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玲
新生兒肺炎是一種以肺部彌漫性病變為主要特點的新生兒常見的疾病,其發病率及病死率均較高,因此,對于患兒進行積極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對于76例新生兒肺炎患兒給予沐舒坦進行治療,觀察其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對于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76例新生兒肺炎患兒,所有患兒均符合新生兒肺炎的診斷標準[1],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共有38例患兒,男18例,女20例,發病日齡在24 h以內有5例,在24 h~3 d之間有8例,3 d~7 d有9例,在7 d以上有16例;早產兒有17例,足月兒有21例。對照組:共有38例患兒,男17例,女21例,發病日齡在24 h以內有6例,在24 h~3 d之間有9例,3 d~7 d有8例,在7 d以上有15例;早產兒有18例,足月兒有20例。經比較,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發病時間等基本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 ①對照組:對照組38例患兒進行常規治療,包括鎮靜、抗感染、吸痰、給氧、糾正酸堿平衡及電解質紊亂,保證呼吸道通暢,進行對癥治療。②觀察組:觀察組38例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沐舒坦,7.5 mg的沐舒坦加入到10 ml葡萄糖(10%)中,靜脈注射,2次/d,連續治療一周左右。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痰鳴音、咳嗽、肺部啰音)緩解時間及治療效果。
1.4 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患兒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X線檢查癥狀消失;有效:患兒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X線檢查癥狀好轉;無效:患兒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并沒有改變甚至加重,X線檢查癥狀并沒有改善。
1.5 統計學處理 統計軟件應用SPSS 13.0進行統計學分析。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94.7%,對照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76.3%,觀察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臨床癥狀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呼吸困難、痰鳴音、肺部啰音等癥狀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2。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有效率比較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
注:P<0.05
組別 例數 住院時間 呼吸困難 痰鳴音 肺部啰音觀察組38 8.65±1.02 1.98±0.33 4.87±1.04 6.76±1.23 38 7.13±0.68 1.02±0.26 3.21±0.78 5.12±0.81對照組
當新生兒患有肺炎時,其分泌物不易排出而出現呼吸障礙,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衰竭,對于患兒進行治療的關鍵在于保證呼吸道的通暢,防止感染,促進肺功能的恢復[2]。
沐舒坦是一種臨床上應用較多的祛痰劑,其對粘液腺和漿液腺具有調節作用,可以降低黏液和增加漿液的分泌,從而對痰液具有稀釋作用[2];同時對于痰液的排出具有促進作用,主要是通過增加上皮細胞纖毛的擺動而增加痰液的排出[2];其能夠降低炎性介質的釋放;增加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增強呼吸道平滑肌的收縮能力[2];促進肺組織的成熟,調節呼吸道的通暢,對肺通氣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可以促進新生兒肺炎患兒的康復。
本次研究對于78例新生兒肺炎患兒給予沐舒坦進行治療,其結果顯示沐舒坦的治療效果較好,不僅能夠提高治療有效率,同時能夠較快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 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35.
[2] 方曉惠,鈕善福.沐舒坦針劑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多中心臨床試驗.上海醫科大學學報,2002,27(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