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要: 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對于大學生科學規劃大學生活,合理定位職業目標,準確謀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有著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蓬勃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然而在面臨社會經濟發展新形勢和大學生自身條件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構建起科學有效、可操作性強的新時期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 新時期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體系構建
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起源于美國,1908年,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帕森斯發現青年人離校后失業,并不是他們沒有能力,而是沒有機遇,于是創辦了波士頓職業指導局,跨出了使職業規劃活動系統化的重要一步。1909年,帕森斯的《選擇職業》一書出版,第一次系統闡述了科學的職業選擇理論,即特質因素理論,說得通俗點就是人職匹配理論,該理論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人格模式,每種人格模式的個體都有其相適應的職業類型,職業指導師通過對求職者特性的測評,在進行深入詳細的了解與掌握后,幫助求職者進行比較分析,從而使其能夠更快地發現自己合適的職業并取得成功。這個理論對今天的職業規劃和職業規劃仍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從20世紀開始,世界主要的先進國家的職業指導隨著本國的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歷了近100年的歷史,逐漸改變了最初的職業指導形象。尤其是在20世紀50年代后,職業生涯規劃走上了國際化的舞臺,這使得國際間的探討和交流不斷加深,不同的國家也不斷豐富著各自的實踐。而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職業生涯的理論才傳入中國,比發達國家晚了將近100年。不過它的傳入確實滿足了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需要,雖然發展歷史不長,但是現在已經廣泛應用于工廠、大型機構和研究企業,高校作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主力軍——大學生的培養單位,做好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體系的現狀
自上世紀90年代職業生涯理論傳入我國以來,高校作為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主體,在推進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過程中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化又凸顯了一些問題。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在我國取得了顯著成績
1.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已經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視。早在2007年,教育部辦公廳就專門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對高校開展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做出了明確的要求。近年來,各地政府、社會有關機構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競賽等活動,進一步深化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作為實施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主體的高校更是高度重視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工作的開展,人財物的投入逐年增長,不少高校還將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通過納入正式教學計劃、融入第二課堂等方式讓廣大同學接受參與,各方對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重要性已經達成了共識。
2.大學生對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認知逐漸深刻。通過多年工作的有效推進,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更加重視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很多學生對職業生涯發展的相關知識非常渴望,也有濃厚的興趣參與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教學活動和各項競賽,2009年舉辦的首屆全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共有24個省市1000余所高校70萬學生參與了此次比賽,充分體現了當前大學生對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積極性。很多同學通過參與這些活動對職業生涯發展的相關內容加深了認識,對將來的職業生涯發展設計和定位更加清晰。
(二)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
1.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在發達國家,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從中學就開始進行了,日本更是將職業生涯教育貫穿于人的一生,從小學就開始涉及職業生涯教育的有關內容,而我國大學生在大學之前基本上為接觸過職業生涯發展的相關知識,在進入大學后,不少高校采取的也是脈沖式的教育模式,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集中在某個時間段,缺乏系統性,而傳授的知識也只是職業生涯發展知識體系中的某個方面,缺乏完整性。
2.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當前從事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老師多數仍是從輔導員兼職開始,然后通過一系列的培養逐步轉變過來的,而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實踐性和綜合性,涉及的領域比較廣泛,需要從業者具有教育學、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學、人才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對施教者的實踐經驗也有相當高的要求。雖然輔導員轉化為教師從事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他們的專業技能還比較缺乏,難以保證學生接受高質量、高水平的職業生涯發展教育。
3.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缺乏個性化和專業化。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主要針對的還是以建制班為單位的一個學生整體,在整體的教學過程中施教的內容是統一的,然而學生的個體性差異是明顯的,特別是在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中每個學生就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因此缺乏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和內容對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效果制約非常大。同時,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讓學生通過自我認知和分析來確定職業發展,這些內容需要科學專業的測評系統來完成,而當前市面上的測評系統五花八門,但水平參差不齊,有些甚至就是將國外的測評題目直接翻譯過來,忽視了中國的實際情況,導致測評效果不甚理想,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專業化的提高已迫在眉睫。
