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甘仁偉 張玉芹
訪 談
欄目主持 │ 張玉芹
TEL/0371-67903087

人勤春來早。在省電力公司2012年“兩會”召開過后,公司系統各基層單位紛紛早行動、早謀劃,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科學部署并迅速推進全年各項工作,奮力譜寫變革攻堅之年的嶄新篇章。本刊就此對信陽供電公司總經理孫啟偉進行了專訪。
《河南電業》:孫總您好,省公司“兩會”召開后,信陽供電公司在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總體思路是什么?
孫啟偉:葛國平總經理在“兩會”上所作的《深化“兩個轉變”,持續創新提升,努力推動公司和電網發展實現新突破》工作報告,為我們今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信陽公司及時召開“兩會”,學習貫徹省公司“兩會”精神,確定了全年工作思路:以“強管理、消短板、上臺階”為主線,強化“三種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執行意識),鞏固“兩大基礎”(電網安全、隊伍穩定),攻堅“兩大建設”(“五大”體系建設、標準化體系建設),實施“兩大工程”(扭虧增盈三年行動計劃、農電整體素質三年提升工程),確保實現“三大提升”(管網水平提升、服務能力提升、隊伍素質提升)。同時,確定了9項重點工作,包括建設“三集五大”管理體系、促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鞏固安全穩定局面等。
《河南電業》:您提到信陽公司今年將以“強管理、消短板、上臺階”為工作主線,請問信陽公司目前存在哪些短板?
孫啟偉:為了順利完成2012年的目標任務,我們早謀劃、早啟動、早行動,去年8月份開展了“班組定目標、員工找問題”活動,12月份開展了“查短板、共會商、定計劃”活動,要求各單位各部門認真查找工作短板。這些短板將作為2012年的主攻目標,明確具體措施、責任人員和時間節點,做實功、出實招、求實效。根據查找結果,我們確定了三大短板:一是執行力不夠;二是電網薄弱;三是計劃管理不系統。
《河南電業》:短板找到了,下一步就要攻克。信陽公司計劃從哪些方面補齊這些短板?
孫啟偉:我們將提高干部員工的責任心和執行力,營造濃厚的干事創業氛圍作為全年重點工作來抓。
信陽是全國十佳宜居城市、休閑城市,部分員工的思想也比較安逸。我們主要從強化管控、教育培訓和文化熏陶三個方面著手,通過抓責任制落實,激發員工工作熱情,營造干事創業氛圍。
強化管控。社會監管和行業監管越來越嚴,要求我們必須依法合規地治理企業。我們先后開展“三池”聯動、資產清查、審計檢查與財務監督專項行動,縣供電企業突出矛盾和問題排查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每月召開一次風險管控會,分析排查和處理干部員工行為過失或存在隱患;通過機動車輛管理系統,在公用機動車上安裝GPS,行跡全程跟蹤,杜絕公車私用;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實行上下班指紋簽到制度,杜絕了遲到、早退和曠工現象;通過物資管控系統,對所有的物資實行一物一編碼,提高物資配送效率。
同時,我們還出臺《信陽供電公司領導干部問責制度》,對有過失的領導干部實行警示約談、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等處分,促進他們認真履職盡責。2月初,我們依照問責制度,對一名中層行政正職進行問責,在全公司上下引起很大的震動。
贏在中層。為了打造一支“發現問題、找準目標,堅忍不拔、實現目標,不斷提高、超越目標”的獵鷹團隊,我們繼2010年舉辦了“獵鷹翱翔,提高執行力”培訓班,2011年又舉辦了“鷹擊長空,贏在責任”中層干部培訓班。通過理論培訓、拓展訓練、座談交流,中層以上領導干部的執行力和責任意識明顯提高。
文化鑄魂。企業文化是管理的王道。我們出臺《信陽供電公司企業文化落地實施細則》,將各單位和員工執行細則情況以分值的形式計入企業文化管理系統,量化評價,促進企業文化入腦入心,用文化熏陶人,變“他律”為“自律”,形成講誠信、履責任、敢創新、比奉獻的良好氛圍。
《河南電業》:據了解,信陽電網較為薄弱。這塊短板怎么補齊?
