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強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居民的收入不斷提高,人們的理財意識進一步增強。然而,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業務發展中也遇到了許多問題,本文就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其以后的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個人理財;問題;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0.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3-0-02
近年來,我國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經濟發展的同時居民收入也不斷提高,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109.4元,比2009年增加了1934.7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但是,我國一直處在高通貨膨脹低利率時代,由于幾乎沒有其它增值渠道,人們的銀行存款不斷縮水,儲蓄存款已經達不到保值增值要求,如何讓自己的存款得到保值增值,已經成為人們開始關注的問題。個人理財業務概括而言,就是將個人資產委托銀行打理,實現保值增值的過程。然而,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卻不能滿足人們對個人理財業務多元化的需求。我國的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起步晚,理財產品單一,但是市場需求巨大,金融服務市場需求日益增長。雖然,商業銀行已經對個人理財業務給予了重視,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現狀和問題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業務上并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而且個人理財產品少,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理財門檻過高,更主要的是缺乏專業的理財人員,這些因素制約了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難以滿足客戶多層次需求。
(一)缺乏有效的品牌營銷策略,品牌塑造不到位
各大銀行紛紛推出了自己的理財產品,但是并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然而,品牌效應使得客戶對銀行業務的認知程度大大提高,成為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重要手段。銀行品牌創立的重要原則:必須認識到品牌對于發展個人理財業務的意義,并及早制定出自己的品牌策略,明確服務標準和規范。在員工中推行品牌塑造的理念,品牌設計就是要結合自己銀行理財的目標客戶群有一個準確定位,使品牌與所提供的理財產品的理念相呼應。在品牌推廣的過程中,要注意各種營銷手段推廣的同一性,即給客戶都是一樣的品牌形象。一些商業銀行在推銷理財產品的時候風險揭示不足,沒有以醒目、通俗的文字進行表達,過分強調預期收益率,追求銷售業績,對客戶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風險認知和承受能力了解不深,導致客戶購買了并不適合的理財產品,造成了客戶的損失,也損害了自己的品牌形象。當然,在樹立品牌營銷的同時,還要進行業務創新,積極開發和引進新品種。
(二)理財產品不豐富,產品缺乏創新,同質化現象嚴重
當前商業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雖然名目眾多,但實際上沒有本質上的差別,銀行理財服務實質性內容少,產品整體技術含量較低,難以根據不同層次客戶多元化需求設計跨領域組合型個人理財產品。目前各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幾乎都是證券、外匯、基金等投資產品的組合,這些業務層次低,可“復制性”強,而且沒有體現銀行自己特色的產品,對個人客戶來說也缺少實際吸引力。我國商業銀行長期以來由于外部環境的、體制的、技術的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金融創新的意識、能力不強,金融創新幾乎是一片空白,近幾年來隨著銀行競爭的加劇,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有所起步,但總的來說,金融創新的層次較低,范圍較窄,產品的科技含量低,一些理財產品,只是把一些金融產品簡單的捆綁在一起,推銷給客戶,容易被其他銀行模仿,這是導致個人理財產品同質性大的重要原因。加快個人理財產品的開發和創新,是商業銀行市場營銷活動的基礎和關鍵,也是商業銀行在激烈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首要條件。由于創新不足,一些商業銀行在設計理財產品時沒有充分考慮客戶利益和風險承受能力,沒有從資產配置的角度進行產品開發和投資組合設計,沒有應用科學合理的測算方法預測理財投資組合的收益率,沒有設置相應的市場風險監測指標和有效的市場風險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體系。我國的商業銀行目前還缺乏獨立有效的新產品開發部門,金融創新的層次較低,范圍較窄,產品的科技含量低。
(三)理財門檻過高,監管制度不健全
