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鈞仁 內蒙古民營企業國學商會會長

“戰龍于野,其血玄黃”。事情已經發展到了最高階段,一直向上飛的“龍”已經升到最高層,頂到了天,現在唯一能阻擋住他發展的就是天了,但是人是不能與天斗的,這個規則一直在《易經》中存在,是一條不可違背的游戲規則。在這個階段,“坤”制定出了在本階段的戰略部屬,那就是從城中出來,跨出郊外,到野外的邊疆爭取更大的地盤。就像毛主席說的那樣:“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無論是在陌生環境還是在境外對敵戰斗,都要付出流血犧牲,這也是客觀規律,不能抱任何僥幸心理。現在的生活中經常發生很多類似的事情,當人們成為一個“亢龍”的時候,欲望急劇膨脹、讓自己違反游戲規則繼續向上發展,打算把天捅一個窟窿。要不然就反身向下窩里斗讓周圍的人不得安生。而對去做“廣大天地大有作為”的事情,不是被向上的欲望蒙住了眼睛,就是擔心流血而止步不前。
洪七公教郭靖的時候告訴他這招打出去還能隨時控制住并能收回來,要做到收發自如,發招的時候要有悔意。這是金庸老先生把這招用在比武上的演繹。在現實的等級社會中,要是真的上去當了眾人仰慕的領導,還能說下就下來嗎。那個時候你可能是一位干了多年的處長,在處室里有絕對的權威,但是在本處室這個范圍內,沒有再升的空間,自己也不愿意下,也不可能隨便就下,面子上也不好看。這個時期的你,必須要重新調整心態,讓自己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一個空間中(坤:龍戰于野),重新將自己定義成為一條“潛龍”,再一步步地前進到局長那個更高層次的“九五之尊”。從“潛龍勿用”、經過“終日乾坤”、到達“飛龍在天”、直至“亢龍有悔”,“乾”封在我們面前展示出一條嚴謹而又客觀的人生發展路程,指導我們在不同的階段,采取正確的行動,從獲得健康的發展。這里不僅體現出了“行”,而且還體現出了“健”。認識到了就要“行”,行動了就要具有穩準狠的陽剛之氣。
僅知道前進,卻不知道退守、只知道生存,卻不知道死亡、只知道取得,卻不知道喪失。難道只有圣人才能夠做到嗎?知道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當,難道只有圣人才能夠如此嗎?在這一段中“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其唯圣人乎?”正是“用九”的最好的解釋。乾卦,闡釋宇宙創始萬物,大自然的法則,至大、至剛、至中、至正,具備創始、亨通、祥和、堅貞的偉大功能,周而復始、無窮無盡、是人類至高無上的行為典范。因而,孔子不愿其詳,由各種角度,反復加以闡揚。
大自然的運行過程,由潛藏醞釀生機、萌芽生長、奮發茁壯、欣欣向榮,經過不斷的考驗,到達開花結果的極盛時期,然而又由盈而虧,返回原始,重新開始,循環不已,以至于無窮。然而,大自然這一生生不息偉大的功能則完全出乎自然祥和而且執著于純正。人類行為,應當效法大自然的運行規律,領悟由無而有,由盈而虧的法則性,始能把握時機,知進而退。當潛伏時期,應當覺悟、無以發生力量、必須堅定信念、隱忍待機、不可妄動。當顯現時期,羽毛未豐、應當以誠信、接近群眾、結合力量,始能獲得立足之地。當成長時期,應當奮發、自強不息、充實力量,同時,更必須戒慎恐懼,以避免危險,遭致毀損。當茁壯時期,應鞏固群眾基礎,審慎把握最有利的時機,一舉獲得成功。當抱負得以施展的極盛時期,應當一本初衷、選賢與能、造福群眾、使其各安于位、各得其位、始能安和樂利。盛極而衰,為大自然的常規、居安必須思危、物極必反、極端陽剛,必然產生反作用,唯有時刻警惕、冷靜、客觀、不逞強、不沖動、不妄動、順其自然、謹慎因應變化,善用剛與柔的法則,掌握進退存亡的關鍵,堅守純正,始能確保祥和與安全,并特別強調,執著于純正的重要性。
