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蓉
輸尿管結石是泌尿系常見病,占泌尿系急診首位,在臨床急腹癥中十分常見。本文對我院2010~2012年輸尿管結石患者92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輸尿管結石的檢查方法,以減少患者等待檢查時間并提高診斷的正確性,避免漏診、誤診。
1.1 一般資料 本組92例,女24例,男68例,年齡17~72歲(平均40歲)。
1.2 儀器 使用西門子G60及西門子Acuson antares超聲儀,探頭頻率:腹部探頭3.5 mHZ,陰超探頭7.5 mHZ。
1.3 檢查方法 對懷疑結石患者,先行腹部探頭掃查腎及輸尿管上段,觀察有無腎積水、輸尿管擴張及擴張的輸尿管內有無結石,如上段未見結石,對臨床癥狀嚴重者并無腔內探頭檢查禁忌者予腔內探頭檢查,行腔內探頭檢查時,經直腸檢查條件同直腸前列腺檢查條件,即左側屈髂屈膝位,經陰道檢查條件同經陰道檢查子宮附近條件,即取截石位,臨床癥狀不嚴重者或不能行腔內超聲探查者予適當充盈膀胱后(膀胱內尿量在200~350 ml,不影響探頭重度加壓,可適當使用利尿藥加速膀胱充盈),再予腹部探頭檢查,患者取仰臥位、側臥位、俯臥位,根據檢查方法的不同變換體位,因輸尿管結石梗阻部位下段較多,可先掃查輸尿管下段,如仍未發現,再返回輸尿管中段掃查。

圖1 輸尿管內多發結石

圖2 腹部探頭輸尿管上段結石

圖3 腔內探頭輸尿管中段結石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患者腎竇有不同程度分離,輸尿管擴張,在擴張的輸尿管內探及強回聲團,后方伴有聲影,最大結石直徑約17 mm,最小結石直徑4 mm,其中上段26例,占28%,中段12例,占13%,下段54例,占59%,左側47例,右側49例,數量多者4枚(圖1),少這1枚,輸尿管結石發生在下段居多,其中90例均經超聲碎石尿中右結石排出及X線平片靜脈腎盂造影診斷,診斷符合率,還有2例未檢出,都為輸尿管中段結石且不能予腔內探頭檢查。
臨床上輸尿管分為上、中、下三段,上段自腎盂輸尿管連接部到跨越髂動脈處,中段自髂動脈到膀胱壁,下段自膀胱壁到輸尿管出口[1]輸尿管3個狹窄部位,第一狹窄位于腎盂輸尿管移行處,第二狹窄在越過髂血管處,第三狹窄為膀胱壁內段,三個狹窄部位是結石容易停留處,故應在這三個狹窄處仔細查找結石。
檢查輸尿管上段結石(圖2),取俯臥位探頭沿腎內側及腰椎橫突稍外側背部縱切,經腎找到積水的腎盂后往下追蹤尋找積水輸尿管,發現輸尿管中強回聲光團伴有聲影,結石診斷即可成立。

圖4 腔內探頭輸尿管下段結石

圖5 腹部探頭輸尿管下段結石
檢查輸尿管中下段結石,因輸尿管中下段緊貼子宮后外側,位于直腸前外側,這為腔內超聲提供了解剖依據,若無腔內探查禁忌,即行腔內探查,經陰道或經直腸掃查,在擴張的輸尿管內見強回聲團(圖3、4),腔內探頭頻率高,探頭更貼近病灶,近距離掃查,可避免腸腔氣體,腹壁脂肪等干擾[2],使圖像更清晰,定位更準確。而對腔內檢查禁忌者(女性月經期,未婚不能行陰道檢查,肛門狹窄、肛裂、肛周膿腫、痔瘡出血等直腸超聲受到限制)予適當充盈膀胱后,行腹部超聲探查(圖5),因輸尿管結石下段居多,先掃查下段,取仰臥位以充盈的膀胱為透聲窗,清晰顯示膀胱三角,多方位調整聲速方向,顯示輸尿管開口,然后逆行向上掃查。中段輸尿管結石一般取仰臥位下腹部掃查,先找到髂血管長軸,其前方可見擴展的輸尿管橫斷面,然后側動探頭至其長軸切面,同時適當加壓探頭,推開腸管,反復仔細掃查。輸尿管結石為臨床常見急診之一,往往起病急,癥狀重,還需與闌尾炎,附件炎,宮外孕等疾病鑒別,所以快速診斷很重要,而超聲是目前公認的診斷輸尿管結石的首先方法,而聯合使用腹部及腔內超聲檢查,能最快速的對輸尿管各段結石予以正確的診斷,減少患者等待檢查的時間,為臨床提供正確的診斷依據。
[1] 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第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1184.
[2] 張旭,賽西亞.實用醫學雜志,2007,23(24):3919-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