我國商業銀行幾乎都設定了20萬元人民幣的個人理財服務起點,外資銀行如花旗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等則要求5萬到10萬美元,對VIP客戶的要求則更高,如中國銀行的“中銀理財”門檻為50萬元,招行的“金葵花尊享”系列則要求100萬以上,而真正需要理財的是普通的民眾。另外,我國金融行業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實行的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商業銀行不能直接涉足證券、保險業務,這極大地限制了商業銀行的業務,使其無法根據自身現有資源以及客戶需求設計理財產品。現行政策法規對銀行業經營范圍的規定,使得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在逐步完善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約,限制了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更加細致的投資理財規劃,這不僅削弱了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業務上的獲利能力,而且影響到我國商業銀行未來的完善與發展。雖然近年來我國有關法律也漸漸地認可商業銀行的混業經營,但在執行過程中卻依然在延續傳統做法,使得商業銀行現有的個人理財服務還單純地停留在信息服務、咨詢建議、方案設計等較初級的層面上。
(四)缺乏大量理財方面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我國商業銀行長期實行分業經營使得大部分個人理財業務人員是從傳統銀行業務轉型過來的,并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只能提供產品推銷和相對較低層次的介紹業務。個人理財業務要求復合型金融理財專業人才,掌握證券、銀行、保險、法律、稅收、財務等多方面知識,全面了解理財產品的各項功能,具備豐富實踐操作經驗,并對個人理財產品了解比較深刻,能夠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專業理財建議的理財規劃師。這方面的人才不但要對目前金融市場所有投資領域的理財產品十分熟悉,還要能夠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量身為客戶設計理財產品組合。金融行業內部的分割使得國內理財領域的人才僅具備某個領域的投資經驗,缺乏綜合理財的經驗和能力,從而對個人理財業務的快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二、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未來發展的要求
(一)注重品牌的塑造,進行個性化服務
品牌的塑造對銀行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品牌既是一家銀行提供的一種產品,也是一家銀行的全部,商業銀行一定要借助有影響的媒體擴大宣傳的力度和廣度,讓更多的客戶了解自己的品牌文化。一個好的理財品牌是能將銀行的文化,銀行的精神、銀行的理念、銀行對客戶服務的態度全面的展現出來。因此,銀行要加大理財品牌的建設,一方面要強化理財本身的功能,能真正為客戶帶來收益,另一方面根據客戶的年齡、收入、預期目標等條件,為客戶量身設計理財組合,體現個性化服務,通過理財品牌將銀行為客戶貼身服務,追求客戶滿意至上的理念傳遞給客戶。
(二)加快產品創新和研發,提高產品層次化
根據客戶的需求發展個人理財業務,通過市場調研充分了解客戶需求,加大理財產品的創新力度,豐富理財內容,力求在自身的理財服務中可以涵蓋更多的金融產品,提升理財服務的深度。個人理財離不開具體產品的支撐,商業銀行應密切的與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合作,研發出更多深層次的產品可以根據目前實際情況,建立一支專業的研發隊伍,成立新產品開發小組,增強產品設計團隊自主研發實力和市場分析能力,提高理財產品質量。目前,網上銀行逐漸發展,商業銀行應大力推廣網上理財產品。
(三)降低理財門檻,完善商業銀行內部和外部監管
細分客戶以提供差別化的產品和服務首先,降低理財門檻,一方面,商業銀行要加強內部風險控制,提高自身要風險披露能力,完善商業銀行內部監管機制,商業銀行應將理財業務風險納入商業銀行的總體風險管控之中,建立理財業務風險管理制度和切實落實在銷售個人理財產品時不得承諾預期收益的規定,銷售的程序應當嚴格按照銀行制定的程序進行,銀行工作人員在介紹理財產品時,要進行充分詳細的風險提示。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強對理財市場的風險監管,扮演好監督者的角色,完善法律體系,依法監管。
(四)注重專業理財人員的培養和現代營銷手段的應用
高素質的人才是個人理財業務順利發展的保障,針對我國目前個人理財產品市場缺乏高素質人才的現狀,銀行一方面,可以實施人才引進計劃,引進國內和國外的優秀金融人才,把社會上一些具有專業的理財知識,熟悉個人理財產品的開發,具有理財規劃師資格的高素質人才引進來。另一方面,銀行可以和高校進行合作,定向為銀行培養專業的理財人員,強化理財人員的股票、債券、保險、基金、稅收等專業金融知識,建立起一支精通個人理財產品,能為客戶提供良好的個人理財服務的專業理財隊伍。樹立現代的營銷理念,設立專門的營銷部門和配備專業的營銷人員,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現代營銷機制。
參考文獻:
[1]侯蘊涵.美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對我國的啟示[J].黑龍江金融,2010(12):42-44.
[2]張曉婷.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中的問題和對策[J].工會論壇,2011(3):70-73.
[3]湛雷.淺談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2011(2):111-112.
[4]湯慧.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現狀及創新策略[J].現代金融,201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