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言雅娟 曾 锃
(1.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株洲 412001;2.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株洲 412001;3.株洲南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 株洲 412001)
基于云教育模式的英語教學研究
李 莉1言雅娟2曾 锃3
(1.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株洲 412001;2.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株洲 412001;3.株洲南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 株洲 412001)
隨著云計算的出現和發展,云教育時代悄然而至。云教育系統可以有效地整合跨區域的教育資源,為用戶提供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非常適合英語學習者周期長、投入大的學習需求。文章描述了云教育系統的結構,探討了云教育模式的特點,并分析了基于云教育模式的英語教學以及云教育模式的發展前景。
云教育平臺;英語教學模式;虛擬教室;在線學習;云計算
信息技術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云計算的時代。云計算改變了資源共享的方式,改變了資源存儲的方式,提供了更便捷、更快速獲取信息的通道。云計算發源于企業界,已經有多個成熟的產品,并進一步影響到了教育領域。
云計算的基本特征是:首先,云計算是基于互聯網的,也就是以瀏覽器為基礎的;其次,數據存儲在云端,應用也存儲在云端,這些對用戶透明,通常由第三方提供;再次,云計算強調服務,用戶按需使用服務。云計算在云計算平臺提供的強大基礎架構平臺上提供云計算服務。云計算服務的基本形式有三種,即基礎設施服務 (IaaS)、平臺即服務 (PaaS)、軟件即服務(SaaS),從下到上,構成云計算的金字塔。
云教育時代已經悄然而至了。“云”的思想核心就是資源的集中共享。“云”將所有資源集中在一個先進的平臺上,使資源在統一平臺的統一管理調配下,具備最大的靈活性和利用率,最終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給用戶。云教育則是一種基于云計算的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是利用現代最先進的云計算技術,在云計算平臺上通過對所有集中在該平臺上的學習資源進行統一管理調配,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給用戶的一種教育模式。“云”能提供的存儲與計算能力是可以隨意調節的,它能實現一些傳統硬件條件下難以實現的課程形式和通信方式。“云”能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移動學習,能實現國內一些學者所提倡的“小型化學習”、“微型化學習”。云教育模式要求知識必須碎片化,以具備足夠的靈活性。“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樣樣有學”的終身教育理想,建立基于云計算的互動式教學系統已成為可能。這里也可以將云教育定義為基于云計算的電教(e-Education)系統。
云教育系統包含一個非常復雜的結構體系,涉及的內容很多,主要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大方面。其中,云教育系統硬件主體結構包括應用服務器、數據存儲網絡、計算機群、對外連接網絡和網絡存儲設備五大部分,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現將其具體功能說明如下:

圖1 云教育系統結構圖
應用服務器 為云教育的應用平臺,提供大量的服務接口。
數據存儲網絡 Storage Area Networks是云教育系統中數據存儲的核心網絡,通過內部的高速網絡將大量的存儲設備連接起來,通過Metadata服務器將這些數據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對外連接網絡 是系統與外部連接的網絡,其性能直接決定了云教育系統的服務質量(QoS),如網絡帶寬、數據時延、“數據抖動”(Jitter)等。因為是直接面向用戶,用戶體驗顯得尤為重要。
計算機群 云教育中計算相關的核心,可以是云計算、網格計算、并行計算等,為云教育提供大量的計算資源,可動態地為用戶提供方便、迅捷的教育類型的服務。
網絡存儲設備 為云教育提供數據存儲的設備,同教育相關的所有數據、信息都存儲在網絡存儲設備中。
軟件體系結構的核心系統包括操作系統、分布式文件系統、視頻/音頻的多媒體服務等。
學習的開放性 云教育系統可以集中很多世界級頂尖大學的教育資源,這些資源大多是免費提供給學習者的,學習者可以在合適的時間開始學習活動。開放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徹底擺脫了傳統教育的諸多限制,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學習環境。
知識網狀化和多媒體化 云教育的課程內容是一個巨大的網絡,包含多個分支,學生可以從任何一個位置開始學習。云教育課程包含文字、圖形、動畫、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可以提供學生多感官的刺激,促進學生對識記內容的理解和對實踐內容的掌握。
技術依賴性 傳統學習對技術的依賴較少,而云教育是信息技術發展到較高階段的產物,它依賴于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技術的進步提供給云教育更多的課程展現方式,如采用動畫、視頻的方式。技術的進步也帶來更多的交互方式,如BLOG、視頻會議、電子郵件等等。開展云教育課程教學,必須要有完善的校園網絡、能接入互聯網的硬件設備、針對各個學科的軟件資源等等。
平臺相關性 不同公司或學校開發的教育平臺不同,如有的教育課程采用IP課件的形式 (廣播電視大學多采用這種形式),有的教育課程采用MOODLE作為平臺。不同的平臺底層編碼不同,數據格式不同,這也決定了教育課程遷移性較差,靈活性不夠。
