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媽
談戀愛那會兒,我媽媽一聽說豆豆奶奶是惠安女,倒吸一口氣:“惠安女那可是賢惠到國際知名的哦。像你這么個‘除了會教點書,什么都不懂的女人,可有的受了。”不過,這幾年和婆家相處下來,他們家大大小小對我好評如潮,特別是我婆婆,逢人就夸我懂事孝順。總結一下婆媳相處之道,無外乎如下幾點。
1. 為人晚輩,嘴巴甜一點
從小,我媽媽就常說,為人處事,嘴巴甜不吃虧。這一點,豆媽我覺得挺管用。出門時,招呼一聲:“媽媽,我去上班了。”吃飯時,叫一聲:“媽媽,快來吃哦!”吃水果時,問一聲:“媽媽,你要不要也吃一些?”就是要睡覺了,也跟婆婆道一聲晚安:“媽媽,我先去睡了。”
老人家覺得被尊重、被重視,當然就樂開了懷。所以,每次我說什么,都是大聲喊“媽媽……”就是有時請婆婆幫忙,她也樂得幫把手。
2. 長輩面前,給足丈夫面子
在中國人的家庭里,男人是天,這是傳統的思想。在公公婆婆面前,我從來不給豆爸難堪。有時,他說的話不中聽,或者和我意見相左,我最多白他一眼,或者眼不見為凈!至于私底下如何辯論,那是后話,只要不當著婆婆的面扮演“母老虎”就行!別忘了,婆婆可是老公的親媽呀,怎么著,都會認為自己的兒子有理,這吃虧的事,咱可別干!
3. 時不時給婆婆些小恩小惠
說到小恩小惠,給人的感覺總是拿錢買人心。其實不然。人一邁入老年,圖的就是被關心、被重視、被呵護。逢年過節,我總會給婆婆買衣服,有時,還把扣子加固后再拿給她。婆婆喜歡吃花生糖之類的點心,我會買些帶回去,其實這東西,在老家也買得到,但是畢竟是我們做晚輩的一份心意,估計婆婆吃起來會特別香吧。
當然,這些小恩小惠也是我真心實意為婆婆挑選的,很喜歡聽婆婆得意地對我說:“我今天穿著你上次買的衣服去吃酒席,朋友夸我衣服好漂亮,我說是兒媳婦買的……”
4. 做個勤快的媳婦
豆媽從小不怎么會做家務,加上工作比豆爸忙,所以平時在家,不是豆豆外婆干活就是豆爸包攬家務。但如果婆婆來我們家,周末只要我在家,所有的家務都歸我。豆爸想來幫忙,我就給他使個眼色,他就知道了:豆媽要親自表現一下!這種表現雖然很累人,但豆媽我心甘情愿呀!你想啊,婆婆可是國際知名的惠安女,在她面前,我也不能太差勁吧。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婆家所有人都知道我不會干家務,不過,就算是做樣子,婆婆知道我有這個心,也很開心呀!
5. 當個知書達禮的媳婦
這個知書達禮,不僅是在公婆面前,對待夫家的上上下下,都應如此。豆爸家是個大家族,一到過年回老家,相互串門的親戚,那叫多啊,我到現在還分不清楚呢!不過,不管來者是誰,我都熱情招呼,對待左鄰右舍也是笑臉相迎。于是,那些個伯母、鄰居大媽常在我婆婆面前夸我懂事。想想,自己家娶來的媳婦被人夸,當婆婆的當然臉上有光,自然心里也樂開了花!
6. 適當撒撒嬌,逗老人開心
一次,婆婆嗔怒:“不要再給我買衣服啦,都穿不完了。”我說:“媽,你就上午穿一件,中午過后再換一件新的嘛。然后到外面去散步,當走秀嘛。”婆婆被我逗樂了:“我吃得太飽呀!反正不要亂花錢啦。”
對待婆婆,有時不妨和她開開玩笑,向她撒撒嬌,彼此的距離會拉近哦。
其實,豆媽最想說的是,人心都是肉長的,愛與被愛是相互的。對婆婆好一點,再好一點,她對你也會更好的!
(摘自《為了孩子》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