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8日,T20全國報網總編輯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舉辦,論壇由中國記協國內部、湖北省委外宣辦、中國記者雜志社、湖北省記協、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等單位聯合主辦,《楚天都市報》承辦。論壇上,國內主流媒體總編輯從媒體的角度縱論湖北支點建設之道,為湖北跨越式發展建言獻策,總結和梳理《楚天都市報》十五年來在傳播主流價值、構建精神高地、推進文明建設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共商都市類媒體新時期的發展大計。
T20,指代全國十家最具影響力的都市類媒體和十家最具影響力的網站。其中,T為英語單詞top(頂部、最高)的第一個字母大寫。
2011年12月9日,由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主辦、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杭州市西湖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杭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承辦的第八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簡稱“華賽”)啟動。本屆“華賽”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共設日常生活類新聞、戰爭災難類新聞、非戰爭災難類重大新聞、經濟及科技類新聞、自然及環保類新聞、文化藝術與娛樂類新聞、體育類新聞、新聞人物8個參賽類別,每類均設單幅和組照獎項。本屆“華賽”獲獎作品將在媒體上公示兩周,一經查實有假將永久拒絕其攝影作品參賽。2012年10月在杭州舉辦本屆“華賽”頒獎典禮、“華賽”論壇和歷屆“華賽”獲獎作品展。
2011年12月13日,第三屆“全國地鐵報聯盟高峰論壇”在廣州開幕。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地鐵報,與正在籌辦地鐵報的武漢、長沙、沈陽等城市報紙共16家報社齊聚廣州,熱議“地鐵經濟與地鐵報價值”。與會人士普遍認為,隨著中國地鐵建設熱潮的到來,中國正迎來第一波地鐵報業發展大潮。
全國地鐵報聯盟2008年在北京成立,目前該聯盟隊伍正不斷壯大,第一屆的時候只有北京、上海、廣州、南京4家地鐵報,而本屆峰會有16家報社參加。中國媒體業正迎來第一波地鐵報業大潮,部分年成長速度高達40%-50%甚至翻番,遠遠超過傳統報業的成長速度。
2011年12月27日,由人民日報社投資,在中國能源報社、中國汽車報社基礎上組建而成的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人民日報社社長張研農為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揭牌。人民日報社總編輯吳恒權出席成立慶典。
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注冊資金5000萬元,員工424人,旗下5家全資、控股公司。立足于能源、汽車兩大行業,集團將以能源、汽車產業新聞產品為核心業務,形成報紙、雜志、新媒體、會展、研究咨詢、影視制作、數字音像出版、品牌活動等多媒體、多元經營的格局,為兩大行業和相關產業提供多方位服務。
12月22日,由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和重慶市軌道集團聯合打造的城市新媒體——《都市熱報》正式創刊發行。當日出版的《都市熱報》總計88個版面,不光有最新市內外新聞資訊,還有吃喝玩游購娛的圣誕全攻略、軌道交通三號線即將新開通站點全體驗、重慶軌道交通建設首次大揭秘等重磅新鮮信息。

近日,據報道,作為吉林報刊傳媒集團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根據吉林報刊傳媒集團與吉林神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吉林神華集團將擁有《城市晚報》49%的股份。
吉林報刊傳媒集團成立于2011年5月,是吉林日報報業集團出資設立的經營性集團。吉林日報報業集團8家經營性報刊社退出事業單位體制,轉制為企業,組建吉林報刊傳媒集團,轉制的報刊社加入集團公司。
吉林神華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現已形成長白山制藥、神華車業、玖號賓館、萬利地產等四大部分,橫跨醫藥、汽車、餐飲娛樂、地產四大行業。
2011年12月7日,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亳州晚報社揭牌成立,這標志著安徽日報報業集團整體并購亳州晚報社取得實質性成果。
據了解,整體劃轉后,《亳州晚報》作為中共亳州市委機關報性質不變,辦報宗旨不變,亳州市委宣傳部參與對亳州晚報社新聞宣傳工作的管理、指導和決策,在堅持正確導向上給予宏觀指導。在業務骨干管理方面,亳州晚報社領導班子成員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黨委管理,并實行集團黨委與亳州市委雙重領導;中層干部由亳州晚報社黨委負責任免。在新聞宣傳報道方面,安徽日報報業集團會在提高辦報水平上給予宏觀指導和實際幫助。
“請排隊自取一份。”近日,在北京地鐵4號線中關村站、公益西橋站,《北京娛樂信報》發行點推出了新的形式。
為了讓更多乘客適應這一新的變化,發行員站在取報箱邊進行提示倡導乘客自助取報。取報箱上還特別印有“信報:每周一至周五上午”發行時間提示以及“請乘客共同保持車站的秩序和衛生”的文明提示。(韓東)
2011年11月28日,中華慈善總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民政部主管、中華慈善總會主辦的我國首份全國性慈善類專業報《慈善公益報》于2012年1月1日創刊。
近些年來,我國慈善事業迅速發展,慈善事業已經列入國家民生的重要戰略措施,成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補充。
據介紹,《慈善公益報》將宣傳慈善公益政策法規,弘揚慈善公益文化,搭建慈善公益理論平臺,交流慈善公益工作經驗,聚焦慈善公益熱點,展示慈善公益人物風采,速遞慈善公益國內動態,傳播慈善公益全球資訊等。
《慈善公益報》每周三刊,對開十二版,單彩印刷。每周一、三、五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
2011年12月7日至8日,第五屆中美互聯網論壇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錢小芊在中美互聯網論壇上透露,以微博客為代表的社交網絡已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互聯網應用,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國微博客賬戶已增長到3.2億,約占中國網民的65%。活躍的網上交流和意見表達促進了中國社會的公開透明。
錢小芊表示,中國互聯網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普及率已達到40%,在2015年前達到45%的目標將提前實現。互聯網已滲透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對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影響越來越大,對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市公安局、市通信管理局和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共同制定的 《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干規定》出臺,微博客用戶必須進行真實身份信息注冊后,才能使用發言功能。
北京市互聯網宣傳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佟力強解釋說,真實身份信息只用于后臺注冊,前臺發言則可以繼續使用匿名,也就是“后臺實名、前臺自愿”,不會影響用戶的微博體現。對使用微博客瀏覽信息的用戶,則沒有限制性規定。
近日,英國三一鏡報集團宣布,將在一次重大公司重組中,將《每日紀事報》和《蘇格蘭星期日郵報》等蘇格蘭地區的20家地方報刊合并。
鏡報集團稱,此舉將以蘇格蘭傳媒的名義打造“蘇格蘭最大的出版業務”。它將在新的品牌下,把20份地區性報刊聯合起來,其中包括《埃爾郡郵報》和《斯特靈觀察家報》。屆時,蘇格蘭傳媒將共計只有兩家全國性報刊;《格拉斯哥人報》;《蘇格蘭地鐵報》;20家隸屬姊妹公司蘇格蘭環球報刊的地區性報刊;商業內部雜志;一個事務部門和36個網站。
2011年12月27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耗資2億美元收購了《世界先驅報》,這份報紙所在的奧馬哈市就是巴菲特的老家。而在奧馬哈,滲透率最高的報紙就是這份《世界先驅報》。同時它也是美國擁有最多雇員的報紙,光早、晚班編輯就有200多名。
據了解,這份《世界先驅報》在美國排名第49位,在外人眼中名不見經傳。巴菲特說,收購后,該報業將繼續保持編輯和運營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