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品
摘要:隨著我國無償獻血事業的發展,規范我國血站的財務管理很有必要。規避血站的財務風險和保護獻血者的合法權益是當前血站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血站;財務管理;現狀;建議
中圖分類號:F25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3-0-01
為了推動我國無償獻血事業的長久健康發展,加強血站的財務管理很有必要,衛生部出臺了一系列的血站業務管理規范,但對血站的財務管理沒有制定任何管理制度,血站正處在發展時期,規范血站的財務管理很有必要。
一、我國血站財務管理的現狀
(一)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低,會計機構有待完善。有些會計機構的門檻低,會計人員只要取得了會計證就可以擔任會計工作,不要求對會計知識的深層理解和掌握,會計人員只停留在記賬、結賬、報賬層面上,不認真鉆研會計業務和學習法律法規,對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不能處理,責任意識、風險意識、服務意識和法律意識淡薄。
(二)血站預算管理模式不一致、資金來源不統一。目前中國的血站實行全額財政預算管理、差額財政預算管理、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三種模式。全額財政撥款血站的資金全部由財政統籌安排,資金比較充裕,血站發展從硬件到軟件都得到了全面提升,支出管理也比較規范;差額單位的人員經費和部分儀器設備的購置可以得到保障,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的資金只能靠血液的收入,支出管理相對混亂。資金來源的不統一和支出管理的不規范,影響各地血站的均衡發展。
(三)固定資產管理混亂,浪費現象嚴重。一方面,首先體現在盲目購置固定資產上,固定資產購置大多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請,購置部門就盲目購買,沒有進行設備可行性論證和經濟效益分析;其次是重復購置固定資產,審批管理不嚴,科室之間互相攀比,且互不調配使用,固定資產利用率低,致使固定資產閑置情況嚴重。另一方面,血站執行一般事業單位的財務制度,對固定資產只核算賬面價值,不計提折舊,只反映其購置時的歷史成本,不能反映其現在的凈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和固定資產的凈值差距會越來越大,不能真實反映單位現有的固定資產情況,給資源配置和國有資產管理造成混亂。
(四)血站財務管理制度急需完善。血站作為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組織,采供血是主要職能。我國衛生部對血站業務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操作標準和管理規范,但沒有制定血站財務管理規范,血站財務管理仍沿用醫院的財務管理模式,極可能使血站財務管理走進誤區:醫院財務管理制度要求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會計核算方法不一致,科目設置不一樣,成本核算方法也不同,反映出的財務信息也會不準確,直接影響到領導決策的正確性。其次,血站財務存在很大風險。如:無償獻血者用血返還這個問題,這是別的行業所沒有的。《獻血法》規定:無償獻血者臨床需要用血和配偶及直系親屬臨床需要用血時,按規定享受免費用血的優惠政策。無償獻血法實施十三年了,無償獻血用血返還呈逐年上升趨勢,最低年份的上升比率為4%,最高的年份達到了40%,值得引起關注。再者,血液的成本也要引起注意,血液耗材價格的不斷上漲和無償獻血用血返還費用的不斷上升是血液成本增加的主要方面。
二、針對以上現狀對血站財務管理提幾點建議
(一)加強業務培訓,全面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直接影響到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作為一名合格的財務人員,不僅要有豐富的會計經驗、扎實的業務基礎還必須擁有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和法律觀念,不要僅局限于會計核算方面的工作,要提升到財務管理層次上來。培訓會計人員要從根本抓起,學習要多元化,深入扎實的學習業務知識,培養良好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和遵紀守法的行為規范,知法懂法才能不犯法,鼓勵會計人員深造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定期參加考核培訓和后期會計人員繼續教育。
(二)統一財政管理模式,加大財政資金投入。血站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社會公益性組織,無償獻血事業的發展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是用血者生命安全的保障。財力支持充足,血站就有能力更換更先進的儀器設備和使用更安全的血液耗材,患者的生命就更有保障;職工工資能得到保證,也是血站得以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從用血者的角度考慮,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控制血液成本,可以降低血液價格,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三)規范資產管理,加強內部控制,引進激勵約束機制,實行績效考評制度。1.要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固定資產購置要納入預算管理,防止無計劃購置或重復購置,成立儀器設備購置小組,制定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經濟效益分析,符合政府集中采購的要進行招標,實行政府集中采購,建立購置、驗收、入庫、領用、報廢、清理各個環節的制度,財務部門要負責監督實施,確保固定資產的安全與完整,保證賬賬相符、賬實相符。2.要加強流動資產的管理。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和催要工作、完善應收賬款賬齡分析制度和預付款的及時回收,保障血站的流動資金正常運轉。3.加強無形資產和對外投資的管理,進行產權界定和投資收益分析。4.加強物料的管理,引進激勵約束機制。測算出各科室的材料消耗定額,制定成本警戒線,然后對每一個科室按需領用、結存的物料進行預測、核算、控制分析,結合科室任務完成的情況進行考核,節約獎,超支罰,實行績效考評制度。
(四)完善財務管理制度、規避財務風險。建立一套適合血站的財務管理制度,根據其特殊的行業特點,規范其財務行為,維護財經秩序,并和衛生部制訂的血站業務管理規范相銜接,和國際接軌。在財務風險上,要有預見性,找出應對措施:制定無償獻血用血返還儲備金,根據以前年度血費返還情況進行分析論證,制定出合理的提取比例提取儲備金,同時可以向財政部門申請資金,撥入血費返還專款,專款專用,并監督資金的使用。在血液成本上,要進行血液成本核算,把握投入產出比,進行經濟效益分析,為領導決策和制定血液價格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總之,血站在財務管理上,要認真學習、借鑒其他相近行業的先進財務管理經驗,加強資產管理,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規避財務風險,搞好內部成本核算,為我國的無償獻血事業做貢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1997-12-29.
[2]李連杰.淺議血站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商業:219-220.
[3]李金霞,踞曉虎,李芳.淺談無償獻血者用血返還資金的財務管理[J].會計之友,2010,6(2):39-40.
[4]楊志葦.血站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0(06).
[5]張荷芳.在血站財務處理中的經驗探討[J].中國外資,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