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姜美芝
在iPhone 4S的強勢推廣和自身數年來的打拼下,小i機器人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機會,但面對蘋果即將而來的打壓、其他中文版Siri的競爭,以及自身技術的壁壘,小i機器人面臨的挑戰不小。
毋庸置疑,在IT領域中國技術全方位的落后于歐美國家。正因為此,IT領域有限的幾個中國標準和技術都得到了業界、甚至政府的鼎力支持。比如WAPI、TD-SCDMA,以及讓人失望的EVD。除此之外,大部分涉及前沿的標準、產品和技術,都屬于邯鄲學步,難入行家慧眼。
在蘋果的Siri聲名鵲起后,中國的小i機器人也乘勢而上,逐漸引起業界的關注。讓人驚訝的是,小i機器人并不是拾人牙慧。早在2001年,開發出小i機器人的上海贏思就開始進入智能網絡領域,并在2003年年底開發出了小i機器人的雛形。從時間上來看,小i機器人走在了行業的前列,也經受了時間的考驗。當其隨著微軟的MSN落地,逐漸在QQ、雅虎網頁上成功應用,并借著蘋果iPhone 4S的Siri東風強勢推出時,被業內譽為“中國網絡機器人之父”、小i機器人董事長袁輝立即電告同事:小i機器人的機會來了。

Siri是蘋果公司在其產品iPhone 4S上應用的一項語音控制功能。有了這種最新的語音控制平臺,iPhone 4S搖身一變,成為一臺更為人性化的智能機器人。在Siri平臺上,用戶不僅可以通過語音閱讀短信、查詢天氣、設置鬧鐘,而且還可以使用語音調用手機的各種應用程序。更為神奇的是,手機還能實現自身的語音控制升級,不斷學習新的聲音和語調,提供對話式的互動。
語音控制技術雖然令人震驚,但Siri最閃光的地方并不在此,而是體現在人機互動方面。通常,機器在語音方面的反饋往往過于簡單、枯燥和死板。就像翻譯軟件一樣,翻譯出來的結果往往離題萬里。然而,Siri在這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很少出現答非所問的情況。據說,當用戶輸入“drunk”和“home”這兩個關鍵字時,Siri并不會簡單地給出喝醉和回家這兩個詞匯,而會判斷為喝醉酒、要回家,并會自動建議是否要幫忙叫出租車。
很顯然,Siri的流行可以解放我們的雙手,讓我們有機會在更多地情境下使用。比如駕車時接聽電話,這原本是違規行為。但眾所周知,很多人并沒有遵守這樣的規定,駕車時接聽電話的人比比皆是。雖然通過語音控制平臺并不能解決違規問題,但可以想象,當我們不用眼睛盯著屏幕,甚至不用手拿著手機就能接聽電話時,肯定能大大減少因為接聽電話而導致的車禍的發生。
隨著iPhone 4S的Siri在國外被人們所接受,為中國版Siri的推廣提供了條件,大大減少了諸如小i機器人這類中國版Siri的推廣成本。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小i機器人董事長袁輝才敢于說:小i機器人的機會來了。
相比于大都倉促上陣,希望分一杯羹的中國版Siri來說,小i機器人的優勢是具有較強的技術和經驗積累。追溯小i機器人的前世今生,已經將近10年歷史,這是其他中國版Siri所無法比擬的。同時,語音控制系統的成功對文化的依賴性很大,在語音控制系統完全成熟前,大部分Siri系統都是以調侃和娛樂為主。很顯然,具有中國背景的小i機器人在這方面占有絕對優勢。百度能在中國比Google略勝一籌,文化因素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小i機器人更為有利的是,蘋果的Siri一直沒有中文版本。目前iOS 5.1中Siri已經能夠支持日文,但原本計劃同步推出的中文Siri卻還一直沒有出現。
中文Siri出現的時間越晚,小i機器人就有越長的時間積累技術、建設渠道、占有市場。等中文Siri面世的時候,小i機器人很可能已經布局完畢。那時候,即便中文Siri擁有強大的蘋果品牌,也很難像在歐美市場那樣一統江山。
小i機器人的機會來了,能否把握,還得看它自己的實力了。
不可否認,在iPhone 4S的強勢推廣和自身數年來的打拼下,小i機器人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機會,但面對蘋果即將而來的打壓、其他中文版Siri的競爭,以及自身技術的壁壘,小i機器人面臨的挑戰不小。小i機器人的優勢毋庸置疑,但新興產業的發展沒有規律可行,最終還得服從于市場經濟規律,靠技術、管理和資本來說話。
