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評論員 陳自鵬
也說大樓、大師和大氣
■本刊特約評論員 陳自鵬

2012年天津市義務教育學?,F代化標準建設達標驗收以后,要進一步實施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我們也注意到,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制定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該實施方案提出要高水平建設18所高等職業教育示范學校(骨干學校)、25所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和15所優質特色學校,并不斷加強示范校后續建設?,F在全市高中特色學校建設正在進行中,新的高中學?,F代化建設標準也將出臺和實施。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感到,天津市教育的發展日新月異。天津今日的教育讓人心情振奮,天津未來的教育更讓人充滿期待。
學校建設也好,質量提升也罷,都是為了更好地辦學,都是為了學校、教師、學生更好地發展。過去的經驗表明,不論小學、中學還是大學辦學,這學要辦得有聲有色、有成績、有作為、有影響,似乎都與三個因素有關:一是硬件,二是軟件,三是價值追求。因此,我們說學校辦學需要大樓、大師,還有大氣。
一要有大樓。毋庸置疑,學校辦學應該具備必要的條件,第一個就是大樓。這里所說的大樓不是具象的樓房,而是指教育教學所需要的空間設施??臻g設施是師生在其中活動的場地和媒介,這是辦好學校不可或缺的硬件條件,在某種程度上它決定著學校辦學的規模和教育教學的層次與水平。
辦好現代教育,大樓的作用不可小覷。有了它,一是有利于學??焖侔l展;二是可以筑巢引鳳,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學校大樓應該體現大空間、大設計、大格局三個特點。大空間是指師生活動的空間要足夠大,比如學校要有足夠大的操場、足夠大的實驗室、足夠大的專用教室、足夠大的活動場地,有條件的學校還要有適度大的能夠賞心悅目的花園綠地。大設計是指教育教學空間設施的設計應該體現“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要求,要有國際視野、未來眼光和現代化元素。大格局是指教育教學空間設施要兼顧教育活動與教學活動、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校內交流與校際交流、課堂活動與課外活動、知識教學與動手實踐等各方面的需要。
二要有大師。教育家梅貽琦說:“所謂大學,非有‘大樓’之謂也,乃有‘大師’之謂也。”什么是大師呢?《資治通鑒》說,“經師易遇,人師難遭”。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紀寶成先生強調“我們要求的大師應該是經師和人師的統一”。大師應該是有大道德、大學問、大思維的人。首先,他應該有大道德。有大道德的人有博愛之心、人文情懷。他要熱愛社會、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熱愛事業,尤其是熱愛學生。其次,應該有大學問。能夠刻苦鉆研,孜孜以求,博學睿智,令同行欽服。最后,應該有大思維。能夠做到高瞻遠矚、眼界開闊,在人才培養和教育研究方面善于開拓、善于創新,能夠居高望遠、引領后學?;繇飨壬?、魏書生先生、季羨林先生等分別在小學、中學、大學的教育崗位上做到了,因此他們成了我們學習的楷模。
三要有大氣。什么是大氣?就是大胸懷、大目標、大境界。當年蔡元培先生主政北京大學時曾倡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他說:“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焙翢o疑問,蔡元培先生辦北大是學校辦學大氣的典范。
首先,大胸懷應該有寬容之氣。要有學術自由、教學民主的環境和氛圍,能夠容忍個性、鼓勵創新、獎掖創造。其次,大目標要有高遠之氣。在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學生發展和人才培養上要體現現實目標、理想目標的結合,立足現在,瞄準未來,志存高遠。最后,大境界要有圣潔之氣。要教育我們的師生努力超越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追求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思想境界的提升應該是學校一以貫之的神圣追求。
綜上所述,學校成功辦學,大樓是硬件,大師是軟件,大氣則是一種文化價值追求。我們在學校建設發展中要求抓好設施建設、隊伍建設和文化機制建設,理所當然的較高要求就是大樓、大師和大氣。而要建好大樓、培養大師、打造大氣,需要我們艱苦卓絕并持續不斷的努力才能做到。倘若我們未來的教育園地里真正有了大樓、大師和大氣,我們的教育將是另一番新天地,人民群眾將會對我們的教育更滿意。
(責任編輯 韓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