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是師生互動交往的過程,然而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的逐漸減少,素質教育成為當前教學上的重要課題之一,只有進一步改掉陳舊的課堂教學方法和方式,增強素質教育的意識和責任感,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根據目前學校教學實際情況,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驗,就如何提高教學效率進行簡要闡述,旨在為提高教學效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效率;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4-0298-02
課堂教學就是師生互動交往的過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是主動的施教者,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教育將繼續擔負著振興民族、振興中華的重任,然而,在新形勢下要提高教學效率,首先就是明確教學目標,精細化備課,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和實踐動手能力,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功能,以充分提高教學效率,以下是筆者根據自己多年教學經驗,談談提高教學效率的體會。
1.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高校教師要以身作則,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加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要以老師為榜樣,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人格魅力,可以感染學生的內心世界,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一種崇敬感情,這對于教學是十分有利的。因此,老師在干好自己本質工作的同時,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層次水平,要有扎實的文化功底和良好的學習素養。在教學中,老師要會“讀”,要鏗鏘有力、富有情感,抑揚頓挫,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教師要會“寫”,板書清晰規范,學生看后更能激發對知識的渴望。才能更加吸引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教師要會“背”,從教師口中背出優美佳句,會直接吸引學生對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更加富有激情,更加有興趣。
2.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備好課。備課是教師進行教學前必須進行的工作,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備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課堂上的效率,備課首先要選好教材,明確目標,對重點、難點知識進行分析,充分掌握,只有備課充分和認真,學生才能對知識有個全面的了解和學習,對內容有個透徹的理解。教師在對課常內容進行備課的同時,也要對相關的課外知識進行學習了解,使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課本內容的同時,還可以對其他課外相關知識的了解,然后是備課要準備教學方法,如何講?使用什么樣的教具,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使學生清楚、快速地了解課本重點和難點內容,這都需要老師在備課時注意重點,最后要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了解不同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等,要知道不同學生的強項和弱點,對其弱項要加以強調,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循序漸進,“導”和“學”才能有序進行。
3.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創造一個民主、開放、和諧與活躍的課堂氛圍,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愛護學生是從事教育事業的根本。教師也是點燃學生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引路人,教師寬容有度,耐心對待學生,假若一個老師和學生只是簡單的教和學的師生關系,那么可以說這個老師肯定是一個不合格的老師,老師要在課堂上,通過各種途徑加強與學生交流與溝通,要讓學生養成喜歡和老師進行交流,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精神振奮的狀態下,打開思維的閘門,這樣的老師,哪有學生不喜歡呢?這種形式也可以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促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這樣學生也就對學習產生了很濃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與此同時,老師也要有健康的心理,不要將自己不愉快的心情帶到課堂中來。某教育家說:“教學應該是在老師和學生平等的環境中的進行?!边@說明在教學工作中,學生和老師是平等的,老師不再是可怕的教導者,而是平等師生關系中的引導者和主導者。
4.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實踐能力。在傳統教學中,以“聽課—記憶—練習—知識再現”為主的教學方式,導致了當前學生的創新思維、實踐動手能力等無法得到展示。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的教學方式要適應學生們接受知識的需要,要讓每位學生得到自己的個人發展,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秒在于巧法”不管采用何種教學方法,都要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進行富有個性的學習,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法,從中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5.適當使用高科技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科技的產品融入到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什么都可以用高科技來實現,在現代教育方面,近年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多媒體教學以其特有的動感、聲感、色感及形感,將教學中抽象的素材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從而,更進一步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的思維,更容易撐握重點和難點。另外,多媒體教學也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鞏固學過的知識,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也要注意個適度,多媒體只是一個教學輔助工具,使用要恰當、合理、適時,還要選好內容,不然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抓不住重點,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從而,達不到教學目的。
[責任編輯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