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 敏,王 毅,陳湘玉
可追溯管理在護理質量控制工作中的應用
練 敏,王 毅,陳湘玉
質量可追溯性是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要求,它能為企業落實質量責任制提供可靠的依據,還能分析找出產品質量的潛在缺陷點,對造成缺陷點的技術不穩定因素、人為因素或管理因素加以控制和調整,不斷提高產品質量[1]。國際標準化委員會ISO8402:1994《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術語》把“可追溯性”定義為:根據記載的標識,追蹤實體的歷史、應用情況和所處場所的能力。這里的“實體”不僅可以指一個產品,還可以指一項活動、一種措施、一種過程、一個機構或一個人等[2]。我院自2008年起在護理質量控制過程中引入了可追溯管理,要求管理者在設計、督察、記錄、反饋、整改過程中,堅持信息透明化,做好詳細數據管理,保證對質控的追溯和效果追蹤,自實施兩年多以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為地市級三級甲等醫院,開放床位1 698張,全院護士1 250人。學歷:碩士1人,本科370人,大專742人,中專137人。職稱:主任護師1人,副主任護師16人,主管護師222人,護師623人,護士388人。護理管理人員84人,其中護理部主任和副主任3人,科護士長9人,護士長72人。
1.2 方法
1.2.1 質量記錄的可追溯 運用可追溯護理質量反饋表,實現質量記錄的追溯。此表分為2個部分:眉欄和表格,眉欄包括科室、檢查時間、綜合評分、檢查者簽名;表格部分由項目與分值、扣分、得分、質量問題、原因分析、崗位情況、整改措施、整改措施、效果評價等信息組成,其中項目與分值包括基礎護理、特一級護理、護理安全、病區管理、急救物品管理、消毒隔離管理等內容;崗位情況包括班次、值班人員、病人數、特一級護理人數、急診病人人數等;效果評價包括整改時間、整改效果、評價者簽名。護理質量記錄要求完整,數據資料準確,語言簡練,字跡清晰。
1.2.2 護理質量控制的可追溯 護理質量控制活動形成“檢查—確認問題—分析原因—追究責任人—制定整改措施—追蹤整改效果—再反饋”的控制環,并在循環的控制中建立全方位的信息跟蹤機制。
1.2.2.1 追溯確認問題,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病區質控小組在收到可追溯護理質量反饋表后,將確認的質量問題追溯到發生時間、發生地點、發生班次及其他各方面的信息,根據原因分析,確定責任人,讓責任人來承擔相關責任,并以此與績效考核相結合。分析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后,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選擇并實施防止再次發生的解決措施,并限定整改期限。
1.2.2.2 追溯整改效果,持續改進 科護士長對整改效果進行追蹤評價,攜帶被督察病區上個月發生的問題進行追蹤督察,查看整改情況,整改措施是否切實可行,責任人是否落實,措施是否有效;同時將評價意見反饋到護理部;護理部對質量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確定重點控制內容,組織護理質量專業委員會討論分析,對于整改困難的問題繼續查找原因,修正整改措施,直至問題解決。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可追溯管理實施前后護理質量比較(見表1)
表1 可追溯管理實施前后護理質量比較(±s) 分

表1 可追溯管理實施前后護理質量比較(±s) 分
項目 特一級護理 基礎護理 病區管理 急救物品管理實施前 98.60±0.63 99.02±0.41 97.54±0.92 98.53±0.66實施后 99.34±0.48 99.52±0.26 98.20±0.65 99.49±0.39 t值 -3.04 -3.61 -1.03 -4.36 P 0.004 0.002 0.055 <0.001
2.2 住院病人滿意度比較(見表2)

表2 實施前后住院病人滿意度比較
2.3 可追溯管理實施前后護理安全事件比較(見表3)

表3 可追溯管理實施前后護士主動上報杜絕不良事件率比較
3.1 可追溯管理促進了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可追溯管理反映的是質量控制體系的實施,是護理質量體系持續改進的依據。可追溯管理加強了環節質量控制,使得質量管理更加完善、管理的內容更加細化和具體化,責任更加明確,在追溯時限內有據可查。質量可追溯性的核心在于PDCA質量控制環中原始質量數據的可追溯性與復現性。將質量問題追溯到發生時間、發生地點、發生班次及其他各方面的信息,分析根本原因,根據原因追究責任人,制定整改措施,追蹤整改效果,強調追蹤評價,以反饋促進改進,以追蹤促進效果,從關注問題轉變為關注解決問題,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結果表明,特一級護理質量得分由實施前98.60分上升到實施后99.34分,基礎護理質量得分由實施前99.02分上升到實施后99.52分,急救物品管理得分由實施前98.53分上升到實施后99.49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住院病人滿意度由實施前的94.53%上升至實施后的96.2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2 可追溯管理提高了全員質量管理意識 可追溯管理使得每個環節的相關人和信息都將得到明確的記錄,質量管理的環節中涉及的被檢查者、檢查者、整改效果評價者都會簽全名,每個人都將對自己的行為結果承擔責任。可追溯管理更強調共同承擔,質量管理不是個人的事,而是關系到整個科室、醫院及病人的利益。質量管理不是針對個人的,在質量管理的環節鏈上,每個人都將對自己的行為結果承擔責任,每個人都是風險的承擔者。可追溯管理的追溯就是要追蹤排查出問題出自哪一個環節,其責任主體是誰,誰制造安全風險問題,誰就承擔相應責任。表3顯示,護士主動上報杜絕不良事件率由實施前0.078%上升到實施后的0.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通過這種責任壓力機制使參與質量安全者都能夠自覺自律,提高了廣大護理人員參與質量控制的意識。
3.3 可追溯管理提高了問題整改的有效性 可追溯管理能追溯并提供可靠的依據,如問題發生時間、發生地點、發生班次及其他各方面的信息,根據客觀的信息從人、財、物、時間、信息進行原因分析:如人力配備是否充足、合理;護理人員是否具備崗位勝任能力;護士服務是否出現偏離;工作流程是否科學、高效;指導文件是否符合臨床實際等。然后,以反饋促改進,以追蹤促效果,提高了問題整改的有效性。
可追溯管理在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同時,也為績效考核提供了定性、定量的考核數據和信息,確保績效考核有理有據。護理質量的可追溯管理,目前在現有的條件下,質量信息的快速傳遞、數據自動分析和保存、各級護理管理人員有效監控還有待加強,還有待建立公開透明的“電子信息平臺”和運用符合臨床需要的質量管理軟件。
[1]Lutters D,Wijnker TC,Kals HJJ.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process planning[J].Annals of the CIRP,1999,48(1):385-388.
[2]章蓓蓓.可追溯管理在招投標中的應用機制研究[J].企業管理,2008,5:58-59.
Application of traceable management in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work
Lian Min,Wang Yi,Chen Xiangyu
(Nan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210046China)
[目的]促進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方法]引用可追溯管理,設計可追溯環閉式反饋控制表格,追溯問題,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驗證并鞏固整改效果。[結果]特一級護理、基礎護理、急救物品管理得分上升,病人滿意度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士主動上報杜絕不良事件率上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可追溯管理可提高護理質量。
可追溯管理;護理;質量控制
R197.323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01.036
1009-6493(2012)1A-0074-02
練敏(1979—),女,護士長,護師,本科,從事護理研究,學習單位:210046,南京中醫藥大學(工作單位:210008,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附屬鼓樓臨床醫學院);王毅、陳湘玉(通訊作者)單位:210008,南京市鼓樓醫院。
2011-06-10,
2011-11-14)
(本文編輯 孫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