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 劉云廣
大學的校園環境對于每個新入校的大學生而言都是一個嶄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學習、心理健康甚至人際交往等都發生了飛快的變化。如果學校不能對學生的狀況進行及時的了解并且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僅僅受到了影響,還可能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將康的發展。實踐告訴我們,更好更快的全面推進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要求我們必須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因此對學生管理工作改進發展對策的探討,對大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有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學習生活的規范化,有利于學生的管理。
現代社會要求的是高素質全方位人才,而如今的大學教育促進了學生學習的多樣性,不單單在是知識的學習,還要能了解及掌握知識形成的過程及科學的學習方法,隨時注意有關自己所學專業的科學發展動態。學生管理工作中讓每個大學生更快的適應角色并且更好的適應學校的生活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一些大學生在剛進入寬松的大學節奏下,又由于缺少一定的自制能力,導致整天無所事事、學習怠慢、精神消極、生活懶散、對自我要求的降低等不良習慣,而這些負面的影響都給學校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阻礙。因此要及早的對學生生活習慣進行培養。
在新生入學初期學生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以高年級或考上研究生的優秀學生代表向新生介紹自己學習的經驗、生活安排、如何確立明確的目標的經驗交流會;也可以組織安排往年的優秀畢業生進行現身說法,為今后學生對于專業的學習增加動力。學校的學生管理必須以嚴格的管理為核心,優秀的教學工作為中心。輔導員及班主任應經常對學生進行考勤的記錄與上課情況的查詢,學生定期開班會、進行考前紀律的要求及考試后的查漏補缺,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更好的珍惜在大學的時光。學生在學校管理中所樹立起的勤奮、自主、全面、終生學習的觀念都是他們在大學生活中收獲的畢生的財富。
二、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設計對于學生管理至關重要
從中學時期學生就已處在父母、教師、學校的密切監護之中,有些學生雖然成績優秀,但是缺乏嚴重的自理能力、應變能力以及自我設計規劃的能力。雖然這些不足在中學時代表現的并不是十分的明顯,但進入了大學生活,缺乏了父母及老師的呵護,這些缺點就會暴露無遺,使他們變得異常的脆弱。學習生活中的一點困難,同學間一點小小的摩擦,對專業的不滿都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或使得他們一蹶不振。而對于這樣的學生來說,我們愛護的同時也應放手讓他們鍛煉。過分的愛護則是對他們的溺愛,讓他們產生依賴的心理;而過分的放手鍛煉,又可能會使他們孤僻而受到傷害,所以這項工作中有很高的技巧性。有些大學生則因為過分自卑或自視過高還不夠成熟,而缺乏設計規劃自己未來的能力。這就對我們的學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我們的學生更快的成熟起來,樹立起他們“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人生觀,與此同時讓學生能正確的去思考認識自己,從而形成有效的自我認識、自我管理、自我設計,成為了當前的首要任務。通過增強學生的自我思考,對大學生的未來規劃有重要的意義,對當前的學生管理也一樣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思想道德教育的加強對學生管理的開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思想道德教育,它既不是簡單的道德說教,也不是滿堂灌的知識灌輸,而是要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因此在對學生思想教育的加強過程中,首先是要通過對學生思想道德意識的提高,從而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分辨美丑善惡的能力,而這也是思想教育的基礎和起點。其次,還應通過各種課內外的活動教育形式,使他們鍛煉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并且樹立正確的信念。以“八榮八恥”重要論述為依托,我們應引導大學生積極自覺的養成知恥改過的觀念以及自律自省的意識,使他們明確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在大學生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給予正確的思想道德教育及榮辱觀的指導,對于他們正確人生道路的選擇有重要的意義。
四、課外生活的豐富多彩對大學生管理具有重要的輔助功能
對于校園文化的建設、引導學生更好的適應、提高學生綜合方面素質、促進學生就業等方面,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也是對大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徑。學校可以根據學生專業的特色、國內外一些大事件或者有關現實的現象等方面的話題舉辦辯論賽、文藝匯演、專題講座、演講比賽等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而且還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這些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涵蓋了禮、樂、御、射等等方面的活動來塑造自身健全的人格,振奮正氣。從而使得學生自我修養以及自我的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彭麗娟.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探究[J].湘南學院學報,2009(4).
[2]陳清義.關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模式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12).
[3]馬愍夫.探討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模式[J].科技信息,2010(31).
[4]林勇娟.大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博弈思想[J].高教論壇,2004(l):148-150.
[5]王劍敏.聞曙明.全球化背景下創新大學生管理模式的理論探討[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 (4):227-230.
(作者單位:保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