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藝術設計教學環節中,考核方式具有重要的地位。既是教學的總結更是教學的引導和方向。文章以多年的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加以研究分析,得出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指導教學教學,力求在Photoshop平面設計課程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有創新意識與實踐操作能力的新時代綜合性設計人才。
關鍵詞:平面設計;以評促學;考核
“從一個實際工作者的角度來看,評價是從特定的目的出發,根據一定的標準,通過特定的程序對己經完成或正在從事的工作(或學習)進行檢測,找出反映工作進程的質量或成果的水平的資料或數據,從而對工作的質量或成果的水平做出合理的判斷。還可以借評價過程所收集的資料和數據分析工作或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學評價的定義(高凌飚教授)。“以評促學”科學的評價體系使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在考核中延續設計教學,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考核中變被動為主動,改革傳統考核方法,不斷完善教學手段。
一、學生自我評價
傳統的考核方式是由教師對學生作品打分、講評,學生在考核環節處于被動地位,學生是認知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所以學生的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決策的能力培養至關重要。自我評價可以使學生在設計中養成時時反思,以第三人的角度看待自己作品,這樣的習慣對今后的藝術創作有很大的幫助。高校的教育目的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會學習,培養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的能力可以使學生在離開學校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得到長足的發展。這樣的學生會前途無量,可塑性很強。
二、學生間互評
學生間互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藝術類學生的互評,這屬于同行業的專業評價。設計專業學生間互評是以討論的方式進行的,在討論中學生間交換對設計作品的感受、對設計的理解。多層次多角度的看待設計作品,博采眾長,避免對設計藝術的偏執狀態。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避免學生在討論時過激的語言,不能影響安定團結的課堂氣氛。要倡導“藝術沒有對錯,只有喜歡與不喜歡”的設計思想。另一種是在全院范圍內舉辦設計作品展,讓非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評價作品,目的是模擬消費人群對設計的消費要求。這樣的評價可以讓學生的設計符合社會的需求,強化設計的實用性,使設計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完美的結合。
另外學生互評可以提高學生對Photoshop軟件的綜合使用能力,學生可以自主研發一些Photoshop軟件使用技巧,實踐中通過學生間的評價積累豐富的軟件操作經驗。例如:當學生看到他人的作品時對其精彩的軟件特效感到羨慕時就會請教制作方法,進而掌握了此種特效的軟件使用技巧。再或者看到別人的作品有瑕疵的時候,也可以憑借對軟件的掌握技能幫助他人修改畫面,錦上添花。這樣以來即加強了學術氣氛而且培養了團隊精神。
三、行業專家點評
學生在教學中完成的設計作品難免有些稚嫩、脫離實踐。而教師多年從事教育工作也難免出現這樣的問題。聘請行業前沿的專家來參加學生作品展,針對作品展出現的問題舉辦設計講座。定期的專家講座可以讓我們的教學時刻緊隨社會發展的步伐,使設計教學有的放矢,培養出有針對性的設計行業人才。同時也促進了校企合作,順應了“學、產、研”一體的教學理念。
一方面,聘請專家必須謹慎,人員的選擇主要看社會對專家的認知度,比如關注專家曾主持過的設計案例,和近期的從事的業務。一旦專家人員選擇有誤,直接會對學生產生錯誤的引導,適得其反。另一方面,聘請專家要分技能專項,專家在不同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如:設計創意方面、視覺特效處理、營銷理念等。教師可根據不同專家開展不同能力模塊的講座。
四、教師講評
教師講評是傳統的考核方式,過多的注重知識與技能的評價,而忽視對情感、設計關、設計潛力的評價和引導。本文提出的教師講評有所不同,教師不僅僅以學生作品和平時表現作為評價依據,而是根據學生自我評價、學生間互評、行業專家點評的情況作出總結性評語,因為在以上評價中難免面有偏差,教師應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態度接受評價,不要產生逆反心理,更不能使創作欲望和靈感受到心理打擊。多元智力理論指出:除了言語/語言智力和邏輯/數理智力兩種基本智力外,還有其他七種智力,它們是視覺/空間智力、音樂/節奏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觀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學生的各種智力只有領域不同,而沒有優劣之分,好壞之差,因此,每個學生都可以發展自己的潛能,教師要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層面去觀察評價學生,而且要促進其優勢智力領域的優秀品質向其他智力領域遷移。教師要把握每位學生的智力級別和審美情趣、性格愛好、態度、習慣、學習方式的差異性,辯證的點評學生作品。
學期末學生的考核分數,應以每次作品的評價結果而來,側重于專家點評和教師評價。而對于那些參加設計比賽獲獎作品和已經產生社會效益的設計作品應給予高分或者免試的待遇。
網絡資源的豐富給學生設計活動帶來了便利條件,但是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如何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加以利用,避免照搬套用的現象出現在設計作品中。在考核作品時教師應要求學生上交PSD格式的文件,這樣可以觀察學生制圖過程,每一圖層、通道、路徑的使用情況。在上交作業時學生必須把設計創作時使用的素材打包交給教師。這樣的作品驗收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剽竊”現象。
五、結語
教學中不難發現學生的能力素質參差不齊,興趣愛好、藝術修養也各盡不同,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先研究學生。學生為主體,教學為學生服務,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先了解服務對象才能因材施教。潛心研究探討教學環節,找到合理的教學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科學合理的考核體系,促進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現代職業教育教學參考叢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2]齊艷華.關于《Photoshop圖像處理》課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校報,2005,(002):62-64.
(作者簡介:劉洪哲,講師,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