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引入,給初中語文的課堂帶來了活力。這種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感染學生,創設意境,化難為簡,激活思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我們作為教師,要合理地運用這種教學模式。
關鍵詞:教育初中語文教學多媒體技術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意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新穎的新課導入方式,調動同學們對本節課內容的學習興致。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新課的導入很關鍵,我們可以采用多媒體模式組織教學,那么投影儀和大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可以以一首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歌曲來引入,或是以一段有意思的電影片斷,或是事先收集好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做成一個完整的動畫片來展示給大家等等。這些方式都是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示給同學們的,這樣可以讓他們在音樂或動畫片中去想象這節課的課文,肯定會很有興趣地投入到新的課堂中來,這樣的導入非常具體形象,不僅促進了同學們的形象思維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致,為學生進一步的理解分析掌握課文內容打下了牢固的根基,提高了課堂效率,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2.突出表現課文的主題,激發同學們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一篇文章最關鍵的就是它的主題,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圖所在,我們從中所領會到的內涵。其實它往往也是文章的高潮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對這部分內容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要表達的中心展示在大屏幕上,或是在部分時配以能表達這種意境的音樂,讓學生們能達到思想上的共鳴,能夠融入到作者要表達的那種意境之中。通過這種模式,能引起同學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注意到這是重點部分,是文章的主題內容,同時在這種氛圍中也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二.鼓勵同學們進行質疑,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培養他們主動探索的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以往教學過程中,都是由老師提出問題,然后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找到答案,這樣學生往往是照搬課本上的原話來念相關的篇段作答,從而理解掌握課文。其實這種方式的效果并不好,學生完全跟隨老師的節奏,還是被動地接受老師所要表達的理念。而現在我們作為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由被動變主動,充分響應新課改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式,豐富同學們的想象力,吸引他們的眼球。
1.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式,確實能改變傳統課堂的枯燥,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充滿生機。
電教設備的視聽結合,聲形并茂,動靜相宜這些特點,足以能讓課文中作者所描繪的情景給表現出來,要表現作者所要表達的那種意境也是很輕松自如的。針對課文內容,把搜集到的相關圖片,重點的能表達中心的文字,綜合在一起做成動畫的效果,再加上能表現作者意境的背景音樂作襯托,完完整整地把整篇課文的內容和意境給表現出來,學生們肯定很快地被這些生動形象的畫面所吸引、所陶醉。這樣他們很快地進入到了課文所描述的意境中,一起來感受課文內容。他們在情感上產生了共鳴,情緒上受到了感染,就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2.運用多媒體能夠更好地學習課本中的古詩詞。
本來古文就是比較令人頭疼的文學樣式,在課本上絲毫沒有能輔助我們理解課文的插畫,這樣針對老師的講解,同學們很難深刻理解其中的意蘊。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把能反映詩詞內容的畫面展示出來,再配以能反映當時情形的抒情音樂作襯托,這樣效果就會明顯地不一樣了。這樣他們就能很快地放飛思緒,發散思維,充分發揮想象力,充分地感受詩詞所描繪的那種情景,充分理解作者所表達的那種意蘊。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引入,使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充滿了活力,充滿了激情;使學生有了對語文的學習興致,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促進了他們的發散思維,開拓了思維想象的空間,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同時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加便捷,節省了精力和時間。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更加積極地去探索出多媒體教學模式與課本的最佳契合點,以使我們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
趙霞,江蘇省響水縣雙港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