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王新娟

金秋十月唱豐收,三秦大地果香濃。從渭北高原到八百里秦川,漫山遍野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么,作為蘋果生產大省的陜西,2012年產業發展情況到底如何?主產區的果品生產、銷售及果農增收情況怎樣?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陜西省果業局生產處負責人和一線專家。
陜西省自然條件優越,蘋果栽培歷史悠久,具有大規模發展果業的條件和優勢。蘋果是陜西省農村經濟的優勢產業。渭北黃土高原是國家確定的中國兩大蘋果產業優生帶之一,也是中國唯一符合蘋果生長最適宜區七項指標要求的優生區。該地區海拔較高,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層深厚,質地疏軟,氣候較為干燥,環境污染小,這里的蘋果,具有個大、色艷、香甜、細脆、耐貯、污染少等特點,是世界級的優質蘋果生產基地。“十二五”以來,陜西省蘋果面積和產量躍升為全國第一,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水果生產基地,規模經濟效益日益顯現。為了全面了解陜西省2012年蘋果生產情況,近日本刊記者采訪了陜西省果業局生產處黃長科處長。
記 者:10月是陜西蘋果收獲的季節。黃處長,今年陜西蘋果的長勢如何?
黃長科:今年是我省蘋果生產少有的風調雨順的年份,加之果農管理果園的積極性普遍提高,投資大幅增加,可以說是豐收在望。最近,陜西省果業局對全省蘋果生產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總體來看,今年蘋果著果率高,果實發育好,后期如無大的災害,預計全省蘋果總產量有望達到1046萬t,比去年增產9%。
記 者:看來今年我們陜西蘋果又是一個豐收年。之所以能夠豐收,您認為主要原因是什么?
黃長科:今年陜西蘋果能夠豐產豐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蘋果園總面積增加,掛果園面積增加。今年,全省新建蘋果園3.95萬hm2,總面積達到66.67萬hm2左右,全省預計新增掛果園4萬hm2,今年掛果面積達到43.33萬hm2,進入盛果期的果園面積也相應增加。
二是果園基礎設施條件得到較大改善。近幾年來,借力財政現代果業項目的支持,項目區果園加強有機肥源及沼氣建設,大力推廣果園機械,實施果園間伐、架設果園防雹網、安裝殺蟲燈、建集雨窖等,果園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果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以及生產水平有較大幅度提高。
三是果園管理水平逐年提高。為了適應市場變化,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各市在推進標準化生產上狠下功夫。各蘋果主產區積極推進栽培制度改革,有條件的地方矮化栽培面積不斷擴大,新建園實施大苗栽培,寬行或寬窄行布局。老果園改造力度加大,間伐面積不斷增加,果園機械大量應用,燈、板、帶等無害化病蟲害防控技術大力推廣,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加大,果樹枝條粉碎堆漚還田、果園生草、果畜結合積極推進,“果—畜—沼—窖—草”生態果園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有機肥施用量逐年提高,黑膜覆蓋等旱作果業技術逐步推廣,為蘋果優質高產打下了良好基礎。
四是加強技術培訓,提高科技水平。今年以來,各級果業部門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果農科技水平,建立新型推廣體系,培養新型農民技術員,帶動果農科學務果,培育民間資本龍頭企業進入生產一線,建立穩定基地,提高集約化水平。
記 者:面對這樣的豐收好年景,能預計一下銷售情況嗎?
黃長科:陜西是我國蘋果外貿出口大省,每年堅持統籌兼顧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從國內市場來看,2011年陜西蘋果生產銷售情況良好,平均售價達到3.20元/kg,比2010年增加17%。針對今年蘋果大豐收給銷售帶來的壓力,各地及早安排部署了果品銷售工作。
從早熟蘋果銷售價格好、銷售快的情況看,今年陜西蘋果銷售仍趨平穩,價格穩定。