英語學習需要大量的資源,例如優秀的英語教師、優秀的英語教材、良好的語言環境等。這些資源在我國具有如下特點:(1)分布極其不均衡。優秀的英語教學資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大量的中小城市的英語教學資源缺之,甚至有很多城鎮的英語教師本身對英語掌握就不好。(2)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語言的學習是需要不斷重復來強化的,一旦脫離了環境,就需要大量的時間、金錢、精力才能很好地掌握。(3)缺乏優秀的外教資源。學習一種語言,最好的教師就是母語就是這種語言的人。有優秀的外教,學生才能真正掌握英語的精髓,才能真正掌握這門語言。我國外教資源少,優秀的外教資源就更加稀缺了。
云教育是一個沒有界限的虛擬教育系統。通過這個系統,師生間可沒有阻礙地交流,而不必在乎現在身在何處。學生的英語教師可能是一個地道的美國人,也可能是一個英國紳士。而他們可能正在自己的家中,品嘗著美味的咖啡,通過視頻給你講授英語。而學生只是呆在舒適的家中,就可接受正宗的英語學習,學到一口地道的英語。采用云教育模式進行英語學習,相對于課堂學習,擁有巨大的優勢,主要表現在:(1)可實現跨區域的英語教學資源整合。通過無國界的網絡,可將海量的英語教學資源有效整合,通過視頻的方式,可以將優秀的英語教師“帶”到學生的面前。(2)可避免遠途旅行的勞頓。通過云教育,可以讓莘莘學子足不出戶地學到自己需要的知識,避免遠途交通帶來的煩惱。(3)有巨大的靈活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學習計劃和內容。英語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通過云教育靈活地調整學習進度,每天學習半個小時英語所產生的效果,將遠遠超過一個星期集中學習4個小時的效果。
基于云教育平臺的云教育模式,將影響到多年來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教育方式。教師、學生可以靈活地選用各種終端來實現教學目的。例如,智能手機、PC、掌上電腦等都可以成為虛擬課堂的載體,成為教師、學生互動的平臺。學生可以利用自己大量的碎片時間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空間的跨度將不再是學生和教師進行有效交流的障礙。
雖然云教育模式有很多優勢,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將取代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具體表現在:(1)對學生的約束力強。課程教學有教師監督,師生可更有效地溝通。課堂教學在進行知識教育的同時,可開展思想道德教育。課堂教學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學生進行行為上的約束,而云教育卻缺乏這種約束力。(2)有效的互動。雖然云教育可以虛擬學生和教師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但效果同實際的師生互動肯定是有差距的。云教育很難創造“課堂氛圍”來感染每一位參與者。(3)有效的管理。課堂集中教學將教師和學生都能有效地管理起來。而云教育對教師進行有效管理的手段仍然處在摸索階段。
基于以上考慮,云教育系統更多地應該是傳統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可為傳統教學帶來最大限度的便利,而在校外教育方面,云教育系統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多媒體、虛擬現實等技術的迅速發展,虛擬課堂、提供海量教育資源的云教育正逐步成為教育產業中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云教育系統可以有效地整合跨區域的教育資源,為用戶提供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非常適合英語學習者周期長、投入大的學習需求。通過云教育實現英語教學,作為云計算的一種服務類型,必將獲得巨大的發展。
[1]Zeng Zeng B Veeravalli,and K L Li.A Novel Server-Side Proxy Caching Strategy for Large-Scale multimedia Application[J].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2010,(9):525-536.
[2]Zeng Zeng and Bharadwaj Veeravalli.A Novel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ofLarge-Scale Multimedia Storage System Using Autonomous Object-Based Storage Devices[J]. 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2009,69(4): 349-359.
[3]Zeng Zeng and Bharadwaj Veeravalli.On the Design of Distributed Object Placement and Load Balancing Strategies in Large-ScaleNetworked MultimediaStorageSystems[J].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2008,20(3): 369-382.
[4]陳斌蓉,李莉.論建立高職高等英語四化教學體系[J].中國成人教育,2007,(14).
[5]李莉.英語職業能力在行業英語教學中的實現[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4).
G712
A
1672-5727(2012)01-0170-02
李莉(1975—),女,湖南耒陽人,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系講師,主要從事英語教學。
言雅娟(1974—),女,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經管系講師,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學。
曾锃(1980—),男,博士,株洲南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