孫啟偉:信陽電網位處河南電網的最南端,整體較薄弱。主要表現為:供電能力不足,根據預測,2012年,信陽電網最大負荷將達到180萬~190萬千瓦,而信陽電網現有供電能力只有165萬千瓦;網架薄弱,經過多年的建設,220千伏網架暫時能滿足需求,但500千伏和110千伏級別電網很薄弱,信陽電網目前只一座500千伏變電站,還在信陽電網的西部,東部急需大的電源點支撐,110千伏變電站容載比達到1.4,400伏線路“低電壓”問題很嚴重。
對于電網短板,我們春節過后就開展了電網診斷分析,調查低電壓情況,查找設備自身問題和管理方面問題,然后對癥下藥。
在解決與省網連接斷面小的問題上,我們繼續按照“打破常規、交叉進行”的原則,適應國家政策的變化,推動500千伏信陽東輸變電工程建設,使工程能早日開工。同時,積極協助省公司推動華豫電廠一臺66萬千瓦發電機組降壓運行,解決信陽電網度夏負荷不足的燃眉之急。
在堅強電網網架方面,我們將借《信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信陽電網建設的意見》出臺之機,協調環評、土地預審等相關部門,全面完成2012年14項110千伏及以上電網項目核準任務,作為項目儲備,為電網發展提供后勁;借助規范住宅項目配電設施的建設與維護管理意見,完善居民小區的配電網建設。
要解決電網問題,最重要的還是錢的問題。錢從哪兒來?我們準備多管齊下。一是爭取上級項目資金。二是利用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留用資金。三是利用縣企業自有資金。去年,縣級企業利用自有資金6000多萬元在迎峰度夏前改造電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是融資租賃。縣企業同設備制造商合作,以融資租賃的方式,協商先使用設備,然后分3~5年還清設備款。
《河南電業》:那么,強化計劃管理這方面,信陽公司又打算怎么做?
孫啟偉:工作有計劃才能做到未雨綢繆,從容不迫。落實計劃有力,工作才能有條不紊。
我們以前對工作計劃疏于管理,各專業計劃各自為政,沒有形成合力,造成全局觀念不強,資源分布不均。
去年,我們以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為平臺,加強單位和員工日常工作的計劃管理,監督各單位和員工進行月、周和日工作計劃管理,做到日事日畢、月事月清。此舉就是要培養員工制定計劃、完成計劃,明確目標、實現目標的良好習慣。
但真正形成全局性的計劃管理,還須依靠年度綜合計劃。從今年1月3日開始,我就同公司黨委書記阮杰,副總經理、總會計師方根平,及分管的公司領導,先后聽取37個單位和縣企業的工作計劃,并進行指導修改。我們綜合平衡各項計劃指標,科學合理地制定信陽供電公司綜合計劃目標,建立覆蓋市公司和縣級供電企業的兩級綜合計劃管理網絡,實現綜合計劃與生產經營管理、預算管理、項目管理對接,將企業一切生產經營活動全部納入綜合計劃,編制預算,努力實現公司總體效益最優。
年度綜合計劃明確后,全年工作的路線圖也就一目了然。我們就可按照綜合計劃從容調動各種資源,“排兵布陣”,形成“立體作戰”。
我們按照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將計劃指標完成情況納入績效管理體系。一級計劃指標考核相關部門,二級計劃指示考核到二級單位。同時,我們將管控指標納入縣級供電企業負責人年度業績考核。每月10日前,各專業管理部門對月度指標完成情況予以分析。發展策劃部于每月15日前匯總編制綜合計劃月報,并對專項計劃執行進行平衡管控、監督、預警及協調,加大計劃的約束性和管控力度,深挖潛力,提高計劃的調控力、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