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權和積極性
《經濟學人》2月4日
重慶和上海首征房產稅。這一政策在中國是新鮮事物。贊成者認為,房產稅將有助于解決中國經濟兩個最大的難題,一是席卷整個房產市場的高溫,二是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
地方債務反映了中國獨有的財政收入與政府責任的分割。憲法承諾讓地方政府充分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然而在財政分配上卻沒有給它們多少發揮的空間。2010年,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占到了全國公共支出總額的八成以上,但其征收的稅收僅占全國稅收收入的45%,其間差距達41億人民幣,也即GDP的10%。然而地方政府有著獨特的現金流。2006~2010年,它們共售出超過2.2萬平方公里土地的使用權,其面積相當于一個新澤西州。這樣的銷售帶來可觀的利益,但也帶來了矛盾和分歧。中國城市土地歸屬政府所有,而農村土地則是“集體擁有”。這樣的模糊定義下,官員根據土地的農業價值向農民支付補償費用,開發商卻以近乎土地商業價值的價格來購買土地。從而,城市政府在農民利益受損的基礎上獲益,引起紛爭。為了平息爭端,大城市漸漸向農民支付更多的補償,但此舉引致地方政府償還債務的努力更為艱巨。房產稅或為解決問題提供方法,但顯然在這個領域,中國的地方政府既無主動權,也無積極性。
針對基督徒的全球之戰
《新聞周刊》2月6日
近年來,對基督徒少數族群的暴力迫害在穆斯林為主的國家中甚囂塵上,范圍從西非、中東,直到南亞和大洋洲。從褻瀆性法律、謀殺、炸彈式襲擊到宗教場所的焚毀,層出不窮。僅在尼日利亞,去年至少有510人被殺,350個教會被焚毀或破壞。而媒體在此事上的沉默,其一可能是害怕激起更多的暴力事件,而另一個原因,則很可能是伊斯蘭合作組織等游說團體的影響力所致。這一世界性的反基督徒暴力并非如傳統的戰爭那樣,由少數國際伊斯蘭組織所策劃,而是表達著超越文化、地區和族裔的穆斯林世界中的一種自發情緒。
印尼能否基業長青?
《彭博商業周刊》2月6日
在總統尤多約諾在任期間,印尼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但腐敗嚴重削弱了其追趕鄰國的腳步。在印尼,腐敗現象遍及社會的方方面面。選民們翹首盼望從政黨候選人那里派來的“信封”。警察、檢察官、毒販和法官之間存在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網—政府譽其為“司法黑手黨”,因它把持著整個法律體系中一切事物的“標價權”。印尼議會也是一潭渾水,腐敗問題涉及總統尤多約諾的盟友。而在一樁尤多約諾所在的民主黨也被卷入的腐敗案中,該黨前任司庫被指設計了一個系統,政府項目的投標人可通過這個系統把數百萬美金的賄款放進該黨的金庫里。
美國氣候科學價值何在
《自然》2月9日
美國全球變化研究計劃(USGCRP)發表2012年報告,就科學如何在社會回應氣候挑戰問題上扮演角色作出探討。過去20年,USGCRP共計投入超過300億美元用于氣候變化研究項目。這些研究固然促進了對氣候變化的了解,但正如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2009年指出的,在為決策者提供有效信息方面,它的表現令人失望。比方說,在氣候預測、數據收集,或某一物種分布情況上取得的前沿研究成果,如果在錯誤的時間、向錯誤的人傳達,或者其傳達的框架有問題,則這些科學知識可能全無作用。最主要的問題是,有效地向決策者溝通科學知識還不足夠,還需要有負相關責任的科學家和科學機構。USGCRP目前已著手解決這一問題,目標是讓氣候研究在決策中真正體現其價值。
讓清廉系統化吧
《商業周刊》2月5日
馬英九在驚濤駭浪中連任,而連任以后,民眾對政府的最大期望無疑是“廉能政府”。要做到“能”,馬英九要面對安定、高薪、缺乏淘汰機制的公務員體制以及整個公務員群體的集體失智與無能,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要成功改革,非4年之功可期。但要做到“廉”,以不愛錢的馬英九,卻有機會發揮個人特質,并建立系統化的清廉制度,讓臺灣政府走上清廉之路。清廉政府首先要從領導人做起,繼而延伸到清廉執政黨,以及在國民黨執政縣市中建立體制化的除弊制度,馬英九的作為或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