運用Internet去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他們的獨立精神和協作能力。
2 利用校園網站進行網絡教學的過程
網絡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有著許多不同之處,網絡教學要求教師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和較高的信息處理能力,在上課之前,教師的準備工作就不僅僅是備好課本本身的知識內容,還要考慮如何利用校園網站的優勢,把網絡功能和教學內容有效地結合,把教學過程、教學活動、學生特點、課程特點有機地統一協調起來。
筆者認為,網絡教學過程并不僅僅只是教學過程,而是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教師網上備課,即進行網絡教學的準備
第二階段:通過校園網站進行網絡的課堂教學
第三階段:課后進行網絡教學效果測評
2.1 網上備課階段
(1)查找本課相關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2)制定學生預習和學習方案,列舉出本課學習要點和重點及主要問題,并發布到相應的班級主頁“班級公告”中。
(3)提出切合本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或問題,分成幾個知識點,在相應班級主頁的“熱點討論”欄目撰寫幾個學習話題,讓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性地自己最感興趣或最有疑問的部分進行自主學習、交流和研究。
(4)根據具體情況,圍繞課程內容,預先設計幾項課堂小作業,并發布到班級主頁的“布置作業”欄目中。
2.2 利用校園網站進行網絡課堂教學
網絡環境下,教師和學生擁有教與學的工具—— 計算機,網絡教學可以按照下列過程進行教學活動:
(1)情景導入:根據學習內容,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設計并提出啟發性、可探索性及趣味性的問題,讓學生圍繞整節課中心進行學習。
教師通過首先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控制平臺向學生展示多媒體課件,拋出相關問題。或者可以通過在班級主頁的“班級公告”中,發布公告,列舉相關資料或多媒體課件的鏈接網址,讓學生根據網址自主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2)自主探究:學生根據“班級公告”教師列出的指引方法,選擇其中一種學習問題和學習途徑,并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利用教師準備好的課件進行自主探索,通過超級鏈接轉入不同的知識點進行學習。這是學生獲取知識并進行發展性創造的過程。
(3)網上交流:在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中, 學生可利用校園網站的qq工具和bbs隨時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提問,互為解答,共同研究,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同時了解他人的思維動向,更好地兼顧到更多的學生的學習。
(4)歸納小結,形成學習研究報告: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根據本課所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理清知識體系,掌握原理和概念,并把正確的知識信息發布到“班級公告”中。而學生則可以在“熱點討論”中撰寫自己的學習心得或研究報告,或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別人的帖子進行回復。
(5)在線練習:可以通過校園網站上教師布置的課堂作業進行練習。如果是語文作文教學,則可以通過即堂作文來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和速度。
(6)反饋評價:教師根據校園網站學生討論問題的情況,撰寫學習心得或研究報告的情況,以及查看學生上交課堂作業的文檔情況,以及課堂個別教學時學生的表現,作適當的評講和小結,完成在線練習。
2.3 課后教學效果測評
教學評價是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按一定的規則對教學效果做出描述和確定,是教學各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環。網絡教學除了以學生的測驗、練習等傳統評價的標準之外,還對學生網絡學習的能力提出要求,包括學生的學習動機方面,發散性的思維能力,網絡獲取、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等要求。
3 結語
綜上所述,利用校園網站進行網絡教學可以推動教育革新,改變傳統教學的不足之處,為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學習環境。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以敏銳的目光,開放的心態投身于教研、實踐之中,邁著教育的信息化的步伐,讓校園網站的優勢得以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