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虎
隨著農民進城務工人員的不斷增多,我國農村留守兒童人數也日益增多。農村留守初中生的發展狀況已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本調查旨在對南陽地區農村留守初中生網絡成癮狀況進行調查分析,以便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使中學生能正確面對及使用網絡,以利于留守初中生健康成長。
1.1 對象 2011年南陽地區農村在校初中生且自愿合作者。
1.2 工具方法
1.2.1 Young網絡成癮量表 由美國匹茲堡大學Kimberly Young編制,用于篩選上網者是否成癮、成癮程度及對生活的影響,共20個條目。根據Young問卷在國內的使用及對此標準的解釋,將總分為20~49稱為正常網絡使用者,總分50~79為輕度上網成癮者,總分80分及以上為重度上網成癮者。
1.2.2 自編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經濟狀況、父母一方或雙方外出務工、外出務工時間、跟隨誰生活、住校或住家等。
1.2.3 測評方法 安排精神衛生專業主治醫師以上職稱醫師10名,對Young網絡成癮量表、網絡成癮的標準及問卷集中學習一周。使每位醫師對網絡成癮的標準了然于心,充分掌握。
1.2.4 判定標準 網絡成癮標準:癥狀標準:長期反復使用網絡,使用網絡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符合如下癥狀:①對網絡的使用有強烈的渴望或沖動感。②減少或停止上網時會出現周身不適、煩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戒斷反應;上述戒斷反應可通過使用其他類似的電子媒介(如電視、掌上游戲機等)來緩解。③下述5條內至少符合1條:1為達到滿足感而不斷增加使用網絡的時間和投入的程度;2使用網絡的開始、結束及持續時間難以控制,經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3固執的使用網絡而不顧其明顯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網絡使用的危害仍難以停止;4因使用網絡而減少或放棄了其他興趣、娛樂或社交活動;5將使用網絡作為一種逃避問題或緩解不良情緒的途徑。嚴重程度標準:日常生活和社會功能受損(如社交、學習或工作能力方面)。病程標準:平均每日連續使用網絡時間達到或超過6小時,且符合癥狀標準已達到或超過3個月。
留守兒童標準:留守兒童指因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半年以上而被留在戶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年齡在16歲以下的孩子。該概念的主要要點如下:①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②留守時間在半年或以上;③年齡在16歲以下。
1.3 統計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檢驗。
2.1 答卷一般情況 采取分層整群抽樣原則,在南陽地區共6所農村初級中學,抽取初中一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各五個班,一共996名學生,發放問卷996份,剔除亂答題、不完整答題問卷,回收到有效問卷945份,有效回收率94.9%。
2.2 受試者的一般資料 資料完整的為945份填寫者,年齡在12~15歲,平均13.4歲。留守初中生有483人;其中男256人,女223人。非留守初中生有462人;其中男254人,女208人。
2.3 結果 被試學生中正常使用網絡的有859人,占90.9%。上網的主要內容為看電影聽歌、查資料、聊天、玩游戲;輕度上網成癮的有80人,占8.4%;上網的主要內容為看電影聽歌查資料聊天玩游戲;重度上網成癮的有12人,占1.3%,上網的主要內容為玩游戲、聊天、看電影聽歌。網絡成癮率為9.7%。非留守兒童462人,輕度上網成癮的有30人,占6.5%;上網的主要內容為看電影聽歌查資料聊天玩游戲;重度上網成癮的有2人,占0.4%,上網的主要內容為玩游戲、聊天、看電影聽歌。非留守兒童的網絡成癮率為6.9%。留守兒童483人,輕度上網成癮的有50人,占10.4%;上網的主要內容為看電影聽歌查資料聊天玩游戲;重度上網成癮的有10人,占2.1%,上網的主要內容為玩游戲、聊天、看電影聽歌。留守兒童的網絡成癮率為12.5%,見表1。

表1 留守兒童、非留守兒童網絡成癮情況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南陽市農村初中生網絡成癮率為9.7%。該數據高于黃濤臨汾市農村初中生網絡成癮狀況調查所得結果[1],與高代林2011年深圳市初中生網絡成癮的調查結果相當[2]。這可能與研究所采取的網絡成癮診斷量表不同所致;也可能與各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學生接觸網絡的機會不同有關。
近年來隨著網絡突飛猛進的發展,網絡不僅給初中學生學習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同時也帶來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正處于青春發育階段,心理發育尚未完全成熟,思想還不穩定,對外界的誘惑還沒有足夠的抵抗力;同時網絡上交流的自由性、虛擬性、廣泛性等正好符合初中學生這一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留守初中生網絡成癮率明顯高于非留守初中生,這可能與留守初中學生長期與父母分離,看護人教育方式不當、教育能力低下、監察能力不夠、學校和社會環境中的不良因素等有關,造成他們柔弱無助、自卑閉鎖、寂寞空虛、盲目反抗、逆反心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把在現實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帶進網絡,逐漸沉溺于網絡不能自拔,不斷增加上網時間,導致最后對網絡成癮。在看護人不能滿足其上網要求的時候會干一些違法的事情,如:偷盜、搶劫、色情、暴力,對家庭及社會造成嚴重影響;對其本身也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為此必須引起家庭學校政府的特別關注,及時進行干預。
4.1 家長與留守初中生多聯系,關心孩子的生活學習,及時解決孩子思想上的困惑。
4.2 學校要正確引導學生利用網絡,班主任要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發現問題及時引導。
4.3 營造健康的學校網絡環境。
4.4 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輔導機構。
4.5 豐富課余活動。
4.6 對網絡成癮嚴重的孩子進行心理干預。
4.7 政府部門加強網吧的管理。
[1]黃濤.臨汾市農村初中生網絡成癮狀況調查所得結果.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2:1368-1370.
[2]高代林,楊曦.初中生網絡成癮與家庭功能的關系研究.北方藥學,2011,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