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常常存在有效不強的問題,具體表現在教學效率不高,教學實效性不清,教學質量低下等,這就需要我們新課標為指導,與實際相結合,加強對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討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常常存在有效不強的問題,具體表現在教學效率不高,教學實效性不清,教學質量低下等,這就需要我們新課標為指導,與實際相結合,加強對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1.設置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是充分利用多媒體,發揮多媒體的積極作用,創設逼真、生動、形象的高仿真情境。多媒體具有聲音、圖片、圖像等播放、剪輯功能,能夠使靜止的畫面變成動態的畫面,使無聲的場景有聲化,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多媒體課件創設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最大可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二是引入生活化場景,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情境。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將一些與生活有密切關系的教材內容再現在課堂上,讓學生能夠很好地沉浸在生活場景中,從而增強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通過以上兩種方式設置教學情境,能夠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可以最大可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材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為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2.把握學生心理特點,挖掘學生閱讀潛能
一是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學習競賽活動,以滿足學生的好勝心,從而最大可能地將學生的閱讀潛能激發出來。譬如可以開展閱讀知識搶答賽、閱讀匯報交流、閱讀之星評比等活動。在這些語文閱讀活動中,學生為了充分展示自己,希望自己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和認可,就會盡最大努力進行閱讀學習,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加強語感等方面的培養,從而最大可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二是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夠吸引學生的元素,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加強對教材內容的深入挖掘。同時,加強對課文教學資源的引入,整合教學資源,最大可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潛能。例如在教學一些成語時,可以將有趣的成語故事、典故等引入課堂,這樣不僅能夠增長學生的見識,而且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在教學導入時巧妙地設置一些懸念,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發揮學生的閱讀能動性,增強閱讀教學效果。
筆者充分把握心理特點,通過開展各種閱讀活動,使學生潛能得到有效的發掘。經過長期堅持一段時間后,學生的閱讀興趣明顯增強,閱讀水平明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也得到較大的提升。
3.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分層差異化閱讀教學
在一個班級中,不同的學生個體具有不同的個體差異性。教師不僅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而且還應該充分利用差異性開展分層差異化閱讀教學。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對一個班級的學生根據學習基礎、學習習慣等情況,可以將學生分為優秀層、中等層和潛能層。一是在閱讀目標設置方面:對于優秀層的學生,應該確定最高層次的閱讀學習目標,要求該層次學生不僅要達到其他兩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還應達到更高一個層次的目標;對于中等層學生而言,應該確定中等層次的閱讀目標;而對于潛能層次的學生,應該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為目標,主要讓學生感受到閱讀帶來的真實感受和體驗。二是安排各種層次的閱讀學習任務:優秀層的學生應在完成基本任務的基礎上完成拓展型的任務,中等生應該以完成一般的任務為主,潛能生則應以完成基礎性閱讀任務即可。筆者組織學生通過這樣的分層閱讀教學之后,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普遍得到明顯的提升,充分證明了分層差異化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主陣地,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想方設法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設置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準確把握學生心理特點,深入挖掘學生的閱讀潛能,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分層差異化閱讀教學。
范曉菊,江蘇省邳州市官湖初級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