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嵩
摘要:高校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生力軍,社團活動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才能的舞臺。華中師范大學是一所有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師范類大學,文章結合學校實際,以學校的社團文化為例,探討學校特色的社團文化品牌建設。
關鍵詞: 高校;社團文化;品牌;建設
一、學校已建立的文化品牌活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形成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校園文化建設的宗旨是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創建以人為本的和諧校園文化環境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優良學風校風,優化育人環境,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學校大力在校園內開展學術、科技、文體等活動,展現校園文化的精神內涵;并以打造精品校園文化建設為依托,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學校推出一系列校園文化活動品牌有:“博雅論壇”——以網絡為載體的綜合性交流平臺、“創新杯科學文化節”——以科技為主題的創新性系列活動、“桂子山藝術文化節”——以人文藝術為主題的文化展示系列活動、“一二·九”詩賽——以一二九運動為契機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桂苑之歌”——以愛心公益為主題的愛心教育活動、“天空合唱團”——藝術類社團等等。
通過類似活動的大力開展,將參與活動的學生的理想信念和聰明才智注入其中,使他們在活動中受到啟發和鍛煉,熏陶和教育,培養他們嚴謹求實的學風,增強創新成才的意識,提高科研實踐的能力。同時,也幫助學生了解最新動態,追蹤前沿信息,開闊同學們的視野,增強創新意識。
然而,這些品牌活動只是承載著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它們具有一定特色,但不足以涵蓋校園文化發展的整體,除“博雅論壇”以外的活動都只是階段性存在,具有很大的時效性,缺乏一定的持久性。而校園社團則是同時具有持久與傳承功能校園文化載體。
二、學校社團文化品牌建設的必要性及存在問題
1.發展學校社團文化品牌的必要性。學校充分發揮共青團和學生組織在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先后頒布《華中師范大學學生社團指導教師聘任考核辦法》、《〈華中師范大學學生社團管理辦法〉補充意見》,為社團建設提供經費、場地、指導教師保障。學?,F有學生社團100余個,社團類型豐富,學生參與率高,既有旨在培養學生專業興趣的未來教育家協會、機器人協會、數學建模與數學應用協會;也有旨在推進學生素質發展的華大劇社、音樂協會、美術協會、DV協會、攝影協會。其中,青年志愿者協會被評為“全國優秀學生社團”、“圣兵愛心社”榮獲“全國高校百強社團”稱號。而每年一度的社團文化節更是為全校學生呈現了一頓豐盛的社團大餐,充分調動了廣大同學的熱情和積極性,極大地豐富了學校藝術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大學生社團是高校校園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高校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社團是新形勢下有效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鍛煉大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組織動員方式,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適應社會、促進學生成才就業,創建優良學風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高校要在社團管理中樹立品牌意識,提高社團的質量,挖掘品牌特色,構建真正體現高校校園文化的大學生社團。
2.學校社團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在學校眾多社團中,能夠真正體現學校辦學理念、發展目標并具有品牌特色的社團幾乎沒有。社團發展中的諸多瓶頸導致了這一現象的產生。
首先,社團自身管理力度不夠。社團是學生課外活動的非正式群體,建立在資源的基礎之上,存在著很大的流動性和自由度,很容易導致社團缺乏凝聚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而章程和管理制度又多流于形式,社團活動隨意性強,導向性差,成員的吸收、培訓、淘汰不能從社團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難以激發成員的積極主動性。
其次,學校社團創新力不夠。各個社團在招納新社團成員后,由于原創力不強,導致該社團開展的活動陳舊無新意,社團成員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社團之外的學生對社團的評價降低,社團不能根據自身的特點,創造出適合本社團的活動。
第三,學校社團內部凝聚力不夠。社團本身就具有自發性、自由性和松散性;情感性;不穩定性等特征,這就導致了社團容易成為一盤散沙的情況。
三、打造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社團文化品牌
針對社團存在的諸多瓶頸,學校在對社團的發展上應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而對于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校園社團來說,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品牌效應在短期內也難以產生。本人鑒于學校的實際情況,針對社團的品牌化建設提出一些簡單的設想。
1.打造創新型青年教師社團,與學生社團共存發展。如今學校的社團均是以學生為主力軍自發組織的團體,他們同時也是高校共青團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除了學生之外,學校還有一部分青年教師也是高校團建中不可或缺的成員,學校關于青年教師團建工作也正向成熟邁進。借此,學??梢栽谇嗄杲處熤袆摻ㄒ欢ǖ纳鐖F組織,并以教育、學術為主題為之量身訂造,這不僅符合高校共青團對組織青年建設的政策,同時也對學校社團文化建設提供了創新性的思路。
建立青年教師社團的作用有:①遵循學校的師范類特色; ②為學校社團文化增添新鮮血液;③增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④為打造社團品牌化提供有力資源。
2.提升校園社團在學生群體中的職能等級。針對社團出現凝聚力不高、組織松散等問題,究其內因在于有制度無行動,究其外因則在于學校對社團的重視度不夠,或者說社團的組織者管理者在學校的地位不高,從而導致管理組織無力、外部支援無力以及接受德育程度無力等。那么,我們應當在高校學生組織層面上相應提升各個社團的職能等級,讓社團在自我管理、自我發展過程中提高積極性、創造性。
另,學校不斷加強對社團的團建,每個社團里都設有團支部,而有些院系已經開始實行黨建進社團的工作,初有成效。充分利用黨員的帶頭作用,這也是值得各個社團所借鑒的。
3.促進社團多邊交流,形成具有交叉的社聯組織。社團與社團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使不同的領域碰撞出新的火花,因此,學校應組建校內社團管理委員會,把各種社團都組織到一起,定期開會,檢查、研究、交流各社團的工作,促進小團、冷門團的發展辦法。通過組織交流,使各社團之間增進了解,密切關系,取長補短,互相鞭策。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