從國際市場來看,2011年,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全省企業自營出口果品32.26萬t,比上年下降35.9%,出口額5.28億美元,增長19.3%。其中:鮮果出口2.87萬t,出口額0.25億美元,分別下降23.8%和10.4%;濃縮蘋果汁出口 26.56萬 t,下降 39.6%,出口額4.62億美元,增長18.8%;其他加工果品出口2.83萬t,出口額0.40億美元,分別增長11.0%和60.5%。2011年全省濃縮蘋果汁出口量、出口額分別占全國的43.3%和42.8%。從目前情況來看,今年的出口銷售情況應該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陜西蘋果走向世界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記 者:陜西蘋果產業發展形勢大好,你們在促進陜西蘋果優質高效發展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黃長科:據統計,今年我省新發展果園面積3.95萬hm2。目前,全省蘋果面積約66.67萬hm2。早、中、晚熟品種比例為 5∶15∶80。近年來我們著力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發展新優早中熟品種。為了緩解中秋、國慶“雙節”前早采紅富士的現象,我省加快發展“玉華早富、秦陽”等早中熟品種2萬hm2,使我省蘋果從6月份開始每月都有新鮮蘋果應市。
二是示范推廣矮化栽培。為了推動果園輕簡省力化栽培,陜西省果業局在水肥條件好的地方開展矮化集約高效栽培。目前這一技術已在我省寶雞等市推廣,推廣面積1.33萬hm2多。我省已成為全國蘋果矮化栽培推廣面積最大的省份。
三是積極發展山地蘋果。2008年我省提出了蘋果種植北擴西進規劃,在延安北部、榆林南部8縣區發展山地蘋果。目前全省已發展山地蘋果達13.33萬hm2多。山地果園最大優勢在于通風透光、晝夜溫差大、含糖量高、風味濃郁、耐貯藏,價格高,市場銷售前景好。山地蘋果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改善了生態環境。
白水縣是中國著名的“蘋果之鄉”,地處關中平原與陜北高原的過渡地帶,是全國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示范縣之一。近年來,白水縣致力于建設世界有機蘋果生產基地、世界蘋果科研示范基地、中國鮮食蘋果出口基地、中國蘋果深加工基地、中國優質蘋果苗木繁育基地,積極打造中國有機蘋果第一縣,走出了一條具有科技含量和地方特色的經濟發展之路。為了了解該縣蘋果生產情況,記者特地采訪了陜西省蘋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白水蘋果試驗站站長梁俊博士、研究員。
記 者:梁老師,您好!作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教師,您長期駐扎在蘋果生產第一線(陜西省白水縣)進行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你們是如何有效開展相關技術推廣與普及的?
梁 俊:首先,我們從事的研究都是針對生產上面臨的問題和將要面臨的問題開展研究,研究的針對性很強。我們一方面整合已有研究成果,在生產上做出示范、做出樣板;另一方面通過研究做好技術儲備,應對今后果業生產上將出現的問題。
第一,做出樣板,讓老百姓來觀摩。我們2005年開始在白水縣建立蘋果試驗站,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整合我們多年的研究成果,結合產業發展,將生產上要解決的問題和未來3~5年要推廣的技術在我們站上先做出示范樣板,展示給廣大果農。我們首先針對生產上現有的老果園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老果園提質增效技術,在白水試驗站建立了蘋果提質增效示范樣板園1.33hm2,讓老百姓看到老果園仍有較大的生產潛力;其次是選擇示范戶,建示范園,將示范樣板搬到村莊田頭,我們與地方政府合作開展科技示范與科技入戶工程,在白水縣選擇了100多個示范戶,建立了667hm2示范園。3年的時間,這些示范戶和示范園的產值至少翻了一番,之后又帶動全縣完成近2萬hm2的老果園的提質增效改造,使白水蘋果產值由2005年的5.2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25億元。為了盡快推廣蘋果矮化栽培技術,我們2007年開始在試驗站建立不同類型和模式 (品種、樹形、生草、覆蓋、灌溉模式等)的樣板園,到2009年全面結果時與地方政府合作開始大面積推廣蘋果矮化栽培技術,現在白水縣每年以2000hm2的速度新建規范化的矮化果園。

梁俊研究員(左)接受本刊記者采訪
第二,廣泛開展技術培訓,提高技術干部和果農的思想認識,提高他們對果園的生產管理技術。針對不同層次開展不同形式的培訓,對全縣廣大干部及鄉鎮干部開展解放思想、認清果業發展形勢的培訓,對縣鄉鎮技術干部、果農技術骨干開展技術提高培訓,對廣大果農開展技術普及培訓。培訓形式有3年推廣碩士研究生教育、1年強化性系統教育、3~5天短期培訓、季節性1天專項培訓、田間現場培訓、電視講座、觀摩等。我們先后實施“十百千”人才工程,即為白水縣培養10名在省市有一定影響的果業人才(一般通過推廣碩士研究生教育),100名縣鄉鎮技術骨干(通過強化教育),1000名果農技術骨干(通過每年5~6次的短期培訓)。“135”人才計劃,即1名試驗站專家帶3名縣技術干部和5名果農技術骨干,1名縣技術干部帶5名果農骨干,1名果農技術骨干帶5名以上周邊果農,通過傳幫帶的形式,不斷擴大技術的普及率,擴大示范園的面積,使全縣蘋果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記 者:白水縣提出“打造中國有機蘋果第一縣”,您認為有哪些優勢?
