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科研部

隨著國家對高新技術裝備需求的不斷增加,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在承擔多個系列型號預研、研制、生產和售后服務任務的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在繁重的任務和巨大的競爭壓力下,由外協外購產品質量問題導致的型號質量問題及任務拖期現象嚴重,對型號研制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如何發揮好研究院整體優勢,并聯合國內專業優勢單位形成專業互補、和諧高效、合作共贏的緊密協作配套體系,對提升研究院核心競爭力,確保型號研制生產任務順利完成具有重要意義。
為有效解決外協外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滿足型號研制生產需要,研究院對當前和長遠發展進行了周密策劃,明確了緊密協作配套體系的工作思路和發展路線;提出了實現“三個轉變”的指導思想,即實現從注重外協外購產品結果的管理到既注重結果又注重過程管理的轉變,實現從注重外協外購產品合同管理到注重計劃管理的轉變,實現外協外購配套從體系外管理到體系內管理的轉變。
近幾年,研究院陸續制定了型號任務分工方案、科研生產任務內部協作管理辦法和型號任務外協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進一步明確了院內各單位的專業定位、發展方向和型號任務分工,規范了研究院內外部協作任務的管理制度,并通過任務牽引、條件建設等措施促進了研究院核心專業的發展。通過建立科學、合理和系統的外協外購評價指標體系,加強對外協外購供應商的動態評價,為與優勢供方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供依據。
緊密協作配套體系建設是圍繞型號研制生產任務的完成開展的,其源頭在于在型號研制初期建立規范合理、符合專業發展、滿足型號需要的分工定點方案,并在產品實現過程中動態調整。由于導彈武器裝備的特點,其初始的研制分工和配套關系確定后很難再進行大的調整,所以型號分工定點方案對緊密協作配套體系建設具有根本性和長期性影響。在型號研制初期,研究院按照相關規章制度組織開展了任務分工定點工作,目前已陸續完成了多個新立項型號的分工定點工作,并逐步形成院內單位型號分工明確、有序發展的格局。
型號物資保障是科研生產的重要環節,研究院長期以來形成的各單位分散采購方式已不利于保障越來越繁重的型號任務。為構建高效、合理、完整的外購物資供應鏈,提升物資保障的質量、進度、規模、成本等綜合效益,研究院對物資采購流程進行了改革,變各廠所分散采購為院物資部集中統一采購,并對物資保障涉及的全部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完善,做到統一工作流程、統一規章制度、統一標準規范。
為適應統一采購需要,研究院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推廣的物資協同供應鏈系統為契機,大力推進物資信息化建設,在全院逐步實現了以協同供應鏈系統為依托,以“三庫”(價格庫、周期庫、供方庫)數據為基礎,以物資統一編碼為規范的物資管理信息化基礎平臺。
實施統一采購使研究院在對供應商的管理上處于更為有利的主動地位,通過信息化建設為加強供應商管理提供了數據支撐。院機關和物資部從全院型號物資保障需求出發,對供應商按型號、專業、地域、采購規模等方面進行針對性管理,強化了供應商與研究院協作配套的緊密程度。


針對研究院外協外購供方數量過大、結構不合理、在同一專業存在多個供方且能力參差不齊、部分供方專業能力差、合作意愿不足等問題,研究院持續開展了“三個壓縮”工作,即壓縮外協外購產品的品種、規格和供應商數量,將外協外購任務向資質合格、技術能力強、質量進度有保障、有較強合作意愿的供方集中,強化雙方的合作關系。研究院外協外購合格供應商數量在2010~2012年被壓縮了171家。在壓縮供應商的同時,研究院注重培養和發展戰略合作伙伴,在2009~2012年陸續與9家單位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起同舟共濟、和諧共贏、風險共擔的合作模式,圍繞型號任務和企業發展開展多方面的深化合作。
為加強對緊密協作配套體系的有效管理,以使其按研究院的總體要求高效運行,研究院持續開展了“三個延伸”工作,即要把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取得的利益向合作伙伴延伸。研究院每年組織對協作配套單位進行動態評價、高層走訪、質量審核,宣貫研究院的質量管理要求,幫助協作配套單位查找管理上的不足,將其納入研究院質量管理體系中;組織協作配套單位技術人員與研究院設計師系統開展專項技術交流活動,促進雙方互動,加深相互理解;研究院在自身經濟能力增長的同時,帶動了協作配套單位的經濟增長,實現利益共享。
通過多年持續不斷的努力,研究院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滿足型號需要的緊密協作配套體系,對提升研究院核心競爭力,保障型號研制生產任務完成,促進企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開展緊密協作配套體系建設以來,研究院及各單位的物資保障能力明顯提升,集中統一采購的綜合效益日漸顯現。某批生產型號物資齊套時間從2009年的13個月縮短到2010年的9個月和2011年的6個月,復驗篩選不合格率明顯下降。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建設明顯改善了某些關鍵外協產品的質量和交貨進度,使得多個重點型號研制和批生產任務順利完成,經濟規模不斷壯大。
緊密協作配套體系建設帶動和促進了研究院核心專業技術能力的提高,持續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在行業內的技術優勢地位得到穩固,多個重點型號和重大預研項目獲得立項批復,型號研制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型號科研生產計劃完成率和飛行試驗成功率保持在較高水平。在鞏固傳統領域的同時,研究院不斷拓展新領域、占領新市場,交會對接微波雷達、“回收”一號雷達、宇航級晶體元器件等技術和產品在交會對接任務中表現出色。
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來,研究院加強了與各協作配套單位的溝通、協調及深化合作,特別是在導彈發動機、底盤、彈上設備等專業領域,形成了研究院與重要供應商的專業互補。通過深化緊密協作配套體系建設,協作配套關系越來越明晰,協作配套單位對完成協作配套任務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合作領域和深度得到拓寬和深化,使得制約研究院型號研制生產任務的外協外購產品越來越少,緊密協作配套體系越來越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