二、構建新時期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體系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日趨復雜,歐債危機影響持續發酵,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對就業形勢影響日益凸顯,大學生就業形勢存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在高校實施科學合理的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對于大學生成長成才,設計自己的人生之路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形勢下構建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需要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實施全程化的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模式
職業價值觀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根據大學四年從適應、探索到定向、沖刺不同階段的特點和任務而實施相應的教育計劃。全程化的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模式是指從大一新生入學開始,就根據每個學生個體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律、大學教育的特點和大學生成長的歷程將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貫穿于大學生活的始終。其中第一年主要幫助學生了解自我,發現并認知自己的性格、興趣和專長,這可以通過測評系統及咨詢輔導完成;第二年要讓學生接觸并了解就業的相關知識,從而鎖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和行業,這里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完成;第三年在前兩年的基礎上,根據已有的數據來有目的地提升職業修養,從而達到職業的初步要求,這可以通過多形式的教學活動及第二課堂活動達到;第四年在完成對學生就業指導的基礎上,還要幫助學生完成從學生向職業人角色的轉換,這里主要通過實戰演練等方式完成;全程化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模式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追蹤畢業生,因為畢業生是學校辦學的寶貴資源,通過畢業生的工作情況可以了解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實際效果,從而可以反饋到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實施過程,不斷改進和完善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
(二)充實系統化的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內容
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內容直接決定著效果,系統化的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內容包含了傳授知識的系統化和教學方法的系統化兩個方面,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知識內涵豐富,包括了自我認知、職業認知、職業選擇、職業規劃及反饋調整等多個方面,這些都應該系統地讓學生了解掌握。在教學方法方面要改變以往單純的教師授課的形式,運用體驗式學習、自主學習與研究學習,加強案例教學,并以戶外培訓、專題研討、頭腦風暴、情景模擬、企業參觀學習、操作指導、項目洽談、實戰檢驗等形式為重要補充。這樣的教育內容不僅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而且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
(三)組建專業化的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師資
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對師資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前所述系統化的教學內容對施教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些能力素質的獲得僅僅依靠短期的培訓是遠遠不夠的。在高校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中,對師資隊伍的建設可以遵循“專兼結合”的思路,建立一支校內的專職師資隊伍,這支隊伍需要具備扎實的思想政治教育、時事政策、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心理咨詢、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知識技能,特別是對職業生涯相關理論能夠較好掌握,這支隊伍還要經常參加最新的研討及培訓,獲得相關從業資格證書,提高專業化水平。兼是指可以邀請校外的職業指導專家、人力資源專家、企業家或者校友等多方面人才來校為畢業生進行專題講座,也可以作為兼職的職業指導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根據學生的興趣科學整合這些資源,和校外的專家們聯合研討提升授課水平,使他們豐富的知識經驗與學生的接受情況尋找到契合點。這樣的師資隊伍既保證了專業性,又是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順理推進的重要保障。
(四)采取科學化的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測評手段
在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過程中,要多次運用到測評工具,科學先進的測評系統對于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顯得非常重要。一是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得測評系統信息化、數據化,測評過程便捷化;二是要對測評的數據進行及時的整理匯總分析,并加強數據的反饋工作,對每個學生個體采取個性化的輔導,解決他們在測評中存在的困惑,對具有共性的咨詢問題進行匯總分析,幫助學生掌握自行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三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立每個學生的測評情況檔案,將學生的能力測驗、職業興趣測驗、價值觀測驗、態度測驗、人格測驗的情況詳細地做好記錄,幫助學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能力傾向、職業興趣、社會態度、個性等心理特征,為將來的職業選擇提供科學依據。
(五)舉辦多樣化的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活動
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還需要多種形式的實踐和活動作為重要的補充。學校可以與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全面直接地了解職業和行業的發展狀況及職業要求,從而對自己進行準確定位。另外,學校可以通過舉辦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方式,讓學生對職業生涯發展的知識及步驟有更加感性的認知,通過參加這些競賽了解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對自己實實在在的好處,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中。
參考文獻:
[1]屈善孝.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服務體系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1).
[2]高志剛.“四位一體”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模式的時間[J].中國電力教育,2009,(9).