梁 俊:陜西白水蘋果發展具有以下幾個優勢:一是地域優勢。白水縣位于陜西省渭南市北部,地處渭北黃土臺塬和陜北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1.4℃,年降水量577.8mm,無霜期217天。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優越的自然條件,造就了國內外專家公認的優質蘋果生產區域,成為全國五大蘋果主產區中唯一符合優質蘋果生產七項指標的最適宜區的縣份。
二是產業優勢。全縣轄7鎮3鄉,194個行政村,1231個村民小組,總面積986km2,總人口30萬。近年來,白水縣圍繞蘋果富民強縣目標,依托資源優勢,以“生態、循環、科技”為切入點,突出“果—畜—水—草—沼”一體化發展模式,大力推進有機果業建設,把蘋果產業推向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目前蘋果已成為我縣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5%以上來自蘋果。目前,全縣蘋果栽植總面積3.67萬hm2,掛果面積3.2萬hm2,總產量52萬t,全縣蘋果總產值25.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0%來源于蘋果,白水農民因蘋果而脫貧致富。全縣通過國家綠色食品基地認證 2萬hm2,有機食品基地認證0.2萬hm2,取得世界良好農業規范認證200hm2、中國良好農業規范認證533.33hm2。白水蘋果共榮獲50余項國家、省級大獎,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國蘋果之鄉”、“全國優勢農產品蘋果產業帶建設示范縣”、“全國蘋果二十強縣”、“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縣”和“中國蘋果無公害科技示范縣”等榮譽稱號。
三是科技優勢。有國內一流的專業蘋果試驗站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團隊作為技術支撐。在國內所有蘋果生產基地縣,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白水蘋果試驗站是設備設施最完整、技術力量最強、科研成果最多的蘋果試驗站,在白水蘋果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白水蘋果試驗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在綠色、有機蘋果生產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方面對白水蘋果產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記 者:打造有機蘋果基地,白水縣主要有哪些具體的做法?
梁 俊:一是有機蘋果基地標準化管理措施到位。為加快有機蘋果基地建設步伐,白水縣充分發揮果業專業合作社、村級技術示范義務推廣員的作用,通過召開會議、現場觀摩、示范操作等方式,大力推廣以有機肥源建設為核心的四項關鍵新技術,不斷提高基地標準化水平,建成田家洼、馮家塬、東方城等一批有機示范園2400hm2余。
二是有機技術培訓工作落實到位。為加快提升有機蘋果生產管理水平,依托西農試驗站科技優勢,我們建立了校縣聯席工作會議制度,落實了季季培訓工程,根據果樹生長物候期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技術培訓。今年已組織召開校縣聯席工作會議3次,村級義務示范推廣員會議5次,舉辦“135”果業人才培訓等各類技術培訓共280余場次,錄制電視專題技術講座8期,印發技術宣傳資料5萬余份,培訓果農達到10萬余人次。
三是蘋果有機品牌建設及營銷環境治理落實到位。為推進白水蘋果品牌戰略,提升白水蘋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今年縣上與著名影視明星許晴續約,延請許晴為白水蘋果形象代言人。8月份開始,白水蘋果代言形象宣傳廣告在央視一套、鳳凰衛視、湖南衛視等全國高端媒體陸續播出。政府出臺了《果品營銷環境治理工作實施意見》,積極組織企業和果業專業合作社參加洛川蘋果節、廣西南寧全國果蔬展銷會、廣州綠色食品博覽會等各類果品推介會。同時宏達公司在北京建立白水有機蘋果展廳,每個蘋果售價最低10元。實施明星形象代言以來,白水蘋果銷售比往年呈現客商多、價格高、進度快的良好局面。
四是以畜促果措施落實到位。有機果業要提升,發展畜牧業是關鍵。要解決果園生長過程中所需的養分和肥料,必須擁有有機肥。通過發展養殖業,為果園提供有機肥源,真正形成 “草—畜—沼—果”的生態農業循環體系。全縣實現生豬飼養量80萬頭、建設沼氣池2000戶,使全縣沼氣池總量達到了2.2萬余口。按照一口沼氣池帶動0.33hm2有機果園計算,就可發展0.73萬hm2有機果園。同時,按照“壯牧優果養殖示范工程”,我們推廣應用蘋果枝條粉碎發酵還田技術,大力開展堆肥、漚肥試驗,培植有機肥源,全力推進有機果園建設。
記 者:與去年相比,今年白水縣農民蘋果生產經營呈現哪些新的特點?
梁 俊:白水縣今年蘋果生產總體好于去年,面積將穩中有升,產量將增加8%以上,產值將增加10%以上。隨著蘋果產業效益的提高,果農渴望學習技術的熱情更高了,對蘋果生產的信心更強了。今年農民自發和以合作社為組織到蘋果試驗站參觀學習的數量到目前已超過了4000余人次,比去年翻了一番,經常前來咨詢或電話咨詢的也明顯增多,每次組織培訓,果農參與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經常是場地爆滿。
在生產上果農普遍重視關鍵技術和新技術的應用,雙層雙色果袋、人工授粉、果園生草覆蓋等技術應用面積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更多果農愿意加入蘋果專業合作社,使得合作社的規模、數量和質量也得以提升。
在經營模式上,更多的專業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有機蘋果專營店,越來越多的蘋果以禮品盒裝、精品箱裝的方式進行銷售,這樣就能獲取更大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