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岸龍 韋德淵
廣西柳城縣中醫院骨傷科,廣西 柳城 545200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損傷,指股骨頸基底至小轉子水平以上部位所發生的骨折[1]。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該疾病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應引起臨床關注,以探求更佳的治療方案。筆者在本研究中對動力髖螺釘 (DHS)、股骨近端鎖定加壓鋼板 (LCP)治療老年股骨轉子問骨折的臨床情況進行比較分析,以期為臨床提供一定的參考信息。
將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采用DHS治療的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51例作為A組,男31例,女20例,年齡60~77歲,平均 (65.5士4.8)歲;右側29例,左側22例;跌傷31例,交通傷7例,其他原因致傷l3例;根據Evans分型,Ⅱ型28例,Ⅲ型17例,Ⅳ型6例。選擇同期采用股骨近端LCP治療的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50例作為B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61~75歲,平均 (65.3±5.0)歲;右側30例,左側20例;跌傷29例,交通傷9例,其他原因致傷12例;根據Evans分型,Ⅱ型26例,Ⅲ型l9例,Ⅳ型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0.05),具有可比性。
A組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C臂X線機下先行閉合復位,復位滿意后,皮膚作4~5cm的小切口,選用合適的短臂螺釘,依導針鉆孔、攻絲、旋人短臂螺釘,最后將套筒鋼板經皮膚小切口內、骨膜外肌肉隧道插入,使套筒與短臂螺釘局部吻合后將其打入,外展牽引使鋼板與股骨帖服,維持骨折復位后,用螺釘固定鋼板。B組采用同樣的麻醉方法與手術切口,骨折復位后直接裝人LCP,近端擰人3枚松質骨拉力螺釘,小轉子骨折也應復位固定。兩組患者手術結束常規放置引流管24~48h,術后抗感染治療,根據患者情況及早可行髖部肌群和下肢肌群的收縮練習。
參照參考文獻[2]制定本研究的療效標準如下,優:骨折一期愈合 (≤8個月),髖關節功能良好,肢體無短縮。良:骨折9個月內愈合,髖關節活動較健側差10~20。,旋轉內收畸形≤20。,患肢短縮≤2cm。差:骨折不愈合,髖關節屈曲≤90。畸形,患肢短縮>2cm,跛行。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B兩組的優良率分別為98.0、96.0,前者略高于后者,但組間無統計學差異 (P>0.05),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A、B兩組的手術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 (P>0.05);A組的術中出血量明顯多于B組,組問有統計學差異 (P<0.05)。具體數據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情況比較
老年股骨轉子問是骨質疏松的好發部位,骨質疏松的發生速度在骨小梁較快,在股骨矩則較慢,在發展速度快的骨下梁與發展速度慢的股骨矩的接合部是骨質最薄弱處[3-4],因此易發生轉子間骨折,骨折后出現疼痛、腫脹、淤斑、下肢不能活動,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應積極治療,目前相關的治療方案較多,臨床上一直在積極探討更佳的治療方法。筆者在本研究中的結果顯示,動力髖螺釘、股骨近端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各有優劣,相關的研究也并不少見[5-6],就解剖結果和生物力學要求而言,股骨轉子間骨折要求內固定必須具備抗內翻支撐和防止近端骨塊旋轉兩種基本功能,本研究中動力髖螺釘治療的優良率略高于股骨近端鎖定加壓鋼板治療,但動力髖螺釘手術創傷較大,加壓螺釘較粗,對股骨頭的切割及血運破壞較重,出JnL量多。股骨近端鎖定加壓鋼板則刨傷相對小,出血少。老年人機體老化,免疫力差,恢復能力下降,治療較為復雜,應盡量減少損傷,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因此創傷小、出血量少的方法更適用。
綜上所述,兩種方法治療老年股骨轉子問骨折各有優勢,但股骨近端鎖定加壓鋼板出血量更少,安全性高,筆者認為股骨近端鎖定加壓鋼板是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較佳方法。
[1]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等.實用骨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708-719.
[2]王紅旗.股骨干合并同側股骨頸及轉子部骨折三種內固定方法的臨床比較[J].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2,17(6):446—447.
[3]唐佩福,姚琦,黃鵬,等.股骨近端髓內釘一螺旋刀片治療高齡骨質疏松股骨轉子問骨折[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07,9(7):622-624.
[4]王亦璁.骨與關節損傷[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865-871.
[5]賴歡樂,李宇鵬,陳環球.老年人股骨轉子間骨折動力髖螺釘的手術治療[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06,6(3):209—213.
[6]袁煒慶.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的治療進展[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0,32(5):77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