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雪瑩
摘要: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形式已經廣泛應用,但效果不盡相同。通過加強任務目標管理能夠提高汽車商務實訓課教學質量,全面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
關鍵詞:工作過程;教學目標;任務目標管理;教學質量
目前,很多職業院校都引入了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形式,學生通過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完成一項或多項工作任務,做到了“通過工作學會學習,通過學習體驗工作”。然而由于理解的偏差或者執行的側重點不同,基于工作過程這一教學形式的教學效果也不盡相同,教師有必要對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形式進行深入探討。
一、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包括六個環節,即明確任務、制定計劃、作出決策、實施、控制、評價反饋。學生通過明確工作任務而設法獲得完成任務的信息,并作出完成任務的計劃,從中選擇最佳方案并付諸行動實施,以及嚴格控制行動的準確性,最后對成果進行評價并修正。在企業的工作活動中,各崗位的工作內容都不盡相同,但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卻是基本相同的。職業教育必須為學生今后的工作服務,做到學習與工作之間的“零接軌”,這就意味著職業教育不僅要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教會學生懂得如何工作,這其中包涵對學生專業能力、社會能力以及方法能力的培養。基于工作過程教學的六步法滿足了工學結合的要求,真正實現“通過工作學會學習,通過學習體驗工作” [1]。
二、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學目標(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再看一項調查:分布于31個省、市、自治區的20個行業大類的6649位用人單位管理者,回答“用人單位在錄用一線從業者時最看重的素養”時,在對責任心、進取心、自尊心、自信心、好勝心等項選擇時,有61.74%的管理者把責任心放在首位。顯然,職業教育如果把對學生的能力的培養僅僅停留在專業能力的培養上是不夠的,職業教育還要培養學生在今后職業活動中需要能力,期中包括社會能力及方法能力,如合作能力、溝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創新能力等等[2]。
三、目前汽車商務實訓課存在的問題
1.學校辦學。很多中職學校面臨生源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困境,部分中等職業學校面臨生存危機。學校之間差異很大,部分學校辦學條件很差,設施設備陳舊,辦學經費嚴重不足。
2.課程建設 。相當多的學校課程體系仍以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三段式課程體系為主,在教學過程中仍以傳統的理論+實訓為主,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學習領域課程體系尚未建立,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和方法在教學中仍未得到廣泛運用。 許多職業學校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選擇和編排以及設計上沒有充分考慮到企業的實際需求和學生的職業發展規律,教學脫離實際,在培養目標上出現了偏差。
3.師資隊伍。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汽車專業的的總師生比為1:35,尚未達到國家“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要求; 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青年教師的比例占65%以上,高學歷和高級職業資格教師比例偏低,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需進一步加強。
4.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是高質量職業教育的基礎。然而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機制,也缺乏相應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 在校企結合方面,多數企業沒有參與職業學校的教學活動和運行管理,在學校教學設備和經費支持方面力度不夠。職業學校缺乏與企業進行深入溝通的渠道,甚至缺乏實際的意愿,仍然是被動地適應企業的需要。
5.與此同時,以上各職業院校的汽車商務課程常有的問題中,我校的問題出現具體如下:
首先是教學資源緊張。汽車商務課程如《汽車營銷》、《汽車維修服務接待》中的核心教學內容繞車介紹、環車檢查需要借助整車進行,考慮到教學場地、教學設備和教學分組的情況,一般是10至20名學生共同使用一輛汽車,實訓環節學生爭搶教學用車,教學資源顯得相對緊張。
其次是教師布置的任務不明確,造成學生練習的壓力不夠、動力不足,練習的數量大打折扣。如“任務:張先生開車到店內做保養,此時你如何接待張先生并對他的愛車做環車檢查?要求:1人做服務顧問、1人做顧客。”這是典型的情景式任務,它能將學生引入一個比較真實的工作場景當中,但是,這樣的任務布置沒有明確是否每一個學生都需要扮演一次服務顧問,忽略了在教學資源緊張的情況下,一個小組的學生有些得到訓練,有些只能或只想觀摩,沒有壓力進行練習。
再次,評價反饋環節側重對技能的流程與標準的點評,如流程是否完整、有無漏項、各操作步驟是否符合標準,忽略了對學習的過程的點評,如學習方法、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
四、怎樣通過加強任務目標管理提高汽車商務實訓課教學質量
1. 布置的任務必須具體、明確。
教師在布置任務時需要落實到“什么人、在什么時間內、完成什么事情”,如“張先生開車到店內做保養,此時你如何接待張先生并對他的愛車做環車檢查?要求:組內每個人都要扮演一次服務顧問;時間40分鐘。”或“任務:小組內每人扮演一次服務顧問,對張先生的愛車做環車檢查,時間控制在40分鐘以內。”這樣,教師在任務的布置當中透露了明顯的信息:此次課每位學生都需要至少練習一次,并且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生有了明確的任務,才能積極投入到練習中,還能預想完成任務的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如教學資源的分配與利用、時間的把控等。
2.教師對任務的完成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
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不可能對每一個學生是否完成以及完成的情況進行監控,此時,教師可以借助組長來完成,要求組長對組員的完成情況進行總結——本組一共完成了幾名同學,表現好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的有哪些方面。這樣,教師可以通過組長的總結細致地了解到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另外,教師在巡回指導中還可以對如何合理安排車輛與人員的分配進行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工作任務。
3.對任務完成的結果進行全面的評價。
前面提到職業教育培養學生的目標應該包括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因此,教師對于學生完成任務的結果除了進行專業方面的評價,還要對他們的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進行評價,其中包括學習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如某次課上,組長總結時提出在規定時間內讓每一名組員都能按要求練習一次是不可能完成的。針對這一疑問,在教師評價中,我對學生的組內管理進行對比評價,并對如何管理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利用目標分解、組內設小組的形式完成任務,最后再進行情況匯總。結果,在以后的課程中,學生每次都能按時按量完成任務,學生也發現經過一次次的練習,自己的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師對學生的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做出及時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更快認識自己,從而帶來更大的突破。
五、職業院校汽車專業發展的推進策略與建議
1.加強課程體系建設 。
加強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學習領域課程系統建設,積極開發工作課程導向課程,在教學中以行動導向教學為主體。按照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理念開發課程,實現“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 以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發展為培養目標,以科學的職業資格研究方法進行職業分析,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確定課程門類,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原則確立課程結構,依據職業成長的邏輯規律排列課程序列。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學校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教師的年齡結構和職稱學歷結構,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制定專門政策,對符合崗位要求,經實踐鍛煉的新教師、訪問工程師評定工程師或其他相應職稱。同時鼓勵企業單位符合教師資格條件的技術人員在接受師范教育后,到職業學校任教。
總之汽車商務及汽車商務專業都在不斷的發展中,汽車商務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正在探索中。汽車商務人才培養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的工程,需要建立一個合理的、完善的、高效的培養體系。中職學校應從汽車商務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建設思路、課程體系設計、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著手,對汽車商務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創新,突破汽車商務人才培養面臨的瓶頸,培養出適合社會需求的、具有較強汽車商務應用、學習、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趙志群.對工作過程的認識[J].交通職業教育,2009,(1):1.
[2]蔣乃平,職業素養訓練是職業院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特點[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1):83-88
[3]白濱,《中等職業教育汽車專業發展的調查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