善與惡的果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個速度有急有遲。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由心生、又由心滅,人往往在達到飛龍在天的地位時,欲望叢生,此時過必出焉。
人的懺悔方法很多,表面的悔過,作用是不大的。佛所留下的經典,明確記載著文殊師利菩薩的到場五臺山,殊勝無比。很多高僧大德說過,踏上五臺山一草一木,此世不墮惡道,如能從佛母洞一進一出,七世可不墮惡道。許多年來,我去過很多次,細算下來,得好幾十世不墮惡道了。最后一次去佛母洞,在洞里待了很久,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離開佛母洞以后,從此不在做惡,不在犯過錯,注定七世不會墮惡道,但如果不斷作惡,而且不知悔改,別說七世了,當世就會墮惡道,人不怕有過,就怕不知道悔過,悔過以后就要脫胎換骨。老天一次一次的安排把你人生中的不順歸結到命運不濟那就大錯而特錯了,那是自身一次次的亢奮,欲望膨脹過失盡顯,老天對你警醒如果起不到作用,它將會安排更大的災禍,只怕那時想改都沒了機會……什么是老天?它不是神,也不是佛。它是宇宙自然規律。宇宙包含了地球,地球包含了中國,中國包含了你我,宇宙,地球,中國,你我,皆有規律,誰違反了自然規律,誰就會招致災禍。如果有一顆真正懺悔的心和洗心革面的決心,那就去一趟佛母洞,然后一步一拜或三步一拜,拜上黛螺頂,回來以后慎言慎行,堅守人倫道德行事,可幸福余生,福萌子孫。
國學商會獨樹一幟,在今年創辦了國學軍校,雖然每期只有三天,但眾多民營家無不受益匪淺,這里有很多心得體會愿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把這三天的心靈之旅稱之為人性鏡面系統,在當今追逐名利的社會里大部分人都偽裝著自己,自身到底有多善?有多惡?有多心胸寬廣?有多斤斤計較?離人倫道德有多遠?這些問題其實連自身也未必說得明白,因為大大的欲海把自己也給蒙蔽了。
大部分企業家來參加國學軍校是為了聽我的易經講座,聽的目的是想知道自己的命運。這個想法在我看來很狹隘,這也是五千年以來中國人把易經都小用了從沒大用,就連一個外國人都知道利用易經的基礎理論發明了二進制計算機,試問當今有幾個人能不用網絡?它的起源原來是易經。古圣先賢伏羲氏為了研究宇宙創造了河圖洛書,周文王為了天地合一創造了后天八卦,孔子為了推廣人倫道德編創了《易傳》,后來的人呢?把它更多的用在算命的領域里去了,這是可悲之處,沒有真正明白了古圣之意圖。有很多人反映聽我講易經和別人不一樣,我說那是發心不一樣,是用此學術掘取名?還是利?還是神話自身?沾了這些邊際永不能窺其大道。
如果把中國十幾億萬身家的企業家放在北朝鮮,他們還能夠輝煌嗎?所以,國家都有著自然規律,當四年以前,說到了中國經濟變化和一些事情,如今一一應驗了,這不是人的神奇,而是易經的博大,孔子和弟子子張的對話,“雖百世,可知也,”被記載在《論語》里,難道你敢說孔子說他知道一百世以后的事?那是封建迷信?決然不是,只是孔子運用了易經的規律推理出百世。我們都是泱泱中華的一份子,知其國家的自然規律后,我們做事才能更加從容淡定,光顧著自己的命運如何如何,那便是本末倒置。運用易經去參透宇宙,確實很深邃,但心懷蒼生大愛,必能悟出乾坤,吾將窮其一生往之。
人無論有什么過,只有明理后方能悔之改之,明理需要一個環境,過程,理論,導師,如有志同者可常聯絡,明大道、化腐朽為神奇,知悔改、生智慧轉乾坤!
內蒙古民營企業國學商會
E-mail:nmgmyqygxsh@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