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軍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在新生兒時期就可以確診,有的甚至是在胎兒期就能確診。在這種情況下,新生兒的心臟是畸形且復雜的,大多情況十分嚴重,越早進行干預越好。一旦錯過了治療時機,也許就增加了以后手術的風險,有的甚至是失去了生存的機會[1]。下面,筆者將對11年間我院所有新生兒中,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整體性進行分析和研究。
1.一般資料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從2000年6月到2011年6月,在這11年間,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兒中,確診患有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的共有的99例。而且大多患病幼兒的心臟畸形不止一處,94個幼兒的心臟畸形在2處以上。在筆者統(tǒng)計的這99名患病幼兒中,男孩有55名,女孩有44名,整體上是男多女少,比例為1.25:1;其中,患病幼兒的年齡分布見表1所示。

表1 患病幼兒年齡分布
從表1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看出,復雜性先天性心臟病的確診高峰在幼兒出生在4個月以內的時候。在這個時期,新生兒各方面的指標都比較脆弱,更是需要良好的呵護,尤其是對這些患病兒童來說,更是越早發(fā)現(xiàn)越好,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在這99例中,患兒父母均否認是近親婚配,也不存在家族遺傳病史,在家族中,都是第一次出現(xiàn)。其中有6名患兒的母親屬于高齡產婦,有3名患兒是早產兒。
2.臨床表現(xiàn)在臨床治療中,患兒都表現(xiàn)出了一些臨床病癥,主要情況見表2。

表2 患兒臨床表現(xiàn)基本情況
從表2中,可以看出,對于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來說,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呼吸道感染、哭鬧、心臟雜音、心功能不全、氣促等情況比較常見,主治醫(yī)生應該注意,時刻關注自己的患者是不是出現(xiàn)了上述臨床病癥。一旦出現(xiàn),就需要及時進行相應的治療。還有一些其他臨床病癥,雖然沒有上述病癥占據(jù)比例大,但是也是在臨床治療中不能忽視的。
3.治療方法患病幼兒進入醫(yī)院之后,都會對其進行超聲檢查。檢查結果顯示,這些患兒的心臟情況都比較復雜。其中有94的心臟畸形不止一處,都存在2處或者是2處以上的心內結構畸形,占據(jù)患兒比例的94.5%。有3名患兒情況比較復雜,對他們進行了血管核磁共振檢查,還有1名患兒進行了心導管造影術。不同的患兒患病情況不一樣,程度也不同,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但是有一些治療方法還是共通的。首先是看患兒是否存在心功能不全的臨床表現(xiàn),如果存在,那么在治療的過程中,一般會使用多巴胺、利尿劑、1-6二磷酸果糖、多巴酚丁胺和維生素C等。在必要的時候,還需要用到洋地黃制劑,在統(tǒng)計中有15名患兒用到了,占15.2%,有的還需要用到卡托普利,有13名患兒用到該藥物,占13.1%。當確認患兒不存在心功能不全的情況時,用藥就是另外一種了,但是還是需要給患兒利尿劑,因為一般來說,心臟病患者的心臟承受能力弱,而利尿劑可以給心臟減輕負荷。當患兒產生了合并感染時,一般會用抗生素對其進行治療,并且能起到糾正心律紊亂的效果。
在本次統(tǒng)計的99名新生患兒中,有40名兒童為死亡放棄病例,占40.4%,其中有2名患兒最后死亡,1名患兒是患有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最后導致心力衰竭而死,另外1名患兒是中毒性腦死亡,還伴有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有28名患兒在確診后,根據(jù)他們的具體情況,醫(yī)生認為不適合進行急診手術,對患兒實施的是內科治療,最后患兒都將心臟病治好出院了。有10名患病兒童,在我院確診之后,由于情況比較嚴重,和一些其他的原因,選擇了轉到上級醫(yī)院進行治療。
通過分析和臨床實踐,可以發(fā)現(xiàn)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治療難度非常的高,尤其是患病的又是抵抗力、免疫力等各方面身體指標都較弱的新生兒來說,患了這種病,治療過程十分艱難。林其珊[2]等的研究對患有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的小于6個月的嬰兒進行了治療結果的分析,發(fā)現(xiàn)對于患兒來說,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是最好的選擇,大部分患兒在嬰兒期進行矯治的話,可以獲得不錯的手術效果,與國際先進水平不相上下。總之,臨床醫(yī)生,在對新生兒的臨床治療中,應該多跟患兒家長進行溝通,對患兒進行合理的治療,能為患兒贏得更大的生存幾率。
1 楊軍.超聲心動圖在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24):667-669.
2 林其珊,李羚,黃國英,等.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924例臨床及彩超評價[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2(17):58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