雖然小i機器人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和經驗,但與無可匹敵的蘋果陣營相比,無論是技術、市場經驗還是資本實力,都存在較大差距。小i機器人的唯一機會就在中國,也只有在中國如此龐大的市場環境下,小i機器人才具有了這一機會。根據以往的經驗,小i機器人即便成功了,但也很難在高端市場和蘋果Siri競爭。蘋果是品質、地位的象征,在中國,就算是那些無法掌握蘋果產品精髓的用戶,也會以使用蘋果產品為榮。這就意味著,小i機器人在高端市場難有作為。
小i機器人在中低端市場的優勢是比較明顯的。相比于其他國產Siri,小i機器人不僅技術實力相對雄厚,而且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商用。從2004年以來,小i機器人先后成功登陸中國最大的IM平臺騰訊QQ、微軟MSN、雅虎Messenger等平臺,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運營商也有過合作經歷。然而,深諳中國市場的人都知道,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影響市場的因素極多。當魚目混雜的同類產品上市后,小i機器人能否保持自己的品牌影響力還是個未知數,一旦蘋果將小i機器人列為競爭對手進行打壓的話,小i機器人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小i機器人在技術上雖有創新,但也難脫與Siri的淵源。袁輝曾經一度強調Siri的優勢:Siri其實就是一個支持語音交互的智能網絡機器人,這種智能人機交互應用不僅具有按需服務、資源利用率高、冗余可靠性好、可擴展性強等云計算的優勢,還可以解決語音識別任務對大量訓練樣本的需求問題,有助于改善客戶服務體驗,提升用戶忠誠度與粘著度。雖然他也強調小i機器人不是Siri的簡單復制,但從平臺功能上看,并沒有太大的差異。在同類的平臺上,如果小i機器人沒有更為豐富的功能、更契合中國文化的應用,就很難在蘋果的強勢面前獲得生機。

當前,蘋果雖然推遲了中文Siri的面世時間,但相信這一時間的來臨不會太長了。如何應對來自多個內外競爭對手的挑戰,小i機器人必須做好心理、技術、資本等各方面的準備。
顯然,小i機器人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要走的路還很長。
毫無疑問,語音控制系統的市場前景極好,誰能掌控這一市場,誰就能在新一輪競爭中占據優勢。對企業來說,則在于誰能掌握行業的標準。標準是專利和知識產權的集合體,也是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在行業領軍企業之間的競爭,大都可以歸于標準的競爭。多年來,標準的缺失一直是我國產業、尤其是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桎梏。所謂“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技術,三流企業賣產品”,可見標準在現代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語音控制系統上,雖然小i機器人的起步甚至早于蘋果,但受制于資本、技術,只能在中文平臺上默默耕耘。當前,蘋果已經基本掌握了全球Siri市場的準入標準,小i機器人的機會就在于中文市場的準入標準。如果小i機器人能在蘋果中文Siri推出前確立市場地位,樹立中文Siri的標準,就能在中文Siri市場上贏得優勢。
眾所周知,為了扶持TD-SCDMA這個國產3G標準,政府曾一再推遲3G上市時間表。TD-SCDMA涉及的不僅有利益的因素,還存在通信安全的考慮。相比較而言,語音控制系統在安全性的意義上不亞于通信標準。以小i機器人而言,現在已經深入了政府、銀行、通信和各類IT平臺系統。從技術發展趨勢來看,最終很可能會應用到家電等各個行業。應用范圍之廣,同樣可以和通信標準相比擬。現在,隨著小i機器人等國產Siri的出現,既然有望改變游戲規則,那么業界理應誓死一搏。
面對蘋果的強大壓力,希望小i機器人能放低姿態,盡可能將其他國產Siri平臺團結在一起,打造真正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