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培明 牛光良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北京 100039
下頜水平阻生智齒是臨床上常見的阻生牙類型。因其位置隱蔽,阻力因素多,解剖位置特殊,因此拔牙手術難度較大。目前多是采用翻瓣去骨方法拔除,這種方法患者術后反應比較大。近幾年筆者對部分下頜水平阻生齒采用渦輪鉆分冠不翻瓣法拔除取得了良好臨床效果,并與常規渦輪鉆翻瓣去骨分冠拔除法相比較,現將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分析如下:
在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口腔科2011年8月~2012年2月的拔阻生齒患者中,選擇無全身疾病,通過臨床和X線檢查診斷為下頜Ⅱ類、中位、水平阻生齒的患者60例,且為融合根或根分叉不大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30例采用渦輪鉆分冠不翻瓣拔除法,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9~40歲,平均25.6歲。對照組30例采用渦輪鉆分冠翻瓣去骨拔除法,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18~42歲,平均24.2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拔牙患者術前均無炎癥,常規拍牙片了解阻生齒情況,將符合要求的阻生齒列入本研究??趦瘸R幭荆?%利多卡因4 mL行下牙槽神經、舌神經、頰神經阻滯麻醉。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拔牙手術均由同一醫師操作。
實驗組采用渦輪鉆分冠不翻瓣拔除法,麻藥起效后,用三角瓣法切除遠中牙齦暴露牙冠,然后用渦輪鉆橫向切斷構成鄰牙阻力牙冠部分約3 mm,然后再縱向切斷近中牙冠將其分成頰腭側兩瓣分別從頰腭側取出。用牙挺或峨嵋骨鑿增隙后,將阻生齒挺松向前上移動至近中空隙內,渦輪鉆再次在牙頸部橫斷牙冠,然后將剩余牙冠和牙根挺出,記錄手術時間。對照組采用常規切開牙齦翻瓣,渦輪鉆去除骨阻力后,由牙頸部橫斷牙冠分成兩部分分別拔除。兩組術后均需口服消炎藥,3 d后復查拔牙后情況。
(1)手術時間:麻醉顯效后開始計時,至牙槽窩清理完畢停止計時,以分鐘(min)為計時單位。(2)張口受限:術前測量最大張口時上下中切牙之間的垂直距離L0,以毫米(mm)為計量單位,術后3 d復診時再次測量記錄為L1。張口受限度=L0-L1。(3)面部腫脹:術前測量從一側耳垂下經頦部到對側耳垂下距離H0,以毫米(mm)為計量單位,術后3 d再次測量記錄為H1,腫脹度 =H1-H0。(4)疼痛:采用視覺模擬比例尺十分法進行評價,即在長度為10 cm的直尺上,0代表患者所能想象的最痛,10代表無痛,記錄時測量0點到標記點的距離。
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兩組手術效果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渦輪鉆分冠不翻瓣法拔除阻生齒成功率為93.3%。兩組手術方法效果評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效果比較(±s,n=30)
表1 兩組手術效果比較(±s,n=30)
手術效果 實驗組 對照組 P值手術時間(min)腫脹度(mm)張口受限(mm)疼痛度28.3±3.5 7.5±1.6 4.0±1.4 7.7±2.8 39.7±2.4 10.8±1.5 8.4±2.0 3.5±1.5<0.05<0.05<0.05<0.05
由表1可見,實驗組的各項效果評估均優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1958年,Kilpatrick HC[1]開始報道用高速渦輪鉆拔除下頜阻生智齒。此后國內外許多學者進行了各種研究[2-4],認為該方法可以縮短手術時間,具有創傷小、術后并發癥少等優越性。本研究兩組都采用高速渦輪鉆拔除法,實驗組采用不翻瓣法,首先去除了部分近中冠,解除鄰牙阻力和部分冠部阻力,再二次磨除近中牙冠,近中留出更大的空間,使牙再向近中移動,解除了根部阻力,將其拔出,取得了較好效果。本組失敗2例,因牙根肥大,導致根阻加大,只除去牙冠和鄰牙阻力仍不易拔除,在去除少量骨后才將其拔除。說明該方法對根部阻力不大的情況效果顯著,根部阻力大者效果較差。
實驗組較對照組手術完成時間短,其一在于實驗組不用翻瓣去骨,術中出血較少,節約了止血時間,從而節約了手術時間。其二對照組由牙頸部切斷牙冠后,剩余牙根位置深而靠后,用牙挺挺松時操作困難,另外手術視野不清,延長了手術時間。而實驗組去除牙冠約3 mm后剩余的牙冠位置靠前且較高,易挺松前移,第二次分冠時牙冠已經前移,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手術時間。
實驗組比對照組術后不良反應和并發癥少,多由于不去骨或少去骨,最好地遵守了“少去骨,多分牙”的原則,最大程度地減小了創傷,減少了對患者身體的不良影響。
常規翻瓣法常需做遠中、頰側切口翻開黏骨膜瓣,這是造成術后腫脹的主要原因。渦輪鉆分冠不翻瓣拔除法不需作附加切口,如阻生齒有軟組織覆蓋,可做三角切口切除覆蓋的軟組織即可,因此術后腫脹程度很小。張口受限常見的原因是損傷導致了升頜肌群痙攣或手術創傷造成鄰近間隙感染所致。本研究中,渦輪鉆分冠不翻瓣拔除法張口受限程度低于常規翻瓣法,表明前者在阻生智齒拔除中損傷小于后者。
拔牙難度和拔牙時間是與術后疼痛最為緊密的因素[5-6]。本研究中兩種方法的疼痛發生程度相差顯著,表明渦輪鉆分冠不翻瓣法通過兩次分冠降低了拔牙難度,同時也節省了時間,損傷程度也小于常規翻瓣法。
從筆者總結的病例可以看出渦輪鉆分冠不翻瓣拔除法具有用時少、創傷小、術后并發癥少的特點,適合部分下頜中位水平阻生齒的拔除。
[1]Kilpatrick HC.Removal of impacted third molars utilizing speed up to 200,000 r.p.m[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1958,11(4):364-369.
[2]Finne K,Klamfeldt A.Removal of lower third molar germs by lateraltrepanation and conventional technique.A comparative study[J].Int J Oral Surg,1981,10(4):251-254.
[3]雷榮昌,黎鋼,馬文濤,等.高速渦輪機去冠法在下頜近中阻生智齒拔除中的臨床應用[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9,19(6):404-407.
[4]王霄,潘向勇.渦輪機法拔除下頜阻生智齒的臨床研究[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6,22(1):21-24.
[5]周宏志,胡開進.下頜第三磨牙拔除術后疼痛的臨床分析及預防[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0,(28)2:153-157.
[6]郭剛.應用高速渦輪鉆拔除阻生齒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9(1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