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立足國內外圖書館實情,從具體的細節流程入手對計算機在圖書館管理方面應用的改進進行一系列闡述,然后介紹計算機在現代圖書館衍生服務等方面的重要角色,最后本文詳細探討了學科服務與計算機結合的模式,希望本文對圖書館學和廣大圖書館的館員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計算機 圖書館 學科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9(b)-0210-01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在海量數據的存儲,管理和維護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計算機的應用已經成為區別傳統作業和現代作業的一個重要標準。作為信息資源重要來源的圖書館在數字化時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已經成為一門完整的學科。信息高速公路的鋪設給傳統的圖書館管理帶來了徹底的變革,在此基礎上也衍生出了新型的圖書館服務方式,學科服務就是其中之一。
1 實體圖書館服務
1.1 面向借閱管理的圖書管理系統
計算機應用的靈魂是無比豐富的應用軟件,在圖書館管理這個平臺上開發有面向借閱管理的系統。計算機應用程序的引進解放了大量的人工勞動力,使圖書的借閱、歸還、處罰等管理更加嚴謹、高效。但系統的使用是管理員來操作的,所以要達到準確率提高的目的,就務必首先對該系統熟練應用,并能做簡單的維護和管理。更高的要求,借閱管理的管理人員應該能夠根據自己的管理經驗對軟件系統的不足和缺陷進行反饋,把信息反饋給系統開發者,以便開發人員對系統進行版本升級和完善。
1.2 面向查閱者的圖書管理系統
查閱功能對學生開放不僅方便了學生對圖書的查閱,更提高了圖書館借閱者的流通速率,也間接地提高了圖書館的工作效率。一個好的查詢系統就必須“以人為本”,以用戶為中心,切實體現學生的需要。所以若要利用計算機更好地為圖書館服務,就要對學生的查詢需求了解透徹,作為圖書館館員可以用問券調查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對借閱者進行調查,以確定學生最真實、最方便的查詢需求。
1.3 面向流通部和采編部的圖書管理系統
對于一個高校或研究所的大型圖書館來說,所有工作流程都必須使用全套的相互關聯的管理系統。從圖書館圖書的訂貨、采購到圖書編號的采編,所有數據都存儲并組織在數據庫內,以便系統的后續調用。對于采編部,數據的存儲非常的重要,一旦數據出現bug,那么很可能要對大量的采編工作重新來做。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及時地對數據進行備份就非常的重要。并且還要注意保存原始數據,因為工作中的數據是動態更新的,有時需要提供原始數據作證明材料,所以對其進行保存就顯得很重要并且必要了。
2 電子閱覽室服務
2.1 數字化圖書館與實體圖書館優勢互補
數字圖書館是現代信息技術在Internet技術上應運而生的新型的虛擬圖書館,目前并沒有一個清晰、準確的定義。一般地說,數字圖書館是用來稱使用數字化技術并通過局域網或互聯網等網絡技術來是不同地域的用戶最大限度地使用分散在不同服務器上的海量的電子圖書或者電子資料,包括網絡化的文檔、聲頻、視頻、圖片、以及企業、政府、組織等采集的數據集等。
數字圖書館具有以下重要的特點:
①高效的信息管理。采用計算機來管理文獻資源與當今的自動化圖書館有類似之處。②新型的存儲技術。紙質印刷的文獻變成數字化的電磁信號,這樣就大大壓縮了存儲空間,從而提高了檢索速度,方便遠程檢索等等有優點。③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模式。這種模式可以省去實體圖書館借閱圖書的環節,只要有個終端,就可以遠程地數據庫進行檢索、套錄等。
2.2 數字化圖書館是實體圖書館的擴大化虛擬
廣義上來講,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所有資源都可稱圖書館的資料,這就千百萬倍地擴大了實體圖書館的資源。這為廣大的信息檢索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這里存在很大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著力解決以下問題:
①用戶界面要設計在人眼的舒適范圍。這是一個人機工程學的課題,電子書籍與紙質圖書相比沒有人愿意盯著屏幕很長時間。并且電子出版物目前還沒能實現隨時進行圈畫和批準等輔助學習的小手段。另外多媒體出版物的制作、媒體的變準化和統一化、壓縮技術等都有待進一步的技術研究。
②觀念轉變的問題。因為現有的圖書館已經積累了大量的信息資料,若將信息數字化,那將會是很龐大的工程。筆者預測,21世界中葉將會出現三種模式互補共存的時代,“無紙化圖書館”一統天下仍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3 基于計算機的學科服務
3.1 筆者通過在若干個高校調研時發現,用戶對學科化服務方式的選擇具有某種偏好性
網絡環境下用戶與學科館員的交流模式有:邀請用戶到館提供服務;通過電子郵件提供服務;直接到用戶辦公室或實驗室提供服務;通過電話提供服務;通過MSN等聊天工具等方式提供服務;通過網絡的其他功能,如RSS和信息推送方式提供服務。筆者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發現,用戶對交流方式的偏好順序為:a.E-mail,b.MSN,c.網絡的其他功能,d.電話,e.直接到用戶辦公室或實驗室,f.用戶到館。筆者的統計數據說明,在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網絡為人們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目前圖書館面臨的挑戰是解決如何在用戶不到館的情況下,將服務融入到科研一線,融入到用戶的科研全過程,講圖書館的功能最大化。
3.2 計算機支撐圖書館學科矩陣管理模式
圖書館的學科矩陣管理模式如圖1顯示,其中,各個聯通單元都是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若使計算機更好地為圖書館及學科服務就必須注重各個對象的聯系,在計算機網絡程序設計上需加強各模塊的聚合性。
4 結語
當前計算機信息時代圖書館管理人才的素質又進一步地提高了,不僅要求館員具有圖書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學科服務的熟悉度,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計算機的使用和管理。只有在領域內具備廣泛的專業知識才能把計算機更好地運用于圖書館及學科服務上面。
參考文獻
[1]龍雪梅.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式構想[J].圖書館建設,2009(4).
[2]楊向明.21世紀圖書館發展的方向[J].數字圖書館,1997(1).
[3]安樹蘭,張成顯,嵇玥,等.關于數字圖書館問題的探討[J].現代圖書館情報技術,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