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李國軍 王月峰
患者死亡有部分原因肯定與用藥不合理相關。近年來,醫院的藥品種類日益增多,醫生多采用聯合用藥,潛在增加了藥品不良反應發生幾率,不合理用藥問題變得比以往更復雜。為提高藥學服務水平,我院藥師定期審核門急診處方,并隨機抽取部分進行總結分析。
隨機抽取2009年度門急診處方13320張,對其進行分析匯總。
審核處方數量為13320張,不合理處方420張,發現不合理問題860處,占所查處方的3.2%。分別在給藥間隔、重復用藥、劑量、溶媒、配伍等方面存在問題。詳見表1。

表1 不合理用藥問題一覽(例,%)
不合理用藥輕則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重則影響患者疾病的治愈,嚴重者更可致患者死亡。我院藥師在隨機抽取的處方中,發現諸多不合理用藥問題。
3.1 給藥間隔 給藥間隔不合理主要表現在抗生素使用方面,其次存在心血管用藥方面,如青霉素G,是時間依賴型抗生素,半衰期只有0.5 h,1天給藥1次達不到有效的血藥濃度,反而容易引起耐藥[1]。
3.2 重復用藥 出現重復用藥的原因如下所述。
3.2.1 作用機制相同的藥物合用,有時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如多種溶栓藥和活血藥同時應用。
3.2.2 復合制劑:維D鈣咀嚼片+金維他,兩者合用易引起高鈣血癥。
3.2.3 單一制劑:如多索茶堿片與氨茶堿片合用,可增加茶堿血藥濃度,加大毒性反應。
3.2.4 抗生素聯合應用:因條件限制,在不能及時測定藥敏實驗的情況下,醫生常同時使用多種抗菌藥,以期達到好的抗菌效果,殊不知,這樣做很容易引起細菌耐藥[2]。
3.3 劑量 藥效與血藥濃度直接相關,在一定范圍內,血藥濃度隨給藥劑量成比例增加,治療作用增強,當超過一定的計量時,不良反應甚至毒性增大,如他汀類降脂藥劑量過大,
可引起肝功能損害及橫紋肌溶解等不良反應,嚴重者可致死[3]。
3.4 溶媒 溶媒不當共有30例。一是有些藥物不能直接用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稀釋,要么不能溶解,要么即使溶解了在靜脈點滴過程中也容易析出固體物質堵塞輸液管,二是一瓶液體中有時會加入兩種或以上藥品,溶解順序錯誤也會造成溶液混濁。這就要求護士配備輸液體前應準確掌握溶解方法,說明書中有注明配制方法的的一定要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做。
3.5 藥理拮抗
3.5.1 藥理拮抗主要表現在影響吸收、生物利用度、效應互相抵消等,如微生態制劑和抗生素的聯合應用,使用不當可減弱或抵消微生態制劑的作用[4]。
3.5.2 作用機制如美托洛爾與特布他林合用,前者雖是選擇性β1受體拮抗劑,仍可拮抗后者的支氣管擴張作用,故二者不宜合用[5]。
3.6 其他 阿米卡星與克林霉素,二者均有神經肌肉接頭阻斷作用[6],聯合使用對神經肌肉傳導抑制加強,對重癥肌無力患者會引起呼吸肌抑制,導致嚴重后果。
[1]劉曉琰,施安國.門急診193份不合理處方分析.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3,23(9):66.
[2]劉曉琰,施安國.我院2003年門急診不合理用藥處方淺析.中國藥房,16(3):209-210.
[3]余如瑾.中國醫生臨床用藥手冊.廣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2004.
[4]楊毓瑛,陳文,張愛知,等.不合理用藥分析手冊.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51.
[5]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1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50.
[6]戴自英,劉裕昆,汪復.實用抗菌藥物學.第2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8,5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