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匯清
(河南化工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以下稱Incoterms)是國際商會(以下簡稱ICC)創立的對各種貿易術語進行解釋的正式規則。國際商會在2010年9月27日發布Incoterms?2010,并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但截至目前,在很多高校的國際貿易教材中仍繼續使用國際商會在1999年頒布的Incoterms 2000,而實際上,Incoterms?2010比起Incoterms 2000,在內容上已有相當大的改變。教材內容的陳舊給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帶來極大不便并對學生未來就業產生極大負面影響,學生無法了解并掌握新貿易術語為今后的職業資格考試帶來困難。
Incoterms 2000中的“船舷”一詞,實際上是買賣雙方活動領域之間假想的界限,長期以來已不能反映各國港口的習慣做法,在具體操作時的風險界限應遵循碼頭公司在進行裝船時的習慣做法,而最實際的問題則是碼頭公司需要確定哪一方負責其服務費用。在Incoterms?2010中,不再設定“船舷”的界限,取消明確的風險臨界點,只強調賣方承擔貨物裝上船為止的一切風險,而買方承擔貨物裝上船開始起的一切風險。
近幾年來,集裝箱運輸在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很多貨物即使使用海洋運輸方式也往往在集裝箱堆場交接,甚至進行“門到門”的交接。因此,許多外貿公司已經意識到傳統的FOB、CFR、CIF這三種貿易術語已經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也正是基于國際貨物運輸業的發展和銜接,ICC認為,貿易術語的修訂必須適應業務運作模式的變化。在此基礎上,Incoterms?2010按照新的分類方式,把11種貿易術語由原來的四組分成了兩類,第一類為 CIP、CPT、DAP、DAT、DDP、EXW、FCA,此組貿易術語適應于任何運輸方式;第二類為FAS、FOB、CFR、CIF,這一組嚴格界定為海運或內河航運。新的分類更有利于實際操作,可以讓不同的客戶針對不同的物品確定不同的運輸方式,有效解決因選擇不同運輸方式所引起的歧義。
在Incoterms?2010版本中增加了DAP和DDT這兩個全新的貿易術語,DAP取代了 Incoterms 2000中DAF、DES和DDU三個貿易術語,而DAT則取代了Incoterms 2000中的DEQ,并且擴展至適用于一切運輸方式,在近年來物流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此種變更順應了21世紀全球交通運輸方式重大變革的需求。
目前,在外貿類教材中所述的貿易術語仍是Incoterms 2000,而國際貿易慣例在實際業務中所起到的僅是指導作用,并不存在新舊版本立刻更替的問題,實際上目前大多數外貿企業在實際業務中仍沿用Incoterms 2000。但是作為一名外貿專業的學生必須了解最新版本的Incoterms?2010,因為它是今后外貿公司業務發展的趨勢所需,即使在新、舊版本交替時期學生也應對新規則的要點和特點逐一理解,以便在未來實際工作中更好地了解客戶意圖,有益于彼此溝通和業務發展。雖然目前教材內容滯后,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僅僅按照教材講解Incoterms 2000,而應把國際商會Incoterms?2010的修訂本作為資料印發給學生,并逐條與Incoterms 2000加以比對,詳細講解,并重點介紹DAT和DAP這兩種貿易術語。
在貿易術語的教學中,根據反饋,學生普遍反映貿易術語內容繁瑣冗雜,不易理解與記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采用新穎、多樣的方法以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

圖1 FOB運輸圖解
通過圖表演示可以加強學生對貿易術語中風險和費用劃分地點的理解,并且理解貿易術語中買賣雙方各自責任。如圖1,以FOB貿易術語為例,FOB是賣方在裝運港將貨物裝上指定的船只后,即不承擔任何風險責任的貿易術語,利用圖表的方式來進行介紹,使各項費用以及風險的轉移地點更加形象,易于理解。
在授課中,“填鴨式”的授課與“流水賬式”的講解不易于學生對貿易術語的理解、記憶與應用。所以在教學中應注意多種教學手段的綜合應用,如采用案例教學或開展討論等方式來提高教學效率,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與應用貿易術語。
在教學手段上,除了單純講授、案例分析及圖表演示外,還可以采用多媒體、錄像等方式進行教學,并在制作課件時做到語言精練,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把課程內容介紹清楚;也可以利用教學軟件進行虛擬操作,使學生對貿易術語的應用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為學生以后職業資格考試和就業奠定良好基礎。
[1]國際商會.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2010[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2]吳百福.進出口貿易實務(第5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范冬云.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剖析及教學應用[J].對外經貿實務,2011(10):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