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
臍帶脫垂的護理與臨床分析
王 琳
目的探討臍帶脫垂的護理與防治措施,降低圍產兒死亡率。方法回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5例臍帶脫垂患者,密切觀察產程進展,對產時和產后進行護理,分析影響臍帶脫垂的因素。結果臍帶脫垂的發生率 0.02%,與胎位異常、胎產次、臍帶長度有關。結論重視產前檢查,加強孕期保健,做好相應的護理措施,可降低臍帶脫垂的發生率。
臍帶脫垂;護理;臨床分析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and prevention of umbilical cord prolapse, reduce perinatal mortality.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009February to 2012February in our hospital were5cases of umbilical cord prolapse patients, close observation of birth process, on intrapartum and postpartum car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factors of umbilical cord prolapse.Results:the incidence of umbilical cord prolapse in0.02%, and abnormal fetal position, fetal birth time, umbilical cord length.Conclusion :the importance of antenatal examination, strengthening prenatal care, make appropriate care measure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umbilical cord prolapse.
[ Key words ]umbilical cord prolapse; nursing; clinical analysis
臍帶脫垂(prolapseofcord)是指胎膜已破,臍帶位于胎先露部的前方,經宮頸進入陰道,甚至通過陰道脫出外陰部,是危及胎兒生命的產科急診之一,其發生率為 0.4%~10%[1]。如果能重視預防,及早診斷,及時處理,做好監護,則能明顯改善圍產兒結局。為降低圍產兒的死亡率,現將我院近年來臍帶脫垂5例的護理與臨床分析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分娩產婦2026 例,其中臍帶脫垂5例,發生率0.02%,產婦年齡22~36 歲,平均年齡25.5歲。孕周38~45周,平均39+5周,初產婦3例,經產婦2例;其中臀位2例,合并胎膜早破1例,頭位2例,3例因人工破膜時見臍帶行剖宮產,2例因胎兒宮內窘迫行剖宮產時見隱性臍帶脫垂。
1.2分組
隨機選擇同期正常分娩產婦10例作為對照組,臍帶脫垂 5例作為觀察組,對照組按照產科常規護理,觀察組根據產程進展進行相應的護理,觀察比較兩組護理效果。兩組的臨床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1.3數據分析
對本組分娩的完整病例進行分類統計,結果統計分析采用 χ2 檢驗。
2.1產時護理
密切觀察產程進展,產婦臨產后臥床休息,胎膜早破產取胎頭低臀高位,并密切監聽胎心,如有胎心改變即刻行陰道檢查。如為臀位臍帶脫垂患者立即取頭低臀高位,將臍帶輕輕送入宮頸內口,側向臍帶對側;如為頭位臍帶脫垂則立即臥床取頭低臀高位,吸氧、碳酸氫鈉、Vitc等靜滴;可手指經宮頸上推胎頭,以減輕臍帶的壓力。胎兒存活無經陰道分娩條件者,立即解除臍帶受壓,使胎兒脫離因臍血受阻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經陰道上推胎先露至骨盆入口處,為此后的處理爭取時間。產婦在轉送途中發生臍帶脫垂可輕輕用手將臍帶送入陰道內,并放置溫濕紗布于陰道下1/3處,防止臍帶再度滑出,免于脫出之臍帶受外界冷空氣刺激。同時抑制宮縮,及時做好手術前準備。然后根據產次、胎心、胎兒體重、宮縮、宮口大小等正確選擇分娩方式。
2.2心理護理
臍帶脫垂時,產婦較緊張,護士應在配合搶救的同時,耐心細致地安慰產婦,減輕或消除產婦緊張恐懼焦慮的心理,使其積極配合處理,并能對胎兒意外正確對待。
2.3產后護理
做好新生兒的搶救準備,臍帶脫垂胎兒均有宮內窘迫,娩出的新生兒呼吸道有大量的分泌物,因此,接生前即備好清理呼吸道的各種器械及急救藥品,待新生兒呼吸建立后給氧,斷臍并為胎兒保暖。對產婦正確母乳喂養進行指導,促進子宮收縮,預防并減少產后出血;產婦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預防感染。
3.1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娩方式及護理效果分析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娩方式及護理效果分析
3.2影響臍帶脫垂的各項臨床因素,見表2

表2 臍帶脫垂5例臨床因素分析
臍帶脫垂的原因:臍帶脫垂是指臍帶在胎先露與產道之間受壓而使胎盤循環降低,如不能及時處理可致胎兒死亡。其常見原因有胎位異常、骨盆狹窄、頭盆不稱、多胎妊娠、早產、羊水過多、臍帶過長等[2]。本文資料顯示,臍帶過長在胎膜早破,浮動胎頭,羊水過多,骨盆異常等先露不能與骨盆入口銜接時會增加脫垂的危險性和嚴重性[3]。
預防:做好產前檢查,準確估計先露與骨盆之比例,及時發現與糾正異常胎位。對無法糾正的臀位、橫位、頭盆不稱、骨盆狹窄頭盆不稱、多胎妊娠的產婦要提前住院觀察,加強 B超檢查和全程胎心監護。足先露應放寬剖宮產指征, 并告知臍帶脫垂的發生誘因, 危險性及預防措施,妊娠晚期禁止性生活,保持大便通暢,防治咳嗽,避免重體力勞動及使用腹壓,一旦羊膜自破應立即臥位,抬高臀部抬入院。其次應注意觀察產程和嚴密聽取胎心音,平時即配備好搶救用的器材藥物。對臨產胎頭浮動及臀位產婦,應臥床休息,不灌腸,檢查要輕柔,避免早破膜。總之,重視產前檢查,加強高危監護,做好相應的護理措施,可降低臍帶脫垂的發生率。
[1]樂杰.婦產科學,第6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54.
[2]陳麗宏,王曉紅.臍帶脫垂 11 例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02,11(11):1018.
[3]劉鵬扶.臍帶先露與臍帶脫垂的診斷和治療[J].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92 ,8(1) :49.
Prolapse of umbilical cord care and clinical analysis
Wang Lin
四川省廣元市第三人民醫院,四川廣元 6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