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民主、法治的概念不斷的深入人心,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強化政府官員的責任,建設責任政府,已成為當前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趨勢之一。行政問責作為我國政府制度的一項創新舉措,在問責三鹿奶粉、山西黑磚窯等事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并已逐步走向制度化。由于實施時間短,我國的行政問責制中依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
一、行政問責制概述
行政問責制,又稱行政責任追究制度,主要是指特定的問責主體通過一定的程序,針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應當履行而沒有履行相應的職責和義務的情況下,必須承擔否定性后果的一種追究制度。
行政問責制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對我國政府機構和公務人員可以起到監督、懲處、教育和預防的作用。實施行政問責制,對促進我國政治體制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實施行政問責制,可以幫助我國各級政府機構進一步鞏固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確立勤政、廉政、優政行政文化,優化國家公務員隊伍,建設責任型、服務型政府,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我國行政問責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國行政問責制自建立以來,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1.問責主體單一、異體問責缺失。當前,我國行政問責主體由同體問責逐步向異體問責轉變,但由于我國行政體制的權利過分集中且缺乏制約,且缺乏獨立的行政問責機構,導致行政問責的裁定權仍然由相關部門的上級領導機關把控,公民及各類社會團體缺乏參與行政問責的途徑,不具備發動行政問責的權力。
2.問責程序不規范。當前,我國行政問責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導致在行政問責上缺乏可操作性,上級領導可以隨意接入下級單位的行政問責,進而導致問責程序不規范。
3.懲戒措施不嚴厲。當前,由于我國行政問責的法律條文存在模糊,缺乏可操作性,且更多的行政部門內部的同體問責,懲戒措施由行政領導決定。一旦出了問題需要行政問責,而若沒有上級領導的批示,或新聞媒體的報道,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懲戒措施相當隨意,甚至幾乎沒有。即使迫于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壓力,由于當前行政問責存在較大的自有裁量空間,也會盡量選取較輕的行政懲罰措施,出現處罰和責任不相適應的情況。
4.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獨立的監督機制。當前,我國缺乏完整的行政問責法律法規,行政問責的法律制度非常不完善。適用于行政問責制法規條例都分散在各種法律及政策文件中。而且適用于行政問責的部分條文規定在懲處的尺度、問責的范圍等都不盡相同。并且缺乏獨立的審核部門和監督機制,廣大民眾和社會團隊缺乏對于行政問責的監督權。
三、完善我國行政問責制的對策與建議
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必須要建立健全行政問責制,這對于建設法治型、服務型政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行政問責制的加強和完善也可以優化政府的治理水平。行政問責制的完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進一步完善行政問責的法律與制度建設。首先,應積極加強行政問責的立法工作。為了更好的發揮行政問責的作用,必須制定統一的《行政問責法》,對政府及公務員的責任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確立,并應具有高度可操作性。其次,應進一步完善獨立的監督機制,擴大監督的主體與范圍,允許民眾和社會團體進行監督。最后,要嚴格執行行政問責法律法規,避免流于形式,提高行政問責制的威懾力和權威性。
2.進一步完善異體問責機制。當前,行政問責中主要采用同體問責機制,為了更好的促使行政問責制發揮作用,應逐步采用異體問責機制。積極引入人大、民主黨派、司法機關、各種機構團體、新聞媒體以及公眾個人的方式對違規違紀的政府官員進行問責。并要以法律形式明確紀檢部門、司法機關、公眾和新聞媒體等的問責的范圍和程序,形成一種程序完整、監督有力的異體問責機制。
3.加大行政問責的懲戒力度。對違法違紀的政府官員,務必要加大行政問責的懲戒力度。對于違法違紀或嚴重腐敗的官員,在行政問責的基礎上,應堅決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要使違法違紀的官員承擔其相應的行政、法律責任。
4.應進一步規范行政問責程序。完善行政問責機制程序,是增強行政問責可操行性的關鍵環節。對行政問責的程序一般包括的行政問責的啟動調查程序、問責決定形成程序、問責結果的公示程序、公眾媒體的監督程序等幾個環節,這幾個環節缺一不可,環環相扣。在對違法違紀官員進行問責是應嚴格按照相關程序,能夠進一步確保行政問責的規范性和權威性。
四、小結
行政問責制是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一項關鍵措施,構建現代服務型、責任性政府的必由之路。雖然當前我國的行政問責制依然有很多的不足,但隨著行政問責制制度化建設的不斷完善,行政問責制必將為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構建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堅實的制度基礎。
參考文獻:
[1]高紅艷.行政問責制的法制構建[J].河北法學,2010(9).
(作者簡介:劉益綸,南京曉莊學院行知學院08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