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新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會計電算化越來越普及,以其極大的方便性和實用性為各企事業單位所使用,那么在使用中,如何更大的發揮它的作用,少走彎路,本人在這方面作了思考。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問題;對策
隨著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會計電算化越來越普及,以其極大的方便性和實用性為各企事業單位所使用,會計電算化就是在會計工作中以電子計算機代替手工方式對會計業務進行處理,并部分代替人對會計信息進行整理、加工、分析、預測及至對經濟活動的決策。但目前我國會計電算化仍存在不盡人意之處。
一、存在的問題
1、軟件開發難以滿足新會計制度要求。
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會計軟件帶來一個又一個的黃金時期。但是,“大多數軟件開發商只注重會計軟件、使用平臺、開發工具、使用環境等計算機技術方面的提高,”[2]而忽略會計功能的拓展。比如,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處理與選擇、在存在大量外幣業務的企業里,對外幣匯率的選擇,以及存貨計價的選擇。新會計制度規定,這些方法一旦選定,不能隨意更改,如果要更改,必須上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同時在會計報表附注中加以說明。而現行會計軟件中未設置本年度內不允許改動的控制功能,這就使得一些用戶隨意修改原先所確定的方法,甚至有的用戶伙同軟件開發商一起進行反結帳、反記帳等違反會計制度的活動。
2、電算化審計處于“擱淺”狀態。
我國的《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20號——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下的審計》指出:“在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下,注冊會計師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實施審計程序,獲得審計證據:(一)手工審計方式;(二)計算機輔助審計方式;(三)以上兩種方式結合使用”。盡管有這種規定,但是各類審計組織在審計過程中極少實施計算機輔助技術,大多采用手工方式操作。雖然手工操作取得的審計資料更直觀、更具體,但是,影響審計結論的一些重大問題容易疏漏,因而審計風險比較大。導致電算化審計陷入疲軟狀態的主要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審計人員尚未掌握計算機審計技術,仍舊沉湎于傳統的手工審計技術;其次是審計軟件開發速度慢。由于受利益驅使,許多軟件開發商并不看好審計軟件的開發,而更熱衷于會計軟件的開發;三是相關審計準則的制定以及計算機審計實務工作滯后于經濟形勢。
3、會計電算化涉及范圍的局限性。
目前,我國會計電算化僅僅實現了財務會計的電算化。還沒有實現管理會計電算化,還不是完整意義的會計電算化。完整意義的會計電算化應該是財務會計電算化和管理會計電算化的有機結合。會計學家余緒纓教授在《管理會計》一書中指出:“一個企業通常只有一個基本的信息收集、加工系統,這就是以財務會計為主體的信息收集、加工系統,管理會計并不和財務會計相平行另搞一套。管理會計一方面充分利用財務會計記帳、算帳提供的資料;另一方面,它還可以從財務會計基本信息系統之外取得有關信息,根據管理上的要求進行加工計算,借以為管理上提供各種有用的資料。因此,可以說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是同源分流的”。既然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數據同源,管理會計電算化就可以采用財務會計電算化提供的數據,如:原始憑證、記帳憑證、帳簿,再結合其他數據,如: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歷史資料,形成管理數據庫;經過分析和計算,最后生成管理報表。然而,由于管理會計的規范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及財務會計,因此,其在企業推廣較難,這就使管理會計軟件開發步履蹣跚。
二、推進會計電算化的對策
1、提高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
從已實施會計電算化工作的企業來看主要有以下認識偏差:一是許多企業領導對會計電算化存在片面認識,僅把會計電算化認為素,把財會是企業現代化管理的標志,當作樹立企業形象的一種手段,把計算機作為主要因人員作為次要因素,只重視機的因素,不重視人的因素,不重視人員的培訓;二是部分財務人員錯誤地認為實行會計電算化只是一個形式,較為方便,沒有意識到實現會計電算化的重大意義,在實際操作中對于會計軟件的使用只局限在核算上,對于其他作用、功能不加以使用推行,以至于有些單位花錢買了軟件卻沒有真正使用。
2、規范會計電算化財務軟件
由于財務軟件的開發沒有實行統一的標準,單位使用的財務軟件是各自向軟件開發商購買的,再加上有的軟件開發商還別出心裁地搞出自己的特色,結果使會計電算化所用財務軟件比較混亂,就是同一行業的不同單位使用的財務軟件也不盡相同。此外部分從事財務軟件銷售和代理的公司往往只重視自身的經濟效益,追求量的突破,而沒有真正在服務和技術上狠下功夫,致使部分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由于購買的財務軟件不合格,經常出故障,出了問題又無處問,沒人管,嚴重地影響了會計電算化事業的發展。此外,不同的財務軟件在數據接口,使用方法上不一樣,也導致了報表匯總、數據查詢、數據傳輸的不方便。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會計電算化的配套法規。
3、加大對“復合型”會計電算化人才的培養力度
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會計人員要掌握一定會計專業知識,還要掌握相關的計算機知識,財務軟件的使用技術、保養和維護、管理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所以要積極推進會計電算化進程,就必須大力加強人才培訓的力度,提高會計人員綜合業務素質。在培訓的內容上要切合實際工作需要,及時更新培訓內容,學了就能用得上,完善會計人員會計電算化知識結構體系。對會計人員、系統維護人員、系統管理人員應按不同內容、不同要求進行培訓,培養會計電算化骨干力量,建立良好的培訓機制,落實培訓效果,造就一大批既能夠精通計算機信息技術,又專于財務管理知識,能夠熟練地進行財務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滿足各方對財務信息的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為促進會計電算化的順利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石。
(4)結合實際,制訂完善的實施規劃,促進會計電算化的發展
會計電算化的推廣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硬件的購置、軟件開發、人員培訓、資金籌措及組織管理等許多方面,其中會計電算化人才匱乏是主要制約因素,因此必須結合實際,制定完善的實施規劃,促進會計電算化再上新臺階。 努力把握我國電算化的趨勢和基本要求。 結合會計情況,積極開展會計電算化選點及推廣工作。 作好軟件管理與開發工作。■
參考文獻
[1] 袁樹民。對會計軟件現狀的認識[N].中國財經報,1999-04-22
[2] 王治安、汪濤。財務